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宁守不攻(1/1)
鬼子这支部队始终避免在开阔地带进行无遮蔽的机动。由于缺乏制空权,任何大规模暴露都极易招致空中打击、造成严重损失。因此,装备处于劣势的他们,更倾向于将战斗引向复杂地形。
就像眼下这片山区与丛林。他们意图借助地利展开长期的消耗作战,不断磨损约翰牛部队的战斗意志,从而逐步实现其战术目标。
在他们的认知中,这个约翰牛的联合师是一支养尊处优的部队。一旦后勤线被袭、物资受损,只需制造局部混乱与假象,便足以促使他们溃退撤离。
孟烦了的侦察结果确认,这股鬼子部队至少是一个混编联队的规模,而林译所部,正处在对方逐渐收紧的防御圈内。这意味着他们被发现只是时间问题。即便主动发起进攻,也极有可能迅速陷入鬼子的包围战之中。
林译听完龙文章和孟烦了的汇报,先是向盟军指挥部发去电报,如实报告了当前态势,随后独自坐下,凝神思索破局之策。
“师座,如果能有援军接应……我们不妨趁夜主动出击。只要趁乱点燃标识,引来美军飞机轰炸,撕开一道口子,或许就能突围出去。”龙文章忽然走上前,语气果断地提出建议。
“爷,麻烦您醒醒好吧,咱们才几个人?这是一个联队!那是咱们该打的仗吗?要是前面只有一个中队,我不打我是孙子。这可是一整个联队!您这抽的是哪门子的疯?”孟烦了一听就急了,忍不住连声反驳。
林译没有立刻回应两人的争论,只是沉默地望向远方,恍惚间又想起坠机时做的那个梦。他仿佛置身于一座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眼前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清晰地刻着:
“安息于此的逝者,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皆是战争的牺牲品。他们的坟墓提醒我们,当以最郑重的方式缅怀这些亡灵,并将战争与暴政所带来的深重苦难铭记于心,世代不忘。”
林译比谁都清楚,战争即意味着死亡——尤其是在这种后援不明、敌众我寡的局面下。若非战略上必需,这样的正面交锋理应避免。他不想赌,更不愿拿战士们的性命去冒险。他要打的,是能带大家活下去的仗。
“师座,盟军指挥部回电了。”通讯兵快步上前递来最新的指令。林译仔细审阅后,将地图铺开,示意众人围拢。
“这里是38师的援军,约一个营;这一支是正在赶来的部队,美式装备,同样是一个营的美械编制。”他的手指稳稳落在地图中央,声音沉着:“而正中间,就是鬼子那个混编联队。”
孟烦了有些紧张地问道:“师座,您的意思是……?”
“守!”林译语气坚决,“三支部队迅速靠拢,构筑防御阵地。我们是来协同友军作战的,不是来送死的。既然已经识破鬼子企图包抄的意图,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他们牢牢钉死在这个位置。”
他略作停顿,目光扫过地图,继续说道:“至于盟军后续如何调度,等待指令便是。兵力与火力的悬殊,指挥部比我们更清楚。”
“这就对了!还得是您想着咱。”孟烦了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我这就去布置。”说完便转身快步离去。
龙文章却仍留在原地,沉吟片刻后开口:“师座,您就这么确信……他们一定会来援?”
“不然呢?”林译坦然迎上他质疑的目光,“以鬼子的战斗力,随时可以集中兵力吞掉我们任何一翼。若贸然出击,即便突围成功,也只会陷入更狼狈的追击。我宁可把希望押在自己人身上,也不敢赌那虚无缥缈的运气。”
诚然,固守看似并非高明之策。一旦鬼子摸清虚实、完成合围,无论哪一支部队都可能面临被歼灭的命运。
但林译赌的是盟军不会坐视不管,赌的是百里之外那三个师一定会奔援而来。他清楚,Stillwell将军一心想要反攻,而眼前这场阻击战,正是扭转战局的关键机会。
“既然您心中有数,那事情就好办了。”龙文章注视着林译坚定的眼神,心中也有了底气,“不就是耗时间吗?您打算怎么布置?”
林译随手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迅速勾勒出防御草图,又用几块石子标出火力点的位置。龙文章凑上前去,移动了其中两块石头,调整了两个火力点的位置,抬头问道:“这样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不错,”林译点头认可,“快去安排吧,一旦交火,必将是一场恶战。”
“晓得了,侬放心啊,侬放心。”龙文章脸上又露出那副嬉皮笑脸的模样,比划着敬礼和鞠躬,转身大步离去。
“十三点……”林译望着他吊儿郎当的背影,忍不住摇头轻笑。
此刻,盟军指挥部收到了林译发来的前线建议及局势分析,同时也获悉他已临时接管指挥权,并下令三路部队就地构筑防御工事、组织联合防御。
“此前两场战斗的胜利,已经成功击退了日寇的进攻。眼下敌人为了重新夺回战场主动权、避免整个战役体系的崩溃,正企图做最后的挣扎。”Stillwell将军站在作战地图前,语气坚定地表明态度。
“他们过长的后勤线已难以维持高强度作战。我们应当发起更坚决的进攻。新近增援的澳新机械化旅及三个步兵营,最快两天即可抵达指定位置——我主张打!”
“我们同意。”约翰牛指挥官难得地表态支持了他的意见。作战计划于是迅速确定下来。
而今唯一的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否——守住这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