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众生百相(1/1)

“苏马索夫同志,请问你对这场战争有什么看法?”

“或许这场战争的起因是复杂的,因为民族,因为思想,因为国家;但我仍认为,这仍是对资本主义的反抗,我们走在人类应该走的道路上。封建主义被资本主义淘汰,资本主义再被社会主义淘汰,这就是人类应该走的道路,这就是人类客观的发展规律...”

“那社会主义呢,它又是否会在未来被某个更先进的思想淘汰了?”苏马索夫的心中忽然冒出一个问题,令他打了一个寒噤,似乎和20世纪末一个自称弗朗斯的老人有关。

幸运的是,那种不安很快就消散了。身上挂着军功与勋章,身侧是记者,身前是欢呼的群众。

马约利市现在已经被完全控制,战线稳步推进,在此期间,南志愿军开始为士兵颁发勋章。除了一些涉及机密信息(对抗南半球生物的具体过程)的记录,不予公开授奖,其它在正面战场上取得功绩的士兵都被颁发了勋章。

无论如何,自己走在人类最正确的道路上,走在人类客观发展规律最正确的道路上,这点无论如何也不会错。所以,纵使这条正确道路的前途是一片茫茫大雾,苏马索夫也会坚定地走下去。

“请问苏马索夫同志,近期,国内有些声音称,要用核武器,发动全面核战争毁灭合众国等资本主义社会,使全球进入社会主义时代,请问苏马索夫同志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我理解这种观点,我理解各位想要快点消灭压迫拉丁美洲人民的资本主义,快步进入社会主义时代的愿望,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核战争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核战争虽然能快速消灭合众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土,我们的人民同样也会蒙受核反击的苦难,甚至整个人类文明也要连续几十个世纪被核辐射煎熬着。”

苏马索夫向着台下的民众,他深知他们在几十年的压迫中失去了多少:“核战争或许能以一种暴力的方式快速推翻他们的霸权,我们也可以无所畏惧地牺牲,但我们的子孙呢?我们的后代呢?我们之后的整个人类文明呢?核战争后,当我们的后代看到因辐射而畸形的婴儿,他们会怎么想?当我们的后代看到再也种不出作物的田野,他们会怎么想?当我们的后代知道,正是因为他们祖先做出的决定,人类文明才走到这一步时,他们会怎么想?”

“被核辐射诅咒的土地开不出人类文明的花朵。”苏马索夫说道:“人类的一切事业,其终极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幸福与延续。”

2008年6月30日。

某间公寓的阳台上。

“恭喜你啊,大英雄。”别列津韦夫抬手与苏马索夫干杯:“战线维持住了,还在稳步推进,现在拉丁美洲的人民也都很有热情,据说生活都有追求了。”

“客气了,我哪里算英雄,历史的推动者一直都是人民。”

“但你告诉了他们。你告诉每一个早起上班,劳累一天后再下班的人,告诉每一个平凡无奇的人,他们正走在人类进步的这条大路上。”

“你又何尝不是?新世界,新生物,我们每一个人都处在人类命运的转折点上,而且是站在最前锋的位置。”

“有的时候,人类前面的也不是什么大好风光。”别列津韦夫喝掉半杯伏特加:“新世界,那些纵横千米的巨物,那些难以名状的生物...那是一场人类从未打过的生物战争。那场战争之后,我才意识到,原来能看到没有被千米巨物遮蔽的天空,能看到没有兽潮和生物奔涌的大地,能在这片方寸之地度过一个安宁的下午,已经是最为幸福的事。”

“有时候,真怕这幸福会丢掉。”

“那就珍惜它,无论过去,无论未来,至少我们现在踌躇满志。”

阳台下,人潮汹涌,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几名年轻人轻快地骑着车穿过马路,刚下班的中年人缓步行走着,亦有老人驻足凝望夕阳,这一刻,众生都是夕阳下的过客。

重要的不是他们的命运是从哪里流过来,而是他们的命运要流到哪里去。

...

“有时候这世界这样。”切斯拉夫说。

“可哪个男人不想这样呢?”伊利亚望着眼前的人群:“相比于战线上不断胜利的消息,他们似乎觉得能在这种活动中寻到真正的刺激。”

“生命不是无时无刻都无私,伟大和充满理想的,生命也有他自私,渺小和安于享乐的时候。或许理想对这些人来说太过遥远,但至少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中当了一次勇士。”

眼前是俄联邦控制区中,拉丁美洲人民自愿组成的民兵队,它不是俄联邦指定建立的,也没有专门且官方的指导机构,只有地方政府为带头的,经过训练的猎人颁发许可证。与其说是民兵队更像是社区团体。

民兵队中的“民兵”各不相同,或是未成年的孩子,或是刚下班的中年人,或是已经年近古稀的老人;所持武器也杂乱无章,精壮猎手手持购买的步枪和猎枪作为先锋,而后是手持自制武器的中年人,最后还有手持农具或菜刀的年轻人和老人。

一名精壮的猎人站在石头上,左手握着猎枪,右手指向田野中如同山岳般的黑影,高呼着,号召人们去把另一个大自然的生物赶出人类的家园。

一片广袤的玉米地里生满比人还高两个头的玉米,而在玉米地中央,一片深绿浅绿相间的巨大甲壳不断晃动着,像浮在玉米海上的一块鲜艳金属片。

“那是什么动物来着?”伊利亚问。

“W-332‘漂泊蜂’,你现在看到的就是漂泊蜂中的蜂后,一种把翅膀退化掉的巨型蜜蜂,最大能和亚洲象一个尺寸。漂泊蜂不筑巢,如果你掀开蜂后的甲壳,就能发现蜂后的甲壳下是密密麻麻的蜂房状孔洞,类似负子蟾,起到蜂巢的作用,蜂后不仅会啃食作物,还会定期吸收孔洞中工蜂收集的蜜蜂。”切斯拉夫翻开手册说道。

“我好像没看到工蜂。”

“通常来说,在漂泊蜂蜂后进入中老年时,体内就会分泌一种激素,使雄蜂与其交配后能生下一只新蜂后幼虫,而后整个蜂群就会开始养新蜂后,当老蜂后老年时,新蜂后差不多也长成了,蜂群便不会再生活在老蜂后体内了。你眼前的就是一只老年蜂后,但以它的目前的战斗力咬死一只壮年狮子不是问题。另外,漂泊蜂的工蜂是绿色的,并且体型大性情暴躁,几只就能干掉一个蜂巢的马蜂。”

“他们不怕这种动物么?”

“近几日新下发了手册,为一些新世界动物标注了等级。漂泊蜂的等级是黄色,意为可以谨慎捕猎,而绝大多数新世界生物的等级都是不可接触的黑色,漂泊蜂已经是比较安全的动物了。更何况,新世界生物毁坏田野,杀人害命,我们的生存空间正一点点被蚕食,当土地及亲人置身于那些威胁下时,我相信即便是黑色等级的生物,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去对抗。”

捕猎开始了。

猎人抛出诱蜂箱,诱蜂箱划过玉米梢,落在田埂里,诱蜂箱中的果香顺风飘远,而漂泊蜂蜂后的身影也骤然急促起来,压倒一片玉米地,向着诱蜂箱狂奔而去。

玉米地中爆发出几声巨响,而后是一阵绵长的撕裂声——捕兽夹接连咬在蜂后坚硬的甲壳上,而麻绳织成的巨网则正被缓缓撕裂。

数支猎枪同时开火,南志愿军下发的反生物体独头弹喷着硝烟越过玉米杆,砸入蜂后的甲壳内,瞬间将汽车引擎盖大小的甲壳掀飞,露出甲壳下黑色的血肉。

而后,复合弓的响声接连响起,一米多长的箭矢击穿甲壳深入体内,只剩一簇簇箭羽栽在甲壳外面。很快,蜂后在几十支箭矢造成的伤势下,步伐逐渐摇晃。

猎人已经装填上大口径霰弹,枪声同时响起,玉米杆与叶片瞬间被齐齐削去,而在蜂后的背部赫然爆裂出无数细碎的肉末来,庞大的身躯顿时倒下。

手持农具和刀具的年轻人冲进玉米地,锄头,斧头与菜刀疯狂地向着蜂后身上落去,刨下一片片漆黑的肉。

最后,一名手持柴刀的猎人砍下了蜂后的头颅,那泛着油光的头颅比耗牛头都大一圈,纵使头颅已经被三支复合弓弓箭射穿,但弯刀般的巨颚仍在缓慢开合。

“你觉得会有我们无法对抗的怪物么?”伊利亚问道。

“或许会有。现在几点了?”切斯拉夫将目光收回。

“现在...”伊利亚低头看向电子手表。

“-年233月1022日瞋99点111分924秒”

“2008年6月30日晚5点30分11秒”

奇怪的时间只出现一瞬就消失,而后电子手表上的时间恢复正常。伊利亚摘下电子手表检查,但并没有发现异常。伊利亚只当是电子手表的显示错误。

“五点半,我该回部队了。另外,即便有那种怪物,我也会拼尽全力。”

“我也该走了。”

伊利亚坐上汽车,向着市中心驶去。

而在某个瞬间,电子路牌的标志短暂发生变化。

“距离城镇还有21千米”

“距离妫罟还有??千米”

“距离城镇还有21千米”

...

而在合众国的世界,时代的风浪也浩浩荡荡滚过。

一名合众国飞行员靠在F-16战斗机上,听着合众国黄金时代的老歌,望着被夕阳晕染的天空。

“嘿,兄弟,还在听那首歌?”

“是的,这歌和我一样,都快30岁了。”

“你家邻居怎么样?还和之前一个模样么?”

“是的...是的...”飞行员摘下耳机:“那群人每天都一惊一乍的,石油价格上涨一点他们就说石油要被干净了,股票往下跌一点他们就说要经济大崩溃了,整天说末日要来了,整天屯粮屯枪,造地下室,施工声已经八个月没停过了。”

“网上现在把那些人叫Doomer,差不多是末日生存狂的意思,虽然在这个第二次冷战,明天天上可能就掉核弹的世界,坚信末日到来确实无可厚非。”

“我只希望他们能安静一会,之前我妈一直给我打电话,说施工声太吵,医生开的安眠药不管用。”

“没办法,现在谁也阻止不了他们。现在四叶频道上,Doomer已经泛滥成灾,成为新世纪最为着名的网络现象之一。现在那个网站上,都是新世界生物的照片,甚至有相关理论和解剖结果,他们坚信这是超古代文明入侵,蜥蜴人入侵,以及一系列末日来临的前兆。”

“对于网络群体来说,他们的影响力已经空前绝后。在之前,人们认为他们是生存偏执狂,但在世界动荡,人人自危时,他们又被奉为先知与先驱。我母亲现在晚上也跟着邻居学起挖避难所和屯粮吞枪了。”

“没准真打核战争了,他们挖的避难所真能救他们一命。”

“确实,一个现象级的运动,即便是网络运动,也是扎根于时代大背景下的。想想这个糟透了的时代,第二次冷战,大衰退,还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生物来...有时候,我都怀疑自己能不能活过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这就是你怀念上个世纪的原因?”

“对,但总的来说这两个世纪人类就没有消停过,前有世界大战,冷战,后有第二次冷战,未知生物入侵,现在看来只是被回忆美化了而已...我母亲之前是基督教青年会的,那年头有个乐队还给它写了歌,我一直听到现在。虽然是被回忆美化了,但我还是想回去。”

“总之,先想办法活过21世纪头10年吧。”

“先活过2008年再说。”

“感觉这世界怎么样?”

“feels good 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