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抢收抢种(1/1)
“我愿意。”顾希昭立即掏出一毛五,给白春霞递过去。
有正大光明吃肉的机会,她当然不会拒绝,这样她还能悄悄的吃空间里的肉。
无论是肉票还是猪肉都是非常难得的东西,大家也都不傻。
白春霞他们想办法换到了肉票,让大家跟着沾光,大家自然不会拒绝,之后大家纷纷回窑洞拿出一毛五交给白春霞。
白春霞将钱统计好,然后将出钱换票买肉的人的钱给还了,跟大家一样一人交一毛五。
由于晚上吃肉,今天上山的知青带回来的那两只兔子就不吃了,而是留着做风干兔。
晚上,大家围坐在饭桌旁,大家的面前都放着一碗肉汤,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看着漂浮在上面的油星子,大家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个年头别说农村人了,就是城里人想喝上这样一碗肉汤,都非常不容易。
林染小心翼翼的端起碗,轻轻吹了吹,随后抿了一口,醇厚鲜美的滋味瞬间在舌尖散开,让人舒服的眯起眼睛,随后赞叹道,“春霞,谢谢你们让大家喝上这么鲜美的肉汤。”
其他人也纷纷端起碗来,一时间,厨房里只听见喝汤的声音,肉汤又鲜又美,每一口都让人陶醉,大家喝的十分满足,就是肉汤太少了,很快就见了底,根本就不过瘾。
吃饱喝足,由于要轮流洗漱,一些人先回窑洞洗漱,剩下的人则坐在厨房里,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着。
慢慢的,厨房里的人越来越少,直到最后一个人都没有。
顾希昭躺在自己刚晒过的被窝里,感觉被子上带着一股阳光的香气,十分的好闻,她用脸颊蹭了蹭被子,便闭上了眼睛。
第二天早上,‘铛铛铛’的钟声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刺耳,知青们一个个在被窝里痛苦地皱着眉头,艰难地睁开眼睛。
才休息了一天,对于这些已经辛苦了半个月的知青们来说,远远不够,要是能多休息几天,让他们能睡个天昏地暗,多好啊!
但是今天还要上工,尽管满心不情愿,大家还是无奈的从炕上爬了起来,起床收拾自己。
出去用冷水洗脸,让自己清醒清醒,随后出发去上工。
一路上,大家都没什么精神,脚步略显拖沓,顾希昭走在队伍中间,看着周围同伴们疲惫的面容,比起上辈的自己,他们真的不知道幸福多少倍。
因为他们除了农活的折磨,再无其他折磨,可她上辈子不一样。
到了晒场,大队长已经在那里等候了,看到知青们来了,他清了清嗓子,扯着洪亮的嗓门说道,“各位知青同志们,你们今天的任务是翻红薯藤,不需要任何农具,直接去干活吧!”
知青们闻言,无奈地对视一眼,随后转身走向那片一望无垠的红薯地。
晨光熹微中,翠绿的红薯叶子随风摇曳,仿佛在向他们招手。
望着那一大片红薯地,知青们满脸生无可恋,这红薯地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毫无遮挡,就算有人想偷偷磨洋工,也能很容易被人发现。
老知青翻过红薯藤,知道怎么翻,而新来的知青还没干过这种活呢,得老知青教他们。
卢柯想去教顾希昭,但见白春霞已经过去了,便只好转身去教陈君安。
白春霞对顾希昭说道,“翻红薯藤其实很简单的,就是把气根从土里提起来,翻一面,把周围的草扯干净,分叉的藤掐掉一部分就好了,这样既能保证光合作用,又不让藤叶消耗过多的养分。”
其实顾希昭会翻红薯藤,但白春霞主动过来教她,她也不能不领情,便一脸受教地听着。
等白春霞说完,顾希昭掏出一双白线手套递过去,“春霞,我正好有多带的手套,先借你用用,用完了你洗洗晒干了还我就行。”
“谢谢,我正好需要这东西,不然一天下来,手肯定会废掉。”白春霞笑着将手套戴上,就去了自己负责的那一片区域。
顾希昭弯下腰,伸手抓住一把红薯藤,用力地将它翻了个面,由于许久没干过了,开始时还有些生疏,后面干了一会儿动作便熟练多了。
开始翻的还算顺利,过了一会儿,一直保持弯腰姿势,导致腰开始酸疼起来了。
顾希昭站起来活动了一下四肢,缓解一下酸疼的感觉,抬头看了一下大家,原来大家的情况都差不多。
毕竟都是肉体凡胎,就算是已经适应了农活,可身体该难受的时候还是一样的难受。
红薯叶子下面的那一段小杆子是可以吃的,可以做酸菜,也可以炒着吃,所以顾希昭在掐藤的同时,也会将上面的几根小杆子撸下来,藏在叶子下面,防止晒蔫,打算带回去加一道菜。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气温也越来越高,炽热的阳光直直地照下来,晒的她后背发烫,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滴在红薯叶上,瞬间就被蒸发殆尽。
顾希昭时不时的就喝一口灵泉水,给自己降温,这样也能舒服不少,至于其他人,她就爱莫能助了。
因为她不能暴露自己的秘密,更不能让自己处于危险当中。
终于,吃早饭的钟声响起,大家赶紧摘掉防晒帽和手套,让自己透气。
顾希昭一边用防晒帽给自己扇风,一边想着,希望公社可以根据她设计的防晒帽设计出更方便更舒适的防晒帽出来。
回到知青点,大家用冷水简单的降温后,便坐下来吃早饭,将咸菜泡在玉米粥里,别有一番滋味。
吃完早饭,大家稍作歇息,便返回红薯地里,继续干活。
顾希昭这边在翻红薯藤,而另一边,在南市下乡当知青的顾爱林同样在田间忙碌,不过她面对的是另一番辛苦景象。
南市这边是种两季水稻的,七八月份正是最热、最忙、最累的干双抢时节,抢收抢种,时间紧迫得如同与死神赛跑。
顾爱林来得可不凑巧,刚到就赶上了这要命的双抢,到了这儿,休息了一天,匆匆置办了些生活用品后,就不得不跟着大家投入到紧张的农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