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快去找大明爸爸!(1/1)
当明军抵达北京城下时,见到的只有洞开的城门和死寂的城墙。
预想中的箭如雨下、炮火轰鸣并未出现,甚至连一点象征性抵抗都没有遇到。
李振华勒住战马,眉头微蹙,锐利的目光扫过城墙上下。
死一般的寂静让他不免开始怀疑,清军还有后手?想整个狠的?
然而,当明军小心翼翼地踏入城内,眼前的景象却让李振华以及他身后的将士们都愣住了,
只见宽敞的主干御道之上,此刻竟被各式各样、满载货物的马车堵得水泄不通。
绫罗绸缎、古玩玉器、金银细软,胡乱堆砌,活脱脱一个巨大的露天当铺。
其中一辆马车似乎是车轴不堪重负断裂,货箱倾覆,黄澄澄、白花花、拳头大小的元宝、银锭散落一地。
几名衣着尚算体面的包衣奴才,正手忙脚乱地将散落的银两往破损的车上胡乱丢掷。
“这……”
李振华身后的军官看得下巴都快掉了。
“长官,这……唱的是哪一出?”
李振华嘴角抽了抽,虽然长久以来的经验告诉他,蛮清武将“勇猛有余,但在计谋方面还有些许不足”。
可眼下这般景象,实在太过离奇,让他不得不怀疑是否有诈。
他当即下令部队对周边街巷进行拉网式搜索,严防任何可能的变数。
然后就发现,是他想多了。
侦骑回报,周围的街巷里,除了少数瑟瑟发抖、躲藏在家的寻常百姓和来不及跑的旗人老弱妇孺外,连一根清军的毛儿都没见着。
望着眼前这条被财富彻底堵死的御道,李振华震惊了。
从南到北从定天府到顺天府,打了这么多战,收复了这么多的城池,像今天这样的场景,别说见了,那是听都没听过。
李振华终于忍不住骂出了声,语气中满是难以置信。
“他娘的,这可真是小刀喇屁股——开了眼了!”
本以为要来个狠的,结果却是拉了坨大的……
搞清楚了情况,李振华再不客气,当即对着身后早已看得眼热的将士们猛一挥手,沉声喝道:
“清点!查封!所有无主财物,一律充公!”
一声令下,饿狼般的明军士兵们立刻涌了上去。
那些还在徒劳抢救财物的包衣奴才,瞬间被淹没在一片鬼哭狼嚎之中……
事后,大明之声是这样报道的。
“天允元年九月十日,我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大明王师,在万众期盼之下,终于抵达了他忠实的顺天府!”
“是日,京城内外,万民欢腾!城内官绅显贵感念天恩,纷纷车载金银,箪食壶浆,夹道相迎,其情之切,其意之诚,令人动容!”
“为应民情,体恤民意,王师勉受其献。”
“献金者无不感激涕零,喜极而泣,高呼‘王师威武’、‘陛下圣明’!”
……
哭的确是哭了,撕心裂肺,捶胸顿足。
至于是不是喜极而泣,那就只有献金的官绅显贵”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不过,顺天府的这一波“收获”,绝对是有史以来,最为丰厚的一次,没有之一。
鞑子伪清朝廷虽然人跑掉了一大半,但海量的财富却来不及带走。
锦衣卫校尉们“春风化雨”般的“亲切问候”下,那些试图藏匿家产的“蛮清栋梁”们,纷纷“自愿”打开了自家宝库。
短短几天时间,抄没出的各类珠宝金银便已堆积如山。
再加上大军进城时收到的“劳军费”,明军在城内所获的黄金白银折价已超亿两!这还没算上那海量的古董字画!
折价超亿两!
当朱大皇帝收到收到李振华发来的详细战报和缴获清单时,即便是他,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一亿两……”
他把那张薄纸翻来覆去看了几遍,确认自己没眼花。
“当初闯贼李自成攻破顺天府,费尽心机,拷掠百官,足足刮了四十多天,也不过才搜刮出七千万两白银。如今这才几天功夫,便已上亿……“
"朕的乖乖,这效率!”
这些蛮清栋梁相比于他倒霉皇爷爷崇祯的那一票官员当真是丝毫不差啊!
这捞钱的手段不说旗鼓相当,至少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朱大皇帝心情瞬间变得极好,鞑子们仓皇逃窜前“奉上”的这份厚礼,甚至冲淡了因胤礽那小子提前跑路而引起的一丝郁闷。
无论是修桥铺路搞基建,还是扩充军备招兵买马,亦或是从系统商城里“买买买”,有了这么一大笔资金的注入,大明帝国的发展无疑将会再次驶上一次超高速的快车道!
当然了,喝水不忘挖井人,对于那些“慷慨解囊”、奉上了此等厚礼的蛮清“栋梁”们,朱大皇帝自然也不会忘记他们的“功劳”。
他摩挲着下巴,沉吟片刻。
“嗯……剥皮揎草虽为祖制,但如今毕竟是天允新时代,讲究以德服人,此等酷刑与当下日益开化的文明社会,多少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既如此,便改凌迟吧……”
…………
倭国,江户城
原德川幕府将军的居所,如今已然挂上了“倭国皇宫”的牌子。
“嗝~”
冬山天皇放下手里的木碗,打了个饱嗝,心满意足地拍了拍自己撑得滚圆的肚皮。
这绝对是他近段时间来吃的最饱,最舒坦的一餐了!
当然,倭国的国库依旧是空得耗子看了都想捐点儿,朝仁也依旧是个不折不扣的穷鬼。
他之所以能吃这么饱,其实是几天前厚着脸皮跑去参加明军庆祝收复顺天府的宴会时,从宴会上偷……拿回来的。
“好像……好像有一点点馊味了……”
东山天皇吸了吸鼻子,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肉痛与焦急之色。
“安达君,快!快去将朕……咳咳,将朕从大明上国军营中带回来的那些珍馐美味,速速放入井中冰镇!”
“小心一些,动作轻一些!这些吃食,应该还能再让朕……享用两天!”
侍立一旁的大膳课官员闻言,眼角控制不住地微微抽搐了几下。
他偷偷瞥了一眼自家这位丝毫不觉得此举有何丢人之处,反而一脸理所当然的天皇陛下,心中暗叹一声,也没有多言,只是恭敬地叩首领命,默默退下。
“果然,还是得紧紧抱住大明爸爸的大腿,才能顿顿吃饱饭啊!”东山天皇望着安达离去的背影,心中感慨万千。
“该死的德川纲吉,如果不是这逆贼把钱财全部卷走,朕也不会过得如此狼狈!
“且再忍耐些时日,等大明爸爸帮朕训练好皇国勇士,朕便要御驾亲征,将德川纲吉那逆贼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届时,整个倭国的财富,都将归朕所有!哈哈哈哈!”
如今,倭国已经开始向大明本土批量“出口”年轻女工。
但按照大明方面制定的“公平公正”的劳务合同规定,这些倭国女性所得的劳务报酬,大头依旧归她们自己所有,倭国朝廷只能从中抽取一小部分微不足道的税金。
大概……嗯,也就百分之一的样子。
对此,倭国朝廷有意见吗?
当然……没有!
不仅没有,反而得感恩戴德,高呼大明爸爸仁慈。
因此,在出口女性的数量没有形成规模效应之前,倭国朝廷能从中获得的财政收入,实在是极其有限。
而且这钱是给倭国朝廷的,不是给朝仁的。
在优先给那些新招募的朝廷官员发放完微薄的俸禄之后,剩下的那点三瓜两枣,才能轮到他这位天皇陛下。
所以,朝仁目前的生活状态,依旧只能勉强维持在饿不死的边缘徘徊。
日子过得如此之惨,东山恨啊!
恨大明?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大明爸爸可是他的再生父母,是引领他走向光明未来的指路明灯!
既然不能恨大明爸爸,那就只能将所有的怨气,都倾泻在德川家的那个逆贼身上了!
就在朝仁还在脑海中尽情幻想着如何烹杀德川纲吉,重铸皇国昔日荣光,从此彻底实现“干饭自由”的美好未来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慌乱的脚步声。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江户城外出现大量幕府叛军!黑压压一片,漫山遍野!预计人数……人数不下二十万!”
一名内侍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
“纳尼?”
东山天皇瞬间瞪大了双眼,脑子里的幻想尽数破灭。
幕府叛军超二十万人!
当下“他的”皇国勇士,倭国民族解-放-军,满打满算也才两万多人,而且都还是刚刚参军月余的新兵,而幕府叛军却有超20万兵马!
如此悬殊到令人绝望的兵力对比,东山天皇感觉自己怕是要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了!
“快!快去找大明爸爸!”
……
江户城外,一处前沿阵地指挥所内,驻日明军最高长官徐脘力少将放下了手中望远镜。
“终于是来了!”他低声自语,语气中竟带着一丝兴奋。
“长官!”
一名风尘仆仆的传令兵快步走进指挥所,立正敬礼,大声汇报道。
“夜不收最新情报,来袭幕府倭军有近四分之一装备有铁炮,随行还有上百门各式大炮!另外,情报显示,尚有多个倭寇大名正领兵从四面八方向江户城集结“
“哦?”
徐脘力闻言,眉毛微微一挑。
“看来这德川纲吉是真的下了血本了啊!这是打算跟咱们玩命了。”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脸上似笑非笑的表情让一旁的闵镇远莫名打了个寒颤。
“徐……徐长官。”闵镇远壮了壮胆子,声音有些发颤地询问道。
“倭寇足有二十万兵马,我军即便算上那两万多刚刚招募的仆从军,也不过三万余人,兵力悬殊,会不会……会不会有些危险?要不要向皇帝陛下求援?”
徐脘力瞥了一眼面色紧张的闵镇远,转过头,语气平淡地开口:
“由国内派遣援军,最快也需要十天时间才能抵达。江户城不比中原坚城,没有高大城墙可以依托。如果我们守不住这里,那我们也撑不过十天。”
他顿了顿,声音中透出一股强大的自信:
“更何况,陛下亲自布下此番宴席,为的就是现在。如今就等德川纲吉这道主菜入座开席了。”
徐脘力单手负于背后,缓步走到指挥所外,目光投向远方。
只见阵地前沿五十米开外,每隔五六米间距便立着一根粗壮的木桩。
而在这些木桩之间,则拉起了一道道闪着寒光的铁丝网,上面布满了尖锐的倒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