第191章 还有没有天理了?(1/1)
蓝玉伸出三根粗壮的手指,点在了地图上。
“第一,集结!将我大明所有能战之船,尽数集结于宁波、泉州两港!再征调江南各卫所精锐,凑足十万大军!粮草军械,堆积如山!”
“第二,平推!”
他的拳头,在倭国九州岛的位置上,狠狠地砸了一下。
“我大明乃天朝上国,对付这等蛮夷,便当以堂堂正正之师,行雷霆万钧之击!舰队出海,不搞什么虚头巴脑的袭扰,直扑其国门!管他什么港口要塞,以我‘神威大将军炮’,尽数轰平!”
“第三,屠戮!”
蓝玉的眼中,闪烁着骇人的凶光。
“大军登陆之后,一路向东,遇城破城,遇人杀人!不降者,尽屠之!将那倭王擒了,绑到京城来,献俘于太庙!再迁我大明百姓数十万,垦其田,占其地!不出十年,此地便是我大明一个普普通通的‘东瀛省’罢了!”
他这番话说得是杀气腾腾,简单粗暴到了极点,却充满了令人胆寒的压迫感。
在他看来,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计谋都是虚妄。
只要兵力足够多,火炮足够猛,直接一路平推过去,碾碎所有敢于抵抗的敌人,就是最好的战术!
朱旺听完,脸上露出了果然如此的笑容。
这才像是那个敢在捕鱼儿海,带着数万铁骑,直捣北元王庭的蓝玉。
他点了点头,不置可否,又将目光投向了被蓝玉气势所慑,但又有些跃跃欲试的常茂。
见朱旺看向自己,常茂清了清嗓子,上前一步,虽然气势上弱了不止一筹,但说出的话却也别有一番思路。
“舅舅说的是正兵之法,末将以为,亦可用奇兵!”
他指着地图上,倭国与高丽之间的那片狭窄海域,“此地,名为对马海峡,乃是倭国通往大陆之咽喉。我军可先遣一小股精锐,伪装成商船,奇袭对马岛,夺下此战略要地!”
“而后,以此为跳板,不断袭扰其沿海富庶之地。烧其船,毁其港,抢其粮!让他们日夜不宁,疲于奔命!待其精疲力竭,士气低落之时,我大军再从正面,一举压上!”
“此乃以战养战,虚实结合之策!”
朱旺听完常茂的策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这货不愧跟着自己混这么久,连自己以前跟唐铎商量过的战术,都被他剽窃去了。
这两个战术,一个稳重,一个灵动。
一个主张王道碾压,一个主张奇兵突袭。
虽然都还有些瑕疵,但不得不说,这两人,确实都是天生的将才。
然而,就在他准备开口点评之时,一个谦逊而又清朗的声音,却从旁边响了起来。
“殿下,两位将军。小人也有一愚见,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旺回头一看,只见马三宝正躬身立在一旁,眼神中也跃跃欲试。
蓝玉和常茂都愣住了。
一个小太监,也敢在他们两个国公、侯爵面前,谈论军国大事?
蓝玉的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刚想开口呵斥,却被朱旺一个眼神给制止了。
朱旺饶有兴致地看着马三宝:“哦?三宝,你有什么看法?说来听听。”
马三宝闻言,精神一振。
他走到地图前,先是对着两人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才不卑不亢地开口说道:
“两位将军的方略,皆是高明之策。小人只是想提醒一下两位将军,海战要注意的一些关键因素。”
“什么因素?”常茂不服气地问道。
马三宝伸出手指,在地图上,从东海之滨画出了一条弧线,指向了倭国的方向。
“季风。”
他又指了指倭国东侧那片更为广阔的太平洋。
“还有洋流。”
“季风?洋流?”
蓝玉和常茂同时懵了。
这两个闻所未闻的词汇,对他们这两个只懂陆战的将军来说,简直就跟天书一样,完全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围。
马三宝看着两人茫然的表情,也不怯场,开始将朱旺平日里教给他的那些地理学知识,娓娓道来。
“每年夏秋之际,东海之上,多有台风生成,风力之强,足以掀翻巨舶。故元两次征倭,皆因此而败。我军若要出征,必当避开此季节。”
“倭国东侧,有一股自南向北的强大暖流,名为‘黑潮’。此洋流流速极快,若能善加利用,可使我军舰队航速倍增,达到出其不意之效。反之,若逆流而行,则事倍功半。”
“另外倭国列岛,多火山,多地震,地势狭长,山地崎岖,不利于大军团展开。故,我军当以小股精锐部队,利用海军优势,进行跳岛作战,逐个击破……”
马三宝越说越是流畅,越说越是自信。
他将气候、水文、地理等因素,与军事策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提出的战术构想,其眼光之长远,思虑之周密,让蓝玉和常茂这两个身经百战的宿将,听得是目瞪口呆,冷汗直流。
他们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文质彬彬的小太监,感觉自己的脑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个整日侍奉在朱旺身边的小太监,在海战谋略之上,竟然比他们两个加起来,懂得还要多?
这他娘的,还有没有天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