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量子信标(1/1)

凌疏影眼神专注,瞳孔深处那抹不易察觉的藻绿色光芒稳定流转,她的手指在虚空中快速勾勒、调整参数。

“生物锚定核心参数加载:青灵共生体特征图谱 Alpha-7序列。”她口中低语,一行行复杂的基因编码数据被她从记忆深处精准调取,输入系统。

青灵的数据流同步响应,在她视野里标出几个关键节点的能量阈值。

“量子隧道稳定性参数修正…注入生物谐振频率…坐标锁定偏差率低于 0.0003%……”

她的操作行云流水,虚拟界面上代表稳定性的红色警告区域迅速被柔和的蓝绿色取代。

弦歌站在一旁,屏息凝神。

她看着凌疏影在青灵辅助下展现出的近乎非人的操作精度和速度,看着她将城邦实验室里需要团队协作数周才能完成的复杂模型,在一个个指令下快速构建、调试、优化。

主控台发出的低沉运转声,仿佛成了她指尖跳跃的伴奏。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飞速流逝,实验室恒定的光线让人感觉不到日影西斜,当凌疏影最后一次重重敲下虚拟键盘上的确认键时——

嗡!

主控台核心发出一声更为响亮的嗡鸣,悬浮在操作台上方的渊涡模型骤然稳定下来。

那原本充满不确定性的量子云团,此刻被无数道纤细却坚韧的淡绿色光丝牢牢锚定,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螺旋通道。

通道的尽头,一个坐标点如同星辰般恒定闪耀。

那是澄光岛东岸礁盘的精确经纬度。

“完成了。”凌疏影向后靠在悬浮椅背,长长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肩颈线条终于放松下来。

弦歌看着那稳定无比的螺旋通道模型,眼中爆发出狂喜的光芒:“这……这就是能稳定穿越渊涡的锚点?一个……生物量子信标?”

“是它的核心算法和能量场谐振模型。”凌疏影解释道,指向模型中心一个由无数青绿色数据链交织而成的光团,“真正的信标发生器需要特制的容器和能量源。给我材料和工具,我能在这里把它做出来,体积不会太大。”

“需要什么材料?清单给我!”弦歌立刻追问,语气急切。

凌疏影手指轻点,一份详细的材料清单瞬间投影在弦歌面前:“超导生物陶瓷基板、锆钛酸铅压电晶体阵列、高纯度液态氦冷却剂、还有……”

她的话被弦歌打断:“停,研究站材料库都有,我去申请!就说……就说我的虹彩水母共振实验需要升级关键部件,老莫那边我去搞定!”

弦歌语速飞快,抓起那张虚拟清单的投影,转身就朝材料库方向冲去,脚步在光洁的金属地板上敲击出清脆的回响。

实验室里只剩下凌疏影和那台仍在低鸣的主控台。

她凝视着悬浮在空中的稳定螺旋通道模型,青灵带来的暖意依旧在体内流淌。

澄光岛的画面在脑海中清晰浮现:

金色的沙滩,摇曳的棕榈,简陋棚屋里等待的伙伴,还有那株寄托着所有人希望的、脆弱的绿色幼苗。

她轻轻闭上眼,再睁开时,只剩下一片坚定的清明。

指尖再次触碰操控台,调出材料清单的备份,开始为接下来的实体制作细化步骤。

弦歌的办事效率高得惊人。

不到两小时,她就推着一辆满载银色金属箱的悬浮平台车回到了实验室。箱体上印着珊瑚盟约的徽记和材料编号。

“齐了。”弦歌的声音带着点兴奋的喘息,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老莫嘀咕了半天,不过看在我项目紧急的份上,还是批了。清点一下?”

凌疏影站起身,走到平台车前,青灵的数据流在她视野里快速扫过那些密封箱。

她无需开箱,内在的感知力已经确认了材料的种类、纯度和状态。

“没问题。”她点点头,利落地打开几个关键材料的箱子。

接下来的工作,是精密制造。

凌疏影如同最老练的匠人,在主控台旁的高精度制造工作区操作起来。

激光切割器发出细微的“滋滋”声,在陶瓷基板上蚀刻出复杂到肉眼难以分辨的微米级谐振回路;

分子键合焊枪喷出幽蓝的等离子束,将压电晶体阵列一丝不苟地嵌入预定位置;

神经探针般纤细的导管,将高纯度的液态氦精准注入密封冷却腔。

她的动作稳定、精准、高效。

青灵的数据流在她视野里同步标注着温度、应力、能量场分布,让她能实时修正微小的偏差。

弦歌在一旁打下手,递工具,清理碎屑,看着那个小巧的、形如双层海螺的银白色金属装置在凌疏影手中一点点成型,核心处透出微弱的、脉动般的青绿色光芒。

当最后一根神经接口导线被嵌入,凌疏影用特制的生物密封胶封好外壳接口,将装置轻轻放在测试平台的固定架上。

整个装置只有拳头大小,表面光滑,线条流畅,散发着淡淡的科技感与生命气息交融的微光。

“准备测试。”凌疏影的声音依旧平稳,但弦歌能听出其中一丝紧绷。

测试平台连接着主控台。

凌疏影启动装置。

嗡……一层几乎不可闻的低频振动从装置内部传出。

主控台屏幕上,代表装置运行的绿色指示灯稳定亮起。

旁边,一个独立的量子纠缠态生成器被激活,模拟出一个小型的不稳定量子泡——相当于一个微缩的、无害的渊涡入口。

凌疏影拿起一个封装在透明防护盒里的标准实验小白鼠,它的背上贴着一个微型信号发射器,她打开防护盒,将小白鼠轻轻放入模拟的量子泡入口。

没有惊天动地的景象。

小白鼠的身影在量子泡入口处微微扭曲了一下,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荡起涟漪,下一秒,它已出现在测试平台另一端的接收区防护盒内。

毫发无伤。

主控台发出清脆的提示音:“活体传送完成。量子态重组完整度:100%。生物信息锚定稳定性:S级。时空坐标误差:零。”

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