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他一个和尚,怎么这么茶啊!(1/1)
梁昭感觉,肯定没什么好事。
跟唐文俊和杜流云道了别,梁昭就匆匆离开了唐宅。
不多时,梁昭来到了宫里。
皇帝坐在龙椅上,一名宫女正在给他揉脑袋。
“近日,朕总觉得有些头疼,爱卿,你到近前来,给朕瞧瞧。”
“微臣,不会治病,陛下何不请太医们前来为您分忧?”
“别提那些无能之辈!”皇帝突然发起了火,“朕至今还留着他们一条性命,是朕仁慈!”
“你,即便不会看病,那你就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后面几个字,皇帝说得极慢,像是在额外强调。
灵丹妙药啊,她倒确实有一些:
令人疾病全消的疗伤丹,令人神清气爽的恢复丹,令人有孕的生育丹。
这些,只有生育丹她可以拿得出来,给除她以外的人使用。
但现在这情况,皇帝需要的,明显不是生育丹。
“微臣没有,”梁昭道。
“哼!”皇帝气得拍了下桌子。
梁昭低着头,努力赔着小心。
心道:
近臣难当啊!
皇帝让她一个武将给他治病?
她是武将啊武将!
她不会,他就撂脸子!
不过,还好皇帝没有丧心病狂到要砍她的脑袋。
这时,从大殿外走来一个高个子的光头和尚。
这人手上拿着一串佛珠,穿着一身棕黄色的僧服,宽松的僧服让他显得更加壮实。
见这和尚进来,皇帝当即道:“泓一法师,你来得正好!”
“你快过来给朕瞧瞧吧。哎呦喂,我这太阳穴啊,一抽一抽地疼。还有点,喘不上气。”
“是!”
泓一上前递给皇帝一个香包。
皇帝立刻将香包凑到鼻子前,拼命嗅闻,闻了几下后,脸上露出享受又满足的表情。
皇帝赞道:“你这个香包,真是妙啊!闻着,让人感觉轻飘飘的,如临仙境!大概那就是做神仙的感觉!”
泓一道:“陛下喜欢就好。”
梁昭听着,心里忍不住犯嘀咕:
皇帝形容的,怎么有点像她那个世界的禁品?
皇帝又问泓一:“你这香包,是如何做的?对朕的病有奇效!”
泓一道:“都是山上采摘的药材。适才就是贫僧上山采药,才来迟了。”
“你有心了。”皇帝转头喊太监:“小田子,赏!”
皇帝这时才想起木头桩子一样杵在那里的梁昭。
现在有泓一作对比,皇帝更觉比起梁昭,泓一才更像是个仙人。
毕竟,泓一可是治好了他的病,还让他感受到了成仙者的那种感受。
所以皇帝对梁昭开口时,就有些不耐烦:
“你还待在那里做什么?走吧走吧。”
梁昭被赶苍蝇一样赶了出来。
快走到宫门口的时候,泓一坐在一顶轿子上,从后追了上来。
轿子追上梁昭后,就降了速,慢悠悠和梁昭保持着差不多的速度。
泓一掀着帘子对梁昭道:
“梁将军,陛下今日对你的态度有些冷淡,皆是因为身体不适所致,梁将军可不要对此事太过介怀。”
她还巴不得皇帝冷落他呢!
泓一说这些,是在安慰她?
“你真是个好人!”梁昭道。
泓一头脑风暴起来。梁昭这是在故意装听不懂他的嘲讽和奚落?
既然如此,那么他再加强些力度!
“陛下让我暂住宫中。”泓一炫耀似的抬了抬下巴,微停顿了下,这才继续道:
“只是我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的服侍陛下?梁将军有过住在宫里的经验吗?”
“没有。”
“别难过,这种机会,梁将军日后,也会有的。”说完,泓一就傲娇地放下了帘子,让轿夫加快了速度。
梁昭站在原地,看着轿子越走越远,这才后知后觉意识到:
泓一才不是安慰她的好心人!
他一个和尚,怎么这么茶啊!
……
太子府。
泓一向太子汇报进度。“用不了一个月,他的身子就会垮得差不多了。”
太子点点头,满意道:“做得不错。”
“到时,就是陛下您,大展拳脚的时候了。”
“你叫我什么?”
“陛下。”
“现在还不是。”
“马上就是了。”
太子的嘴角几乎咧到耳朵根,他用手指点了点泓一。
两人对视着笑了起来。
……
唐文俊和杜流云这边。
杜流云怕事有变故,在去见唐父和唐母的路上,就赶忙把自己不喜鳌哥儿的几个点说了,末了,杜流云还撒娇似的扯了扯唐文俊的袖子:
“我们不要这个养子,好不好啊,相公?”
一声相公,叫得唐文俊想带她立刻回房间。
“好。”
唐文俊找到唐父、唐母,问起了鳌哥儿的事。
唐母见儿子明显是不高兴了,心虚道:
“我跟你爹是想着,日后你们总得要有个依靠,这样,等到哪一天,我们不在了,我们也能放下心。
所以就帮你张罗起了养子的事。
把鳌哥儿接来的当天,我们就打算让你们两个看看孩子,再决定要不要养。
谁知,那天你压根没回家。
一直到今日才回来。”
唐文俊果断地说道:“我们暂时没这个打算,今日就派人将鳌哥儿送回自己家里去吧。”
唐母劝道:“你才只见了鳌哥儿一面,说不定你们相处几日,你就会喜欢上他。”
“不必了,他差点伤了流云,不能再让他继续待下去了。”
“什么?!”唐母和唐父异口同声,又同时看向杜流云。
“我的好儿媳,你没事吧?”唐母拉着杜流云的胳膊,上上下下打量着她,关切地问道。
杜流云:“我没事,娘。”
唐母和唐父也是早对鳌哥儿忍无可忍了。
昨日下午鳌哥儿跟着他们,可没少惹祸。
摔了唐母两个极喜欢的玉镯子,砸破了唐父极宝贝的紫砂壶,放跑了唐父好不容易得来的稀有的鸟——
这鸟,放跑它还不是鳌哥儿的目的,鳌哥儿一开始是打算把这鸟喂给野猫。
得亏这鸟命大,自己飞跑了。
想起这种种,唐父和唐母就来气。
实在是家族里,能够给儿子当养子的适龄孩子,太少。
否则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把这个好闯祸又不敬长辈的鳌哥儿,给弄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