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慈善会暖场(1/1)

榕城冬日,寒意渐浓,但森屿集团旗下那家定位高端的酒店宴会厅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明日,这里将举办“冬日慈善基金会”年度晚宴暨助学项目启动仪式。

但对知晓内情的人而言,这场晚宴承载着另一层更温暖、更私密的含义——它是林思武的三十岁生日庆典。

低调,但必须隆重。这是总指挥林慧珍贯彻到底的方针。

她穿梭在宴会厅的每一个角落,高跟鞋敲击大理石地面的声音清脆而急促,手中的对讲机几乎没有片刻安静。从桌花的摆放角度、灯光的明暗调试,到菜单的最后确认、流程表的精确到秒,她事无巨细,目光如炬。

“凯玲,拍卖品清单再核对一遍,确保编号和介绍完全对应。那份仿制品的说明卡,措辞要再斟酌,既要体现心意,又不能过于直白。”林慧珍叫住正在指挥工作人员摆放座椅的郭凯玲。

郭凯玲点头,她今日一身利落的裤装,褪去了几分平日里的妩媚,多了几分干练:“放心,阿珍。蛋糕已经送到后厨冷藏了,造型绝对符合要求,是基金会的 Logo,寓意深远。”

她嘴角微扬,暗示着这基金会 Logo 造型的蛋糕下隐藏的生日祝福。

林慧珍眼中闪过一丝暖意,点点头:“辛苦了。”

另一头,孙耀光和辛宝库正站在宴会厅的各个出入口,低声商讨着明日晚宴的安保细节和人员调度。

辛宝库那新移植角膜的眼睛已然恢复了大部分功能,虽然偶尔还需适应,但昔日那种混沌茫然已彻底消失,眼神变得锐利而清晰。

他熟练地布置着监控点和安保人员岗位,与负责内部协调的温若兰配合默契。

温若兰将一份流程表递给辛宝库,指尖不经意轻触,两人目光交汇,迅速分开,却都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与欣慰。

曾经的猜忌、试探与隔阂,在共同经历了诸多风雨后,似乎都已化作无需言说的信任。

岳瑶和林美玉则忙着核对嘉宾座次名单,以及确认接待处的各项准备。

林美玉显得格外认真,仿佛想通过一丝不苟的工作,来报答林思武的恩情。

宴会厅侧门被推开,带着一身淡淡海腥气的黑山口和热干面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他们刚从“海龙号”勘探船上休假归来。

“林总!郭总!”

黑山口嗓门洪亮,引来不少目光。他手里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长条形的木匣,“听说林老大……呃,林理事长明日盛会,我们哥俩从海里带了点小玩意儿上来,不算啥核心宝贝,但够格上拍卖台,给晚会添个彩头,也算咱的一点心意!”

林慧珍迎上前,打开木匣一看,里面是一件保存尚好的明代青花瓷盘,虽非绝世珍品,但沉船出身赋予其独特故事,用于慈善拍卖再合适不过。

她微笑颔首:“有心了,两位辛苦,去22号桌,一会老林会过去给你们敬酒。”

这时,宴会厅入口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一个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大衣、身姿笔挺的身影走了进来。是宋玉菡。

她似乎直接从单位赶来,眉宇间带着些许公务繁忙的疲惫,但眼神依旧清明冷静。

上周,她已从省厅调任湖州市地税局任局长,地位实则更为关键。

此次是特意请假提前一天回到榕城。

她的目光在会场扫过,迅速锁定了正在与孙耀光交谈的林思武。

她径直走去,从随身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包装朴素的长条形包裹。

“林处。”

宋玉菡的声音平静无波,“听说你明天办慈善晚宴,顺路过来看看。一点小礼物,算是贺你三十而立。”

林思武接过,打开一看,竟是一套绝版的军事战略专着,市面上难寻,更难得的是,书页间还夹着几页打印纸,上面整理着湖州地区几个潜在商业对手的情况,清晰扼要。

这份礼物,不显山不露水,却极合林思武的心意与需求。

林思武抬头,看向宋玉菡,真诚道:“多谢。这份礼很重。”

宋玉菡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林慧珍。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相接,气氛有瞬间的微妙凝滞,但很快化开。

宋玉菡礼貌地冲林慧珍点了点头,林慧珍也回以职业化的微笑,一切克制而体面。

“湖州那边,刚上任千头万绪,”

宋玉菡重新看向林思武,语气平淡却意有所指,“若有需要帮忙的,可以找我。”

她言下之意明确:她虽因工作调动似乎离开了榕城这个核心圈,但仍在重要位置,能量犹存。

林思武了然:“明白。有事少不了麻烦你这尊大神。”

宋玉菡扯了下嘴角,算是笑过,又简单交流几句,便告辞离去,身影干脆利落,一如她从前。

晚些时候,一个略显憔悴的身影出现在了临时隔出的筹备办公室外。

是林阔海。

他这段时间显然不好过,对赌协议惨败带来的巨额亏空和家族压力,让他仿佛老了十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找到正在最后核对流程的林思武和林慧珍,脸上带着羞愧与不安。

“刀仔,阿珍……”林成森声音干涩,“我……爸爸是来道歉的。因为我的一意孤行,差点把森屿拖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给家族蒙羞……我,我真的无地自容。”

林思武放下手中的文件,看着他:“爸,过去的已经过去。窟窿,我们已经基本堵上了。”

他提及了黑曜石的资金注入、部分“海龙号”宝藏的收益、白马欢乐谷的股份,以及通过武贤军的关系暗中协调来的银行贷款,语气平静,没有指责,也没有炫耀。

林阔海闻言,更是感激涕零,眼圈发红:“谢谢,谢谢你们还肯帮我……我,我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林思武拍拍他的肩膀:“爸,这不算啥事,你闲下来也好,皮皮就嚷着让你带他去游乐园,呵呵。”

林成森重重地点着头,哽咽道:“好,有空大家一起去。”

处理完公司事务,林思武被工作人员引至顶楼的专属休息室。

推开门,温暖的灯光下,父亲武贤军和母亲林婉已经等在那里。

武贤军穿着便装,气质却依旧威严中透着温和。

他递给林思武一个细长的锦盒。林思武打开,里面是一支造型经典、质感厚重的钢笔。

“三十岁了。”

武贤军的声音沉稳,“男人到了这个年纪,更要知道笔在自己手里,路要自己走。书写什么样的人生,取决于你自己。我和你母亲,相信你的选择。”

他这番话,是对林思武过往一切经历的总结,亦是对他未来道路的认可与放手。

林思武握住钢笔,感受着其上的分量,心中暖流淌过:“谢谢爸。我知道了。”

武贤军欣慰地点点头,父子之间,无需多言。

林婉则笑着端过来一个小碗,里面是热气腾腾的长寿面,卧着一个饱满的荷包蛋。

“儿啊,明天你肯定忙,应酬多,怕是吃不好。先提前把这碗面吃了,妈祝你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最朴素的食物,最真挚的关怀。林思武接过碗筷,大口吃起来,面条温热,一直暖到心底。

窗外,华灯初上,榕城的夜景渐次铺开。

宴会厅的最后准备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明日,这里将汇聚所有与他生命轨迹交织的重要人们,一场低调而隆重的盛宴即将开场,为他波澜壮阔的三十岁人生第一卷,写下充满温情的阶段性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