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残阳如血(2/1)
午后的阳光带着一种近乎残酷的明亮,照在潼关城外的战场上。厮杀声早已平息,只剩下零星的呻吟和火焰燃烧的噼啪声,像一首悲凉的挽歌。唐军士兵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在尸横遍野的战场上缓慢移动,开始清理这片被鲜血浸透的土地。
王小石头拄着一根断裂的长矛,一瘸一拐地走着。他的左腿被敌军的弯刀划开了一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简单包扎的布条早已被鲜血浸透,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他的火枪枪管上还沾着暗红色的血渍,那是昨夜激战留下的痕迹。眼前的景象让他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 到处都是残缺不全的尸体,有的被战马踩成了肉泥,有的被炮弹炸得四分五裂,还有的保持着临死前的姿势,扭曲的脸上凝固着恐惧和痛苦。
“石头,这边!” 老兵赵勇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他正指挥着几个士兵抬着一个重伤的回纥士兵往临时救护所走去。赵勇的脸上布满了烟尘和血污,左臂用布条吊在脖子上,那是被流弹擦伤留下的伤口。
王小石头深吸一口气,强忍着恶心和疼痛,朝着赵勇的方向走去。他看到几个唐军士兵正在小心翼翼地将战友的尸体抬上简易的担架,准备运回潼关城内安葬。这些尸体大多残缺不全,有的甚至无法辨认面容,只能通过身上的铠甲和武器来判断身份。
“小心点,这是张魁的尸体,” 一个士兵哽咽着说,“他昨天还跟我说,打完这仗就回老家娶媳妇呢。”
另一个士兵默默地在张魁的尸体旁插上一块小木牌,上面用炭笔写着他的名字和籍贯。这是易林特意吩咐的,要让每一个牺牲的士兵都留下姓名,将来也好让他们的家人知道他们的下落。
战场的另一侧,回纥骑兵们正兴奋地清点着战利品。他们的猩红披风在阳光下格外刺眼,像一朵朵盛开在尸骸上的恶之花。有的士兵正在剥取敌军尸体上的铠甲和武器,有的则在翻找死者身上的钱财和贵重物品,还有的牵着缴获的战马,发出阵阵欢呼。
骨力裴罗站在一辆缴获的华贵马车旁,手里把玩着一个从安庆绪亲卫身上搜出的金镶玉腰带扣,脸上带着得意的笑容。他的亲卫们正将一箱箱金银珠宝和绸缎装上马车,这些都是他们应得的战利品。
“叶护,这次收获不小啊!” 一个亲卫兴奋地喊道,“光是金银就装了满满五车,还有这些绸缎,在回纥能卖个好价钱!”
骨力裴罗哈哈大笑,将腰带扣揣进怀里:“不错不错,这些叛贼倒是挺会享受的。回去之后,每个弟兄都有赏!”
然而,在这片兴奋的喧嚣中,也有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回纥士兵因为分赃不均而争吵起来,甚至拔剑相向。骨力裴罗见状,眉头一皱,厉声喝道:“都给我住手!这些战利品有的是,犯不着为了这点东西伤了和气!等打下洛阳,还有更多的好东西等着我们!”
士兵们听到 “洛阳” 二字,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纷纷收起了武器,继续埋头清点战利品。洛阳是大唐的东都,富庶繁华,是所有叛军和掠夺者向往的宝库。
……
易林独自一人站在一处高地上,默默地注视着这片狼藉的战场。他的银袍上沾满了尘土和血污,原本梳理整齐的头发也变得凌乱不堪。昨夜的激战让他几乎耗尽了所有的精力,此刻的他显得疲惫而憔悴。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战场,看着那些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这场胜利来之不易,唐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据初步统计,光是战死的士兵就超过了五千人,受伤的更是不计其数。这些士兵大多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精锐,是他保卫潼关、平定叛乱的希望,如今却永远地倒在了这片土地上。
“大人。” 一个轻柔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琉璃端着一碗水走了过来。她的绿裙上也沾着不少尘土,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澈明亮。
易林转过身,接过水碗,却没有喝,只是默默地看着碗中自己模糊的倒影。“琉璃,你说我们这么做,值得吗?” 他轻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迷茫。
琉璃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易林的意思。她看着眼前这片惨烈的战场,又看了看易林疲惫的脸庞,轻声说道:“大人,战争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今天的牺牲,是为了将来更多人的安宁。安庆绪叛乱,荼毒生灵,若是让他得逞,不知会有多少百姓遭殃。我们平定叛乱,是正义之举,没有什么不值得的。”
易林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你说得对,是我太情绪化了。” 他将碗中的水一饮而尽,冰凉的水滑过喉咙,让他清醒了不少。
就在这时,骨力裴罗带着一身酒气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个酒囊。“易林,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发呆?” 他笑着拍了拍易林的肩膀,将酒囊递了过去,“来,喝点马奶酒暖暖身子,庆祝我们的胜利!”
易林接过酒囊,拔开塞子喝了一大口。马奶酒的辛辣味瞬间充斥了整个口腔,顺着喉咙一路灼烧下去,让他忍不住咳嗽起来。但这股辛辣也驱散了些许疲惫和迷茫,让他的精神为之一振。
“多谢叶护。” 易林抹了抹嘴角的酒渍,说道。
骨力裴罗哈哈一笑:“跟我客气什么!我们是兄弟,不是吗?” 他顿了顿,看着眼前这片惨烈的战场,语气也变得沉重了些,“说起来,这次你们唐军损失不小啊。我看了一下,光是战死的就有好几千。”
易林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伤痛:“是啊,很多都是跟着我从太行出来的老兵,没想到……” 他没有说下去,但其中的悲痛不言而喻。
骨力裴罗拍了拍易林的肩膀,安慰道:“别太难过了,战争就是这样,有胜就有败,有生就有死。我们回纥铁骑这次也损失了不少好弟兄,这就是打仗的代价。” 他顿了顿,又说道,“等平定了中原的叛乱,我带你去回纥的草原看看。那里有蓝天白云,有成群的牛羊,还有最烈的酒和最美的姑娘。到时候,咱们好好喝一杯,忘了这些不愉快。”
易林看着骨力裴罗真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能有这样一个真诚相待的盟友,实属不易。他点了点头,露出了一丝久违的笑容:“好,一言为定。到时候,我一定去回纥拜访。”
就在这时,一个急促的脚步声传来,打断了两人的谈话。赵勇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大人,不好了!” 赵勇喊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慌乱。
易林心中一紧,有种不祥的预感:“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赵勇咽了口唾沫,急声道:“安庆绪跑了!”
……
“什么?!” 易林和骨力裴罗同时惊呼出声,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你再说一遍,安庆绪怎么了?” 易林抓住赵勇的胳膊,厉声问道,眼中闪过一丝厉芒。
赵勇被易林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解释道:“大人,我们在清点俘虏的时候,发现少了安庆绪。后来经过审问才知道,他在混战中换上了普通士兵的衣服,混在俘虏里逃出了包围圈,现在往洛阳方向跑了!”
“废物!” 李晟不知何时也走了过来,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脸色铁青,一脚踹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不是让你们看紧了吗?怎么会让他跑了?”
赵勇低着头,满脸羞愧:“对不起,将军,是我们疏忽了。安庆绪太狡猾了,他不仅换了衣服,还故意弄伤了自己,装作重伤员,混在俘虏中蒙混过关。等我们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他已经跑出去很远了。”
骨力裴罗眉头紧锁,眼中闪过一丝杀意:“这个安庆绪,倒是命大。不行,不能让他跑了!我这就带人去追,一定把他给你抓回来!”
说罢,骨力裴罗转身就要召集人马。
“等等!” 易林突然开口,拦住了骨力裴罗。
骨力裴罗不解地看着易林:“怎么了?难道就这么放他跑了?”
易林摇了摇头,眼神坚定地望着洛阳的方向:“不必追了。安庆绪虽然跑了,但他的主力已经被我们歼灭,元气大伤。他现在就像一条丧家之犬,就算回到洛阳,也掀不起什么大浪了。”
“可是……” 骨力裴罗还想说什么。
易林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叶护,你想想,洛阳是安庆绪的老巢,那里防御坚固,粮草充足。我们迟早要去攻打洛阳,到时候再收拾他也不迟。现在追上去,一来未必能追上,二来就算追上了,也难免会有损失,得不偿失。”
李晟也冷静了下来,点了点头:“大人说得对。安庆绪现在只是惊弓之鸟,不足为惧。我们当务之急是休整部队,补充粮草,为攻打洛阳做准备。”
骨力裴罗想了想,觉得易林说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好吧,就听你的。不过,这个安庆绪,我记下了。下次再见面,我一定要亲手砍下他的脑袋!”
易林看着洛阳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放心,他跑不了的。让他再苟延残喘几日,好好享受一下最后的时光。下一次,我们在洛阳城下再见,到时候,就是他的死期。”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战场上,将一切都染成了血色。远处的黄河依旧滚滚东流,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惨烈的战争。易林知道,潼关大战虽然胜利了,但平定安史之乱的路还很长,他们即将面临更艰巨的挑战。
……
夕阳的余晖将潼关的城墙染成了一片血色,像一块巨大的血玉。唐军士兵们在废墟上忙碌着,搭建临时的营帐,救治伤员,清点战利品。炊烟袅袅升起,在血色的天空中划出一道道淡淡的痕迹,给这片惨烈的战场增添了一丝生气。
易林独自一人走在通往潼关主城的路上,步伐坚定而沉重。他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今天的战斗场面,那些牺牲的士兵,那些残缺的尸体,那些绝望的眼神,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
琉璃默默地跟在易林身后,看着他疲惫而坚毅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敬佩和担忧。她知道,易林此刻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但他从未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承担着一切。
“大人,您累了吧,要不要休息一下?” 琉璃轻声问道。
易林摇了摇头,没有回头:“不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们必须尽快休整部队,补充粮草,为攻打洛阳做准备。安庆绪虽然跑了,但他在洛阳还有不少兵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琉璃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只是默默地跟在易林身后。她知道,易林说得对,他们没有时间休息,必须抓紧每一分每一秒,为接下来的战斗做准备。
回到潼关主城,易林立刻召集了所有将领开会。会议室内,气氛凝重而严肃。将领们个个面带疲惫,但眼神中都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诸位,” 易林开门见山,“安庆绪虽然逃脱,但他的主力已经被我们歼灭,这是一场重大的胜利。但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安庆绪逃回洛阳,必定会重整旗鼓,负隅顽抗。我们必须尽快做好准备,进军洛阳,彻底平定叛乱。”
“大人说得对,” 李晟率先表态,“我们虽然损失不小,但士气正盛,应该乘胜追击,一举攻克洛阳。”
秦锋也点头附和:“洛阳是叛军的老巢,拿下洛阳,就能彻底摧毁叛军的根基,平定安史之乱也就指日可待了。”
骨力裴罗哈哈一笑:“攻打洛阳,怎么能少了我们回纥铁骑?到时候,我一定冲在最前面,为大唐效力!”
易林看着众将领群情激昂的样子,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点了点头:“好!既然大家都有这个决心,那我们就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李将军,你负责整顿火枪营,补充弹药,加强训练。秦将军,你负责清点粮草和物资,做好后勤保障。叶护,你的回纥铁骑负责侦查洛阳的敌情,摸清他们的防御部署。”
“是!” 众将领齐声应道,声音洪亮而坚定。
会议结束后,众将领纷纷离去,开始着手准备。易林独自一人站在窗前,望着窗外血色的夕阳,陷入了沉思。他想起了长孙霖,那个被诬陷致死的忠臣,那个曾经和他并肩作战的兄弟。
“长孙兄,你放心,” 易林轻声说道,仿佛长孙霖就在他面前,“我一定会平定叛乱,还你一个清白。很快,我们就能实现当年的誓言,还大唐一个朗朗乾坤。”
夜色渐深,潼关的灯火次第亮起,像黑暗中不屈的星辰。易林站在城楼上,望着满天星斗,心中充满了决心和希望。他知道,前路漫漫,挑战重重,但他不会退缩。为了那些牺牲的将士,为了受苦受难的百姓,为了大唐的复兴,也为了心中的那份执念,他会勇往直前,战斗到底。
远处的洛阳城,此刻还沉浸在黑暗中,但易林知道,用不了多久,那里就会燃起战火。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