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腊戍交战(1/1)
陈营长趴在战壕里,望远镜中,鬼子的八九式中战车正碾过焦土。履带卷起的浓密烟尘模糊了视线。
他守卫的第一道防线,王师长已经精心布下了陷阱。开阔地里,工兵埋下的三百公斤TNT,就等着鬼子往里钻。
“传令,”陈营长压低声音,“各连只许一个排开火,步枪零星开火,机枪一律打短点射,迫击炮暂时不动。”他需要诱敌深入,力求第一回合就利用先前的布置重创鬼子。
“等第一辆坦克车体完全越过那块大石头,立刻起爆!”他指着地图上红笔圈出的区域,向传令兵再次确认了参照物。
战壕里,机枪手们在暴露的射击位上调整标尺。他们只需打完两个弹匣,便要立刻躲进掩体。这所有的布置,只为让敌人误判虚实。
果然,负责进攻的鬼子战车大队被这孱弱的火力迷惑了。“哟西,看来支那军的工事完全被我们摧毁了!连防守的兵力都捉襟见肘,这正是我们立功的良机!”
领头的战车明显提速,伴随的步兵中队也察觉对面火力稀疏,骨子里的狂妄瞬间膨胀。
“他们被帝国的飞机大炮打残了!果然不堪一击!” 鬼子盲目的自信,正中陈营长下怀。
阵地左翼的草丛深处,四门QF-2两磅炮已悄然就位。这种低矮的装甲大杀器,其穿甲弹能在五百米内洞穿普鲁士三号坦克的侧甲,对付鬼子的“薄皮棺材”更是如撕薄纸,正面侧面皆可轻易贯穿!
炮长老李用袖口抹了抹炮闩,对副手低语:“一旦引爆盯着尾巴打,别去碰头车,你看不清瞄不准,咱们先掐断他们退路。机会转瞬即逝,没时间打光炮弹,打两发就撤!”
作为“克虏伯”手把手教出来的徒弟,他忘不了那憨厚胖子的告诫:战防炮离得近,炮手最危险,首发命中率决定生存率。鬼子枪法刁钻,炮口焰就是催命符。一旦暴露,九死一生,首炮即决胜,务必珍惜!
当第一辆坦克的履带刚碾过参照物,陈营长的望远镜视野骤然被刺眼的爆炎填满!先是履带下方轰然喷发的烈焰巨浪将整辆“铁王八”掀离地面,紧接着,扇形雷区的连环殉爆陆续炸响,裹挟着伴随步兵的残肢断臂冲上天空。
“装弹!”炮长老李压低了身子,**双眼紧贴炮镜旋动转轮。手臂一扬,炮组成员已将炮弹滑入炮膛!
“放!”随着手臂落下,炮兵压下击发杆。炮弹撕裂着空气直奔目标,三辆八九式中战车应声“趴窝”,浓稠的黑烟瞬间从破口处狂涌而出!
几乎同时,在陈营长的命令下,迫击炮阵地也开火了。急促的“咚咚咚”声响起,宣告着六发急速射开始覆盖步兵群!
冲锋号随即撕破长空,老兵们根本不需要命令。他们比谁都清楚:只有趁着迫击炮压制住鬼子步兵,第一时间扑上去白刃见红,才能活命,才能把鬼子彻底摁死在这片焦土上!战场上,半分犹豫就是阎王招手!
刹那间,阵地上的轻重机枪同时咆哮,密集的弹雨泼洒成一张死亡火网,死死压住残敌火力,为冲锋的步兵撕开血路!
跃出战壕的战士们如猛虎出笼:手持冲锋枪的突击手一马当先,以短促精准的点射直扑当面之敌;两侧的投弹手手臂疾挥,手榴弹划着弧线砸向顽抗的散兵坑;紧随其后的步枪兵挺着雪亮刺刀,无情地终结着地上哀嚎的伤兵。
这紧凑如潮水般的攻击,一浪高过一浪!早已被打懵的鬼子哪里还能组织起像样的抵抗?只能丢盔弃甲,在弹雨与刺刀间狼奔豕突,全线溃退!
硝烟渐散,焦黑的战场上,这场漂亮的防御战战果赫然:陈营长的部队击毁的十一辆八九式战车残骸横陈荒野,毙伤的鬼子步兵逾百!
“好样的!打得漂亮!”王师长重重放下望远镜,胸膛里热血翻涌。这记重锤下去,鬼子势必要重新布局了。
时间,此刻就是生命。王师长比谁都清楚:多熬住一分钟,前线的弟兄们就能少流一分钟的血!他强压下心头的焦灼,面上却沉静如水。
“报告师座!闫上校率增援部队两个营已到,正在指挥所外待命!”传令兵疾步而入,带来这期盼已久的消息,如甘霖般及时。
“谢天谢地!林兄的救兵到了!咱们师的弟兄有救了!”一股巨大的欣喜瞬间冲散了紧绷的神经。他下意识地整了整风纪扣,大步流星迎出门去。眼下的危局,看来是过去了。
然而战场的另一边,林译正拍案而起:“这算什么命令?谁下的指挥?敌情如此明朗还这么打,简直是瞎搞!”
他敲着地图厉声斥责:“稍有常识都该明白!眼下鬼子主攻腊戍,摆明了是要切断我们的供应线!我们就该严防龙陵!再怎么调兵遣将,也绝不该把原先驻防的部队调过来啊!”
林译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他深知虞啸卿其人:一个理想主义者,却根本不懂打仗。讽刺的是,虞啸卿自己就曾一语道破玄机。他评价竹内联队副联队长立花奇雄“身世显赫,论谋勇却有纸上谈兵之嫌”——这话,倒像是虞啸卿为自己量身定做的评语!
虞啸卿最大的倚仗,是麾下忠心耿耿的“四大天王”,是那数百名身经百战的老兵,是手中精良的武器。
若能将这些优势与南天门固若金汤的阵地及得天独厚的地形相结合,他完全有能力顶住日寇一个联队乃至一个旅团的短期猛攻。
只要龙陵不失,待腊戌战局明朗,日寇自会退却。然而,眼下的部署却令人忧心:一旦援军遭敌迟滞,鬼子撵着第6军跑的同时再派出小股部队实施迂回……
虞啸卿的部队像散沙,全靠那些老兵撑着门面。有他们在,部队尚且能勉强维持住战力,固守阵地林译都暗自捏着把汗;若真要主动出击驰援,那光景简直不敢想象。
万一真的溃败了,那不就自然形成两军自然包夹龙陵的态势?怕是补给线就难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