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双喜临门!(2/1)
谢长宁没有让他们做打印机里面的部件,而是给他们别的命题,让他们去做。
但,她的命题刚出去就被驳回。
“我们要做打印机里面的部件!”
“对!”
“这样才能显示我们的学习有多认真,才能看出来天赋的参差!”
谢长宁:“……”因为投票的人过半数,于是,命题修改成打印机里面的部件。
不得不说,他们的工作热情是真的高,在钢铁厂那边没有消息的时候,谢长宁的研究小组已经决出胜负。
车工,铣工,刨工,磨工,钳工等等多个岗位,每个岗位三人。
其中,工艺员跟技术员比较重要,被谢长宁内定了几位车间主任。
比赛结束,大家的工作热情依旧高涨,他们的比赛结束,他们就要看孩子们的比赛。
相比工人们的考核,孩子们的考核就是简单的基础。
先是钳工,焊工的。
不得不说,就算是小厂子里面的孩子,也有不少天赋不错的,谢长宁将基础比较好的孩子们都留下,让他们将自己家长都叫来。
“我打算送他们出去读书,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本来,家长们是没什么意见的。
有意见的是几个女孩子的家里人,他们都皱眉,觉得做力气的有些辛苦,不想让女儿去做这么辛苦的工作。
只想让她们进百货大楼,医院这样的地方。
再不然,学个轻巧一点的工种也行,唯独不想让她们走钳工跟焊工的路。
“厂长,我闺女我舍不得让她做焊工,焊工太辛苦了……”女孩有个焊工的父亲,他明白焊工的辛苦,他说的时候眼中都是对女儿的心疼。
听到自己父亲不同意自己做焊工,女孩瞬间扬起自己的头颅。
“爸!我热爱焊接,你应该支持我!”她的话说得响亮,让让周围几个女孩都跟着点头附和。
“对!”
她们来到这里,不是因为家庭情况,而是源于热爱!
“我们要做跟厂长一样厉害的人!我们都知道,高工有机会往上走的!我们要去做六级工,八级工,各个项目的总工!”
厂里的孩子们都有着远大的志向。
尤其,从前只是跟在父母跟前小打小闹的孩子们,都因为谢长宁的出现,她们才寻找到未来的目标!
大家的脸上,都是对谢长宁的崇拜。
他们都听说了,他们厂长特别厉害,拿到高碳钢的配额不说,还提高了钢厂的产量!
越想,孩子越崇拜谢长宁。
“就像你们父母说得,做技工很苦,一旦做了,就要坚持下来。”谢长宁将丑话都说到前头,“我托举你们进去,你们就要好好学,半路退学我是要跟你们父母收取学费的。”
“当然,如果顺利毕业,你们得来我的厂子工作,学费不会收取,算是培养厂技工的福利。”
从技校出来,最少就是二级技工。
起步就跟父母一样了。
孩子们的父母能不希望他们去吗?
“你们能坚持吗?”
谢长宁的声音扬起,带着鼓舞人心的魔力,孩子们被她说的士气高扬,“能!”
他们一定要做高工!
孩子们的比赛落幕,谢长宁选拔出最好的一批,等待赵局那边的通知。
在选拔比赛的第八天,门口传来动静。
“厂长!有人来卸货!”
刚刚上班就被通知要下来的谢长宁,急急忙忙从楼上走下,一出门就看到几辆卡车站在门口。
“快让他们进来,将库房清理一下,准备卸货!”
不用猜,谢长宁就知道,这里面是高碳钢!
谢长宁瞬间觉得头不晕,眼不花,马上就想让工人们回到生产线了!
高碳钢进厂,工人们集体出动,将高碳钢送进库房,谢长宁送走卡车之后,就去跟钢铁厂联系,感谢他们的帮助。
“这些也就是我们三天的工作量!谢同志,我们要谢谢你!”
现在,三天就可以生产从前十天的产量,产能大大提高,帮助一下对方也没什么不好。
更何况,对方有这么厉害的厂长,还愁厂子发展吗?
跟钢铁厂厂长寒暄后,谢长宁又收到了赵局的喜报电话,“恭喜你,你的愿望达成了,春城第一汽车制造厂同意扩招一批借读生,我帮你争取到三十个名额。”
双喜临门!
根据谢长宁的考核,她只选拔出21名基础比较好的厂职工子弟。
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等工人们都将高碳钢安置好,谢长宁就将借读生的事情说给大家听,“顺延九个名额,你们没有意见吧?”
“没有!”
他们哪里敢有意见?
那可是一汽啊!去一汽读书,以后说出去都有面子的!
分享完好消息,谢长宁就去车间,跟大家说明刹车线钢丝的制作方法,以及需要用到的机器。
东西都准备好,大家都学习的很不错,能够独立制作刹车线钢丝,谢长宁就将样品送到了飞鸽自行车厂,给他们的厂长看。
“签!”
谢长宁能用200人规模的小场拿到高碳钢的配合,厉害程度不言而喻!
于是,谢长宁成功拿到第一批订单。
回到厂子后,王国富就迫不及待将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大家,“同志们,厂子停产的一个月后,我们重新拿到飞鸽自行车厂的代加工啦!”
“一万条自行车刹车线钢丝!整整一万条!”
听起来是不多,但是!他们机械厂不是专业做这个的,不少环节需要手搓,又不太熟悉这项生产线,上午还要上课,就会浪费许多时间,一百多名工人手搓大概要5-7天左右。
一根钢丝的出厂价格是三毛五,一万条就是3500!
首批钢丝符合标准,后续自行车厂会增加代加工产量!
到时候,就算是7天出一万条,一个月也能收入一万左右!工人们的工资,再也不用担心发不出来了!
工人们也是这个想法。
大家就开始投入新的生产订单中,目的就是将这批钢丝做得又好又快,让自行车厂后续还找他们代加工!
工人们努力,谢长宁也高兴。
在生产线稳定的第三天下午,她带着三十名厂职工子弟踏出安农县,进入春城第一汽车制造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