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敲定作战计划(1/1)
10月13日,日寇炮兵联队的作战日志上,冰冷地镌刻着一个触目惊心的数字:“发射炮弹:2330发”。
这绝非一串简单的数字,而是毁灭的具象化呈现!超过两千枚炮弹如冰雹般密集砸落,持续不断地倾泻在第八师固守的主防御阵地上。
大地在炮火的狂暴锤击下痛苦呻吟,剧烈的爆炸声浪此起彼伏、连绵不绝,掀起的烟尘与火光遮天蔽日,将整片阵地彻底笼罩在死亡的气息中。堑壕被反复撕裂、碾平,每一寸土地都在承受着炼狱般的毁灭性打击。
暹罗独立混成旅团的山崎少将显然接到了上级命令。他从攻击南坎的部队中抽出大田联队,悄然投入到围攻腊戍的战局里。
这支精锐并未贸然扑向正面战场,而是借着密林的掩护悄然潜行,完成了一次致命的大迂回,如利刃般直插第八师的后方!
与此同时,正面战场上,混编第71联队在炮火的猛烈掩护下,正向着第八师的防线发起疯狂猛攻。鬼子的意图已然昭然若揭:要以前后夹击之势,将第八师彻底合围、碾碎。
“通通给我顶上去!”王师长一眼就看穿了鬼子的险恶计划,他攥紧了拳头嘶吼着,“鬼子想速战速决,咱们这儿要是垮了,南坎、龙陵、曼德勒全部得遭殃!告诉弟兄们,真正考验咱们的时候到了。想当孬种的,先低头看看自己是不是带把儿的!”
没有退路,唯有死战。王师长别无他法,只能用最热血的话语点燃将士们的血性,在绝境中硬撑着顽强抵抗。
他将师部所有非战斗人员、后勤单位,甚至轻伤员,但凡能拿起武器的,悉数编入步兵团。
以近乎悲壮的方式,才勉强拼凑出三个残缺不全的步兵团。这点残存的力量,被他毫无保留地全部填进了那已被炮火蹂躏得千疮百孔的主防线。
他们要面对的,是日寇整整四个齐装满员、装备精良的野战联队。敌人不仅在兵力上占据压倒性优势,更拥有重炮群持续轰击和空中轰炸带来的绝对火力优势,还采用轮换战术,始终保持两个精力充沛的联队全力进攻。
第八师每一名坚守阵地的士兵都清楚,他们正以血肉之躯硬撼鬼子的猛烈攻势。后退一步,就意味着远征军全线崩盘。
远处的司令部里,气氛同样凝重得令人窒息。罗司令终于从纷乱的战报和地图上不断逼近的红色箭头中,确认了一个令人心悸的事实:日寇的主攻的矛头直指腊戍!
“现在都搞清楚了。”他轻叹一声,拿起桌上林译提交的报告,“让参谋部把补充方案加上,立刻向上峰汇报。”
话音未落,他忽然叫住正要离开的机要秘书:“等等,这份报告……措辞和语气再斟酌润色一下,按程序发上去。”
他心里清楚,这报告多半是闫森那个愣头青写的。这般直接的口吻,即便打了胜仗恐怕也会挨罚。作为长官,他得包容;作为前辈,他更要护着部下。
罗司令的手指在地图上无意识地敲击着。他认可报告中的合理推断,但作为肩负整个战区安危的指挥官,必须站在更高维度审视全局。
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敌情尚未彻底明朗、战场迷雾重重之际,他不能仅凭一位年轻指挥官的判断,就轻易修改全局部署。
此刻,遥远的山城正围绕战局陷入白热化争论。不为人知的是,已有两位深谙兵事的要员,凭借敏锐的战场嗅觉和情报碎片,洞悉了日寇的真实意图。他们的判断与林译的报告惊人吻合,甚至可能更为精准。
“啧啧啧,这个小诸葛,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一位身着笔挺军装的中年男士,手指轻敲着桌面上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眼中闪烁着复杂光芒,既有赞叹,也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人虽远在千里之外,未亲临这血肉沙场,竟然已将敌酋的心思,看得如此透彻!”
他的目光愈发深沉,带着江浙口音的低语在安静的指挥室里格外清晰:“只不过嘛……谁知道这份洞见,究竟是他自己神机妙算的本事,还是背后得了伊大哥的指点呢?”
这份疑虑如石子投入心湖,漾起微澜。短暂权衡之后,脸上的犹疑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统帅应有的决断。
他拿起其中一份报告,果断递给肃立一旁的侍卫长:“传令下去,最终作战计划不必采纳那份,就按林少将的方案执行!”
他特意敲了敲方案,盯着侍卫长加重语气:“记住,我那两处亲笔批示关乎全局成败,必须一字不差、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明白吗?”
山城最终敲定的这道命令,瞬间让整个司令部忙碌起来。罗司令当即做出部署:“作战命令,立即执行!”
电波载着清晰的指令飞向各方:- 第6军所属飞行大队:所有可用战机立即升空!目标直指日寇集结区域、炮兵阵地及后勤节点,实施出其不意的空中突袭,打乱其进攻节奏!
- 地面主攻方向:孙师长率领第38师,即刻向正面之敌发起强有力的进攻,以攻代守,牵制并打击日寇正面主力!
- 第66军所属两个步兵师,迅速向龙陵方向实施战略转移,脱离当前险境,保存有生力量。
- 虞师与暂编第77师,火速集结,以最快速度驰援危在旦夕的腊戍!首要作战目标是歼灭或驱逐占领甸旬镇的日军大田联队!
下达完作战指令,罗司令立刻叫来警卫员,取出纸笔写了一张条子:“送到林少将那里,告诉他这两点务必做到,这是死命令!”
此时,Stillwell将军也已洞悉战场态势,严令约翰牛必须提供援助。双方几经交涉,对方终于松口同意支援。
毕竟,若是仅限于提供炮火支援,他们倒也乐得接受。甚至主动提议配合攻击“伪缅军”,为盟友保障侧翼安全。
这并非出于什么良心发现,不过是仓库里的炮弹放着也是浪费,运到英帕尔的成本又太高,索性做个顺水人情。再者,对付那些独立军,对他们而言本就是手到擒来的事。
可千万别因过往战绩小觑约翰牛的炮兵。他们是当时全球仅有的两支全机械化炮兵部队之一,全部依靠卡车及重型牵引车机动,其作战效率高得令人咋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