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布置阵地(1/1)

命运的齿轮无情转动,该来的终究会来,川军团即将奔赴战场。林译所掌握的情报仅限于作战地点和可能的失败结局,至于战斗的具体过程,他一无所知。

然而,这些信息已足够,毕竟他已提前布下两枚棋子,还能奢求什么呢?战争的胜负终究取决于自身实力,即便面对擅长阵地战的日军,他们也并非毫无胜算。

如今,他们的装备尚算精良,只要能拖延时间,坚决消灭侵略者,胜利的希望依然存在。林译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加油鼓气,他坚信这一战,自己能够指挥部队打出漂亮的战绩。

士兵们如同货物一般被塞进空旷的车厢,一节车厢便要承载一整个连队。连人带装备,全部挤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只能轮流坐下稍作休息。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旅程,他们终于下车,开始徒步向战场进发。

五个多小时的艰苦行军后,他们抵达了林译熟悉的那个地方。依旧是这片区域,一条空落落的小镇连接着三条土路,四周环绕着参差不齐的小山丘。指挥官选择坚守此地,无疑是明智之举。

然而,这里的地形却几乎一览无余,缺乏有效的遮掩。小山丘上光秃秃的,几乎没有树木,裸露的石头和零星的草木无法为部队提供足够的掩护。

王团长抵达后立即着手观察和勘验地形。考虑到部队已经历了大半天的奔波劳累,他决定在做出具体部署之前,先让全军埋锅做饭,好好休息一番,以恢复体力应对即将到来的战斗。

小镇的街道两旁,门户紧闭,寂静无声,连一个人影都难以寻觅,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窒息的压抑感。

恰在此时,一架敌机悄然飞临村镇上空,盘旋侦察,随后投下一颗小型炸弹。炸弹落在一营休息的院墙外,瞬间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王团长闻讯匆匆赶去查看,眼前的景象让他忍不住破口大骂:

“守守守,就晓得守,恁个固定目标,不是给飞机轰炸当活靶子嘛。那个断子绝孙的丢炸弹,赶紧掉下来摔死算喽!”

王团长这一通骂,让赶来查看情况的林译,突然想起了什么!他下意识按住腰间磨破的牛皮地图包,并迅速掏出地图,在上面标出几个关键点,然后快步走到王团长面前,递上地图说道:

“报告团座,我已经仔细侦查过地形了,这里恐怕难以固守。我建议我们将部队分散到这几个位置,镇子上只留部分兵力,您看如何?”

王团长接过地图,仔细端详了一会儿,随后点头同意:“一营调两个连,立即向马庄方向行军,一到那里就立刻挖掘战壕,务必死死守住。你们营去王家集,具体安排由你决定。三营负责守住镇子,警卫连和一营三连分别把守两个路口。记住,我们的任务是坚守这里三天!”

部队拿上刚做好的干粮前往各地防守。计划中各部队工事构建的非常完美。已经是根据地形能部署的优良选择了。

但是林译知道,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构建工事。因为前面的部队很快就溃败了。鬼子明天一早就要进攻这里。他们连挖都来不及,何况他们还没有足够的工具。

容不得他多思考,现在林译只能带着部队先去王家集,边走边想办法。他一路走着一路都不说话,思索着还有什么能用的东西吗?想着那些熟记于心的军事书籍。

林译想起了那本翻烂的《野战筑城教范》,又想起了那本《防御纵深》。对了,是那句话:所有可以阻拦敌人的即是防御。

林译一抵达王家集,便立即展开了对地形的详细侦查。他一边仔细观察,一边迅速部署:“这座山岗虽然不高,但它的这个斜坡足以承受炮火的轰击。在这里布置两挺重机枪,可以有效压制路面上的敌军。”

“工兵排,立即行动,将前方的青石桥炸断。一连长,你负责安排一个排的兵力,伏击那些试图修桥的日军。机枪连,为他们提供一挺重机枪的火力支援。”

“二连长,将地雷全部带到路上,进行零星埋设,这样一旦有敌人接近,我们就能提前得到预警。同时,布置一些零星的伏击阵地,寻找那些有树木或石林可以隐蔽的位置,人数不必多,只要能拖延敌人的时间就行。”

林译的部署有条不紊,二营的战士们也迅速行动起来。他还召集了三位连长进行商议:“我们预计需要防御三天,这三天里,我们必须坚守阵地,不怕牺牲。但主动硬拼并非明智之举,我们需要挑选几名枪法精准的战士,将他们部署在山岭上,进行冷枪袭扰,打了就跑,让日军误以为我们到处都是神枪手。”

林译已经竭尽所能地做好了所有他能想到的准备,至于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即将到来的实战去检验了。二营的每位战士也怀揣着同样的想法。他们从未遇到过像林译这样,会将作战计划安排得如此细致入微的营长。

直至夜幕降临,林译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帐篷中休息。今晚,他要养精蓄锐,因为明天一早,他们就将发起进攻。这一次,他们严阵以待,林译心中充满了信心。

一切仿佛都如他曾经预想过的那样展开,正面阻击的两个团在敌军大队的第一轮猛烈攻击下便开始溃败。他们仅仅坚守了不到一个小时,便丧失了信心。日寇乘胜追击,直接突破了防线,向他们猛扑而来。

之所以会耽误这么久的时间,是因为鬼子大队在全力追击溃逃的军队,意图一举全歼这两个团。这对于渴望积累军功的军官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队长又怎会轻易放过。然而,也正因为如此林译才有时间来布置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