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青灯古佛(1/1)
奚春听她说了也是一阵后怕,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明明是男人犯错,最后都要女人买单。盛世需要女人点缀,乱世需要女人背锅,就连末世都要怪到女人头上。
这姑娘一辈子生活在汴京,因着这男人的问题,被迫嫁到远离家乡父母之地,更不论提古代交通之不便,可以说是此生不复相见。
就是现代远嫁也是万万不可取的,若是让她一个吃惯重油重辣的川渝人去吃一辈子的素菜,那比杀了自己还难受,奚春心中当真是满满的同情。
若说以往对徐明德还只是单纯的讨厌,可越发了解,对其愈厌恶。
但同奚春的心路历程不同,这厢徐明德对她是颇有好感啊,上头有官家这位亲舅舅做靠山,每日去刑部处理事务都无需严格按照规程制度,甚至将事情挪到家中处理也未尝不可。
吱呀一声,房门被打开,就见小七抱着一箱笼东西回来,也亏得他力气大,乐滋滋的摆上案桌,大声吆喝:“郎君快看,这些都是我从奚娘子铺子里买到的,上至绫香斋最时兴的永生花,下至刺绣绷灯,还有掐丝珐琅和枯荷叶灯,应有尽有。”
徐明德顺手捻起一个,不过随意打量几眼,便知这东西的巧妙程度,细细欣赏之后,赞叹:“她可真是个奇女子,所思所想如此不一般,我还是第一次见这样新颖的绣绷灯,还有这枯荷叶竟也能做灯,你说她是怎么想出这好点子的。”
小七双手环抱胸襟,打趣郎君:“这奚娘子人可厉害着了,听说相国寺那家铺子原是卖褡裢的,都快入不敷出了,谁知经由奚娘子接手再一改造,火热程度堪比酒楼茶肆。我不过在附近随意打听一耳朵,便知道绫香斋的掌柜小娘子生的又好又能干,提起她的全都竖起大拇指。”
“不过郎君你是真瞧上那小娘子了,我看人家不是很情愿啊。”他没说的是奚娘子分明是退避三舍,一丝干系都不愿同自家郎君沾惹。
徐明德眼眸微动,半挑眉眼:“我是如此见异思迁之人吗?不过两面之缘说这些也太早了。”
小七扭头哼唧一声,不戳穿郎君的面子:“郎君又是亲自送人回府,又是嘱托大娘子送这么多珍稀玩意儿,还亲手剥蟹肉,我瞧您这分明就是上心了。不过奚娘子人生的好,做的一手好东西,娶回府既美观还能赚钱,这不就是妥妥的美娇娘。”
一看郎君的眼神便知自己说中了,小七立马福至心灵,嘴上撺掇:“那日郎君不是见了,那蔡家郎君对奚娘子可是殷勤的紧,您在汴京的风评一般,如若不抓紧,这小娘子可就飞走了。”
“早日将婚事定下来,省的官家老操心。”
徐明德一听这话,不由眉头紧蹙,想起那蔡君墨就是一肚子火,随手扔了个墨玉笔筒砸过去,佯装怒意:“你如今说话怎么如此婆婆妈妈,我瞧还是最近操练少了,明早再加一块石头,更不许睡懒觉。”
小七瞬间苦着脸惨兮兮的叫唤,却被郎君以耽误他看书为由赶出去了。从屋内出来当真是可怜巴巴的紧,一个人气鼓鼓的蹲在梨花树下,絮絮叨叨说郎君的坏话。
这副画面全然被特意路过的徐娘子瞧见了,她脚步一顿,敏捷的转了个弯,弱柳扶风的依了下发髻:“还真上心了,买的东西还不少,这是快将铺子都搬空了吧。”
玲珑挽着娘子,笑着打趣:“大郎君真上心了,娘子你是没瞧见他见送出去的箱笼被退回来时的表情,我现在想来仍觉得好笑。”
徐娘子言语讥讽:“一个乡下来的野丫头,配一个不忠不孝的混账确实不错。”
玲珑语气不屑:“娘子可别看那五姑娘是乡下来的,说话做事可有一套了,前几日将二姑娘哄的跟什么似的,眼巴巴的说了不少知心话,定是个不简单的。”
她眼神阴沉,手中捏着花枝早被折断了,半响溢出一声冷言:“且等着吧,若是真进了这府,可就终身青灯古佛,守个活寡罢了,若是进不来,山野农女和边疆蛮族也颇为契合。”
主仆二人心有灵犀的笑了,眼中是旁人瞧不出的情绪。
..........
总而言之,经此一糟后,都不需要奚春各方打听,她也知道这徐郎君是个十分不好的人,最好一面都不要在碰见,她还是好好将掐丝珐琅出现的问题解决为好。
奚春打发人去外面买滑石粉回来,打算用这来提升釉面的吸附功能,之前用蜡和天然矿物染料混合制成的釉面,着色能力和吸附度确实差。
至于掐丝变形断裂,任她如何苦思冥想也想不出来,烧制更好更精细的银丝,依照常理,更不容易断裂才对,甚至伸长变幻率也更高,除非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不然很难出现裂开的情况。
可当下也不是研究这个的时候了,她只能抓紧叫爹去最好的银匠铺子买最好的材料,宽度最好在粟米大小左右,赶快做一批出来才对。
然就在她闻鸡起舞,昼夜不息之时,府上的几位娘子为了她的婚事可是连脑袋都想破了,就差将自家族谱掏出来一一对照了。可婚事这事倒也不急,毕竟还有半月奚春就过十岁生辰了,这在古代当真算得上十分重要的仪式。生辰之后就是清明了,外出踏春游玩也可提上日程。
她过生辰劳累的不是亲娘,而是大舅母,奚春曾经无数次庆幸大娘子是个爱抓权的娘子,不然操办别人的生辰真是费力不讨好,偏她还能办的体面又上心。
这不才和老太太对帐,将犄角旮旯的亲戚都拉出来过了一遍,这厢又要请风水师来算一个吉利的日子,好提前向亲朋好友发送请帖,回礼的布料糕点糖果都要早早备好。
于是,这些天薛家所有人都没闲着,除开被锁在屋子绣嫁妆的大姐姐还有求仙问道的外祖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听她娘说,这次生辰礼,三个舅母的娘家人都会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