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沙漠诱敌计,水囊藏火硝(1/1)

七月的叙利亚沙漠如同熔炉,热浪扭曲着地平线,连秃鹫都躲在岩缝中喘息。一支看似狼狈的运输队正在沙丘间蹒跚前行,破旧的驴车上堆着麻袋,渗出的小麦在沙地上留下断断续续的痕迹。

"再慢些!"扮作粮官的张辽低声喝道,汗水沿着他的假胡须滴落,在沙地上烫出一个个小坑。士兵们穿着特意撕破的布衣,铁甲藏在麻袋底下,每走一步都发出细微的金属摩擦声。

远处沙丘上,罗马侦察兵的铜盔反射着刺目的光。安东尼派出的高卢骑兵已经尾随了这个"粮队"整整两个时辰,此刻终于按捺不住。

"就是现在!"百夫长克劳狄乌斯挥剑指向粮队,"为了罗马的荣耀!"

三百骑兵如离弦之箭冲出,马蹄踏起漫天黄沙。他们根本没注意到,驴车在沙地上留下的车辙异常浅淡——那些麻袋里装的根本不是粮食,而是晒干的骆驼刺。

张辽佯装惊慌,令车队加速奔向干涸的河谷。这处被称为"鬼喉"的峡谷两侧沙壁陡立,正是半月前罗马工兵遇伏之地。

"追!别让他们跑了!"克劳狄乌斯兴奋地大喊,完全没发现坐骑的步伐越来越慢——沙地下埋着的铁蒺藜已经刺穿了数匹战马的蹄掌。

当最后一名罗马骑兵冲入河谷,谷口突然落下三道栅栏。粗大的胡杨木桩深深插入沙地,栏尖削得锋利如矛。

"中计了!"克劳狄乌斯勒马回转,却见两侧沙壁上冒出无数黄巾军士兵。他们手中没有弓箭,而是举着奇怪的筒状物。

张角站在最高处的沙丘上,玄色道袍在热风中纹丝不动。他缓缓举起令旗,沙壁上的士兵立即将筒口对准谷中堆积的"水囊"。

那些用骆驼皮制成的储水囊看似随意散落,实则每个都装满火硝与铁屑,引线用油浸过的麻绳编织,一直延伸到沙壁之上。

"放!"

火箭如流星般射向谷底。第一支箭命中水囊时,爆炸声并不响亮,只腾起一团黑烟。克劳狄乌斯刚露出讥笑,接踵而来的连环爆炸却将整个河谷变成了地狱。

轰隆!

数百个火药包相继炸裂,铁屑如暴雨般四溅。罗马骑兵的锁甲在爆炸中如同纸糊,战马的悲鸣与士兵的惨叫被更大的爆炸声吞没。克劳狄乌斯被气浪掀飞,落地时右腿已扭曲成诡异的角度。

"杀!"张辽撕去伪装,铁甲在烟尘中闪着寒光。黄巾军从沙壁两侧滑下,专门瞄准罗马重步兵的关节处攻击——肘部、膝窝、颈甲缝隙,破甲锥每次出击都带起一蓬血雨。

安东尼在后方本阵看得目眦欲裂。他没想到东方人竟将火药运用到如此地步,更没想到沙漠地形会被这样利用。

"调克里特弓手!"他怒吼着砸碎手中的陶杯,"压制两侧沙壁!"

但为时已晚。幸存罗马士兵挤作一团,厚重的铁甲在烈日下变成烤炉。一个年轻士兵突然摘下头盔,疯狂地抓挠自己的脸庞,指甲在皮肤上划出深深的血痕——他中暑了。

接二连三的士兵倒下,有的抽搐着口吐白沫,有的直接昏死在滚烫的沙地上。青铜铠甲烫得能烙熟面饼,锁甲下的亚麻衬衣早已被汗水浸透又烤干,结出白色的盐霜。

克里特弓手好不容易赶到谷口,却见黄巾军已经撤上沙壁。他们特有的蝮蛇弓射程虽远,却难以仰攻高处目标。几轮徒劳的齐射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敌军消失在沙丘之后。

此战罗马损失两千余人,大多是精锐的重步兵。更可怕的是军心受挫——当幸存者抬着焦黑的尸体回营时,整个军团弥漫着前所未有的压抑气氛。

安东尼在帅帐中久久不语,手指摩挲着缴获的火药残渣。他终于明白,这场东征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这些东方人不仅拥有可怕的武器,更懂得如何利用天地万物作为兵器。

夜幕降临时,沙漠迅速降温。白日的灼热之地此刻寒意刺骨,仿佛白日的惨烈厮杀从未发生。只有空气中残留的血腥味和焦糊味,提醒着人们这里曾发生过什么。

张角站在沙丘上远望罗马军营的灯火,手中把玩着一个未引爆的火药包。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安东尼这样的对手,绝不会被一场败仗击垮。

"让工匠营加紧制作新式火雷,"他对张辽吩咐道,"下一次,我们要在平原上正面击溃罗马的龟甲阵。"

远处传来胡狼的嚎叫,与罗马军营中伤兵的呻吟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跨越大陆的战争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