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扩招(2/1)

厂子内又有新型打印机,让厂内的工人精神振奋。

这是不是说明,日后要增加生产线了!

王国富在这个时候回来,他对谢长宁开口:“现在整个分厂都建筑完毕,也养生结束,我们是不是可以往分厂搬运机器了?”

“嗯,记得把这些钢铁垃圾也带去,顺便给我留一间研发实验室。”

这件事,王国富是知道的。

谢长宁早在画设计图的时候,就告诉王国富,分厂有个大的房间,是谢长宁给她自己留的实验室。

这次分厂建的很大,宽敞又明亮。

为防止他们厂子再次扩建,这次大领导给他们批了一块非常大的地皮,日后再建两个分厂也没有问题!

本来,他们应该是举家搬迁的。

但是谢长宁没同意,她的意思是,这里做总厂,一些订单还是从这里走。

毕竟大家都在这里住,新厂都还没有家属院,那么多工人来回上下班不划算,影响产量。

不如最开始就不挪。

至于新的分厂,谢长宁早就想好,与其盖家属院,不如跟周围的老乡租房子,租空屋子或者是空房子。

先给工人们居住,免得他们来回跑。

这个提议最后被两个副厂长同意。

他们也觉得,这样花的钱少,而且省心。

不然,建家属院又要很久,明年这个时候都未必能建成。

等分成进入正轨,再找领导画家属院的位置都来得及。

于是,分厂的事情就这样确定。

说过正事,王国富才看向新研发出来的小型打印机,他惊喜地看着打印机,“这……这真的打印机?”

“当然,方便,摆在个人办公室内,复印什么东西很方便,打印什么更方便。”

谢长宁的话,让王国富竖起大拇指。

不愧是他们厂长!

其实就是暂时的机器不允许,不然,谢长宁是准备研发计算机的。

国外现在都还没有,只有两个大家伙,她要是提前研发出来,外国佬就要受制于华夏!

越想,谢长宁越觉得,这条路可行。

不过——

相比这些机器,谢长宁自己更想研发飞机,比如——

无人机什么的。

想想,谢长宁就放弃计算机研发,开始研发飞机。

以后可以主攻无人机,农用飞机赛道。

这符合她的专业!

谢长宁的想法,王国富不知道,他要知道,怕是要激动地晕过去。

打印机试用成功,大家的精神都很亢奋,干活都有劲,就算不是研发小组的工人,也都热情十足。

他们仿佛看到光明的未来!

谢长宁跟王国富离开第五车间后,来到办公室,对王国富开口:“我们现在要对外招工,凡是中专以上学历,自主学习超过三年的工人,都可以来面试。”

“如果是有技术证的,更要让他来。”

听谢长宁的意思是要亲自面试,王国富皱眉,“真的不用我们两个先筛选一遍,你再复面吗?”

这么多人,她自己,能行吗?

“你们两个跟我一起,走一轮就够,时间不等人。”

见谢长宁坚持,王国富就没有再劝说,而是听谢长宁的话,将招工启示贴到大门口的告示板上。

安农县机械厂扩招,大家都门清。

肯定会招的,那么大个厂子呢。

但是相对来说,招工的门槛也不低,中专生以上,谁都知道这几年不让读书,哪里还有几个中专生?初中生还差不多!

大家只能将目光落在其他的条件上。

安农县的人口很多,会技术的人不多,但报名来的人很多,有些都是来碰运气的。

觉得万一自己被选中了呢?

就导致来报名的人特别多。

谢长宁也不废话,直接就让展示技术,一个展示技术,就劝退不少人。

大家默默从队伍中离开。

一见有不会技术的人离开,大家就也跟风走不少。

剩下的,都是胆子大的。

“我事先说明一下,我这里只招收技工,没有技术的乡亲们配合一下,不要在这里耽误大家的时间和,如果被我发现有谁是没有技术,占用我们的时间的!”

“所有亲眷,我都不录用!”

谢长宁的话,让大家窃窃私语起来。

大家有些不满,觉得谢长宁搞霸权主义。

“是你们占用我们面试时间在先,现在跟我讲霸权?我跟你们说明白了,你们继续排!”谢长宁的态度很强硬。

别看她年轻,就以为她好欺负!

那不可能!

人就是这样,欺软怕硬,能在谢长宁说要看技术的情况下,还能留在这里排队的人,脸皮自然比想象中的厚。

脸皮厚的人就开始道德绑架。

“王大力!”谢长宁在他们吵闹的时候,叫宣传组的摄影师名字。

“有!”

“将闹事的人的脸都给我拍下来,面试结束我要去报警!查户籍,我也要看看,谁敢这么嚣张!”

谢长宁实际上,也多是在吓唬他们。

老百姓不知道法,但是他们怕警察。

一听谢长宁要报警,一个两个都彻底老实下来,生怕被拍照的人,急忙跑出排队的队伍。

这一下,就排出去几百人。

王国富目瞪口呆。

他都没想到,谢长宁用这样的方式,吓退这么多人,一下省去很多功夫。

谢长宁坐回椅子上,对着面前的人温声开口:“不用紧张,按照你平时的方式来。”

每个技工都有自己的方式,谢长宁不会干预。

她只看成果。

在场的技工技术都还行,大多数都被录用了。

有一些只会基础的,被谢长宁拒绝了,“分厂建好,直接就要上流水线,强度很高,没有时间给诸位学习。”

三天的面试下来,留下了三百多人。

不够,谢长宁就又跟赵局说明,让赵局帮他想想办法,看能不能从其他技术学校的毕业生里招一些人过来。

有技术学校的厂,都是大厂子。

让人家的毕业生出来,几乎不可能。

可谢长宁还是想要试一试,赵局也没拒绝她,就让她等等。

谢长宁也只招收这一年的,明年开始,她自己也有技术毕业生班子,不需要再去外面招收。

挂断电话,王国富才跟谢长宁开口:”厂长,我们能招来吗?“

? ?求月票,推荐票,收藏,五星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