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先进塔台,震撼起飞,米高扬:我只想唱征服(1/1)
刘司令:“林天同志,这飞机能起飞了吗??”
“放心吧,我刚刚亲自检查了一遍,没什么问题。”
“好,陆飞,该你表演了,别给我丢人……”
陆飞:“是,司令!”
随即,陆飞便登上“五爷”战斗机。
与此同时。
米高扬和塔姆等人也赶到了兵工厂。
“米高扬先生来了,快看,我们的飞机今天试飞啦……”林天自豪的指着‘五爷’。
“什么?”米高扬满脸惊恐。
昨天还在车间,今天就试飞了?
这速度也太快了吧!
龙国的航空发展完全不准守事务的发展规律啊。
这怕是要出事啊!
在米高扬的印象里,从造飞机到试飞再到量产有一个严格的标准。
新造飞机从车间下线到完成首次试飞,需经历一套严格的“验证-调试-审核”流程。
地面测试,检测各种仪器。
然后就是跑道滑行。
飞机转移至停机坪/跑道,进行“低速移动”测试,模拟起飞前的动态状态,验证地面操控能力。
低速滑行(5-10km/h)测试刹车、转向系统。
中高速滑行(30-80km/h)提升滑行速度,模拟起飞前的“滑跑预备”状态。
接着就是模拟起飞(不离地),将速度提升至接近起飞临界值(如歼击机约180km/h)。
短暂拉杆让前轮轻抬,测试操纵杆对机身姿态的控制响应,确认升降舵、副翼的联动是否正常。
一切没问题后,才是首次试飞。
而且,只能在指定空域进行“受控飞行”,由专业试飞员操控,重点验证基础飞行性能,而非极限性能。
龙国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一上来就飞上天?
简直就是瞎搞。
米高扬刚想提醒林天,奈何,陆飞已经启动发动机。
嗡嗡嗡……
挂挡!
“五爷”战斗机缓缓地开出车间,朝着远处的跑道驶去。
林天,刘司令,米高扬,塔姆等人跟着来到塔台观看“五爷”飞行的情况。
“林厂长,你这样会出事的……”米高扬于心不忍的提醒道:“飞机还没经过滑行测试和起飞测试……万一。”
林天还没开口,刘司令却开口说道:“我相信林天……”
“你这样会害了飞行员的……”
“米高扬先生,你要是不喜欢看……你可以离开……”
“好吧!”米高扬只好乖乖的坐在看台注视着“五爷”战斗机的情况。
然而,这时,米高扬才注意到,眼前的塔台可不一样。
塔台是机场指挥飞机地面滑行、起飞和降落的核心控制单元。
是林天在制造五爷的过程中,利用系统积分兑换而造出来的现代塔台。
整个塔台的配置是围绕“指挥+监控”功能设计,主要包括3类核心系统和区域。
无线电通讯设备:包括甚高频(VHF)电台(与飞行员直接通话)、内话系统,与机场其他部门如机务、跑道维护、空管终端中心联络。
指挥控制台:配备飞行进程单,记录航班号、起飞/降落顺序、预计时间、应急按钮,比如跑道紧急关闭、火灾报警。
以及塔台顶部为360°无遮挡的玻璃幕墙,指挥人员可直接观察跑道、滑行道、停机坪的飞机动态。
还包括场面监视雷达,显示地面飞机、车辆的实时位置,避免碰撞、二次雷达,比如接收飞机应答机信号,显示航班号、高度、速度。
甚至还可以实时显示机场风向、风速、能见度、云高。
比如“能见度8000米,风向330°,风速5米/秒”,为起飞/降落决策提供依据。
可以说,在整个塔台可以看到飞机的飞行状态和具体的情况。
不过,需要分“地面阶段”和“空中阶段”。
比如,在地面阶段的滑行、起飞滑跑、降落滑跑。
可以通过“目视观测+场面监视雷达”实现全覆盖。
指挥人员可直接透过玻璃看到飞机在跑道、滑行道的移动。
同时雷达屏幕能精准显示飞机位置,避免与其他飞机、车辆冲突。
起飞后在飞机离地初期,通常高度低于300米、距离机场10公里内。
远处,塔台可通过目视和二次雷达监控,确认飞机是否按预定航线爬升。
当飞机高度超过300米、远离机场后,监控权会移交“区域空管中心”。
塔台主要通过二次雷达接收飞机的高度、速度等基础信息。
简单来说,塔台的核心监控范围是“机场及周边近空”。
能清晰掌握飞机在地面和起飞/降落关键阶段的状态。
当米高扬看着琳琅满目的塔台设备,不由的惊叹着。
“我的天啊,龙国的配套技术已经这么先进了吗?”
简直不可思议啊!
作为飞机方面的专家,米高扬自然清楚先进的塔台可以带来什么样的便捷和预判。
要知道,此时毛熊的塔台只是机场中最高的建筑,顶部为四面皆为透明的窗户。
以保持360度的视野,便于航空管制员观察机场四周动态。
并且,塔台只具备发出起降许可指、引飞机滑行、监控飞行状态、协调航班动态、应对紧急事件。
和龙哥的相比。
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啊!
这一刻,米高扬似乎明白:林天他们为何敢让飞机上天了。
一时之间,米高扬还十分期待了。
然而,接下来的一幕,直接让米高扬唱起了征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