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下个月的目标(2/1)

有谢长宁的帮助,王国富等人是有自信心的,他们觉得他们厂子可以有15个孩子在排行榜上。

结果,录取的排名中,30个孩子都在里面。

成绩还都是在中上游!

中上游!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他们厂长这一个月的突击培训,让他们的基础和技术都突飞猛进!甚至,干掉了大厂中,可以获得更多资源的孩子们!

“我儿子!我儿子在上面!”

“起开,你挡着我看我女儿的名字了!”

“我闺女!看看,我闺女可是焊接专业第一名!第一!”

“以后谁再说女孩子干不了敲断钢筋的技术活,我就让我闺女拿锉刀把他的嘴给挫平!哼!”

工人们喜气洋洋的。

大家有共同荣誉感,厂子里的孩子们有出息,大家都跟着有面子。

尤其是那些孩子们的家长,上工的时候更是咧嘴,开口就是:“你怎么知道我闺女入学考试专业第一?”“你怎么知道我儿子入学考试在排行榜上?”

大家高兴,谢长宁也跟着高兴。

跟在谢长宁身边能学到的东西特别多,孩子们也有光明的前途,他们对谢长宁更是敬重。

谢长宁进入研发小组的时候,小组的组员们都整齐的排成一列,在她进门后,齐刷刷地鼓掌。

“欢迎厂长回来!”

“你们是欢迎我回来,还是欢迎我带孩子们的成绩单回来啊?”

这段时间,谢长宁已经跟厂子内的人都混熟了,所以,她开口的时候就跟大家开玩笑。

大家被谢长宁说的摸着后脑勺嘿嘿一笑。

“哎呀,被厂长发现了!”

“您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对孩子们的成绩特别的关注。”

大家说过闲话,就开始看打印机的进展。

跟谢长宁预料的差不多,最开始的电子元件是不能用的,但是——

“步骤都是对的,就是手还不稳,慢慢来,要是你们的进步迅速,下个月就可以试用打印机能否独立打印了!”

打印机的专利在外国佬手上。

谢长宁想要突破重围,就要以他们没有掌握的技术上,突破重围。

就是,脚盆鸡的技术被她抢先了!哈哈!

想想,脚盆鸡抢她们华夏那么多的中医药方,还有中药材,她抢脚盆鸡的专利……不对,这是她们组员研发出来的,怎么能叫抢呢~

谢长宁的心情愉悦几分。

研发是烧钱的,哪怕大家都在努力控制成本,一个月的损耗也有好几万。

本来,研发组的组员们知道损耗这么多的时候,都非常的心疼,但是——

“研发是要有付出的,别想着损耗多少钱,我们要想着成功会创汇多少钱!打印机一旦研发成功,那也是要几千到上万美元不等的!”

谢长宁打消大家的焦虑感。

“打印机,就算是在国外,年产量也才五十万台。我们的打印机是独立打印的,市场空白,大有可为,需求量不会低。“

“消耗是暂时的,不用怕。”

谢长宁的鼓励,让他们刚刚浮躁的内心,平静下来。

他们的思绪都沉浸在谢长宁的画大饼之中。

真好啊!

一想到打印机的空白,还是独立打印式,没有同款!

“不仅如此,我还会注册专利,让国家为我们背书,以后国外想要用我们的东西,都要给我们钱!”

“哇!”工人们不知道什么叫专利,但是!光听着就很爽啊!

国外垄断,不给华夏输送新机器,现在!

他们也有能力跟他们浅浅的掰一下手腕了!

一时间,工人们干劲十足,不等谢长宁发话,自发的动起来,士气高昂,半点不见刚才萎靡的样子。

谢长宁沉默,眉宇间闪过笑意。

果然,是华夏人就逃不了“战斗”的诱惑。

许是谢长宁给的饼太大了,研发小组一改之前的自卑心理,士气高涨,反而出出错率变低很多。

消耗减少了……

谢长宁点头,挺好,良性循环。

研发小组动起来,其他车间的工人们也开始动起来。

自从跟飞鸽自行车厂合作之后,安农县机械厂的合作就多了起来,当时不肯伸出援手的厂子,也开始试探着寻找安农县机械厂合作。

王国富:来自高碳钢的诱惑……

对此,谢长宁没有表示不合作,大家都是国营厂子,背后靠的都是国家。

谢长宁不会在这方面跟他们计较。

但是,后面要是遇到事情,谢长宁却是会酌情选择怎么出手。

当然,这都是后话。

现在的情况就是,现在安农县机械厂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了!

“厂长,我们不能再接订单了,不然拖得太久了。”王国富谏言。

他觉得,等秋交会结束,他们的厂子可以自己批量生产打印机,这些代加工的东西,完全不用继续做了。

“王叔,我们暂时需要他们的钱,不然,我们下个月没有办法买新的机器。”

哪怕是二手的,现在的机器也很贵。

有机器能够生产的零件,谢长宁更倾向省人力,增加产量。

王国富的嘴巴张成o字。

“我们未来做的机器很昂贵,一台的售价就是整个厂子一两个月的开销,手搓多慢啊?”谢长宁笑着说。

王国富愣愣的看着谢长宁,而后回过神来。

他们厂长的意思是!

现在接单是在为新机器做准备,好对打印机投入生产!?

闻言,王国富就没有再说什么,全权听谢长宁的。

新脑子就是好使!

将厂子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谢长宁就开始想目前国内能够出手的二手机器。

不怕旧,她可以改。

只要能够有渠道——

想想,谢长宁觉得,她还是要跟赵局联系。

在去一汽的前一天,谢长宁联系了赵局,让赵局帮她寻找几款机器。

“小谢啊,你是个好同志!不错,不错!”

谢长宁要引进其他机器,赵局立刻去办。

她要的机器不够新,甚至是十年前的老款,就算国外不给他们引进的机会,赵局也有他的渠道可以分批进零件回来,给谢长宁送去组装。

“都是局长领导的好!没有您,哪有我今日啊?”谢长宁说真心话。

这么给力的领导,她可不是得说真心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