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周德全的猜测(1/1)

见到有人带头开口,其余食肆的老板立刻七嘴八舌的叫嚷起来。

“就是!卖这么便宜,其他人还怎么做生意?!”

“现在米价和肉价都这么贵!你这不提价就算了,居然还故意降价!”

“卖的这么便宜,也不知道是用的什么肉!”

“你倒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们还要养着老人小孩呢也太不地道了!”

“之前是把爹娘克死,后面又把丈夫给克死,现在都开始祸害邻里街坊了。”

········

听着众人的嘲讽,夏沐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有了上一次被上门规劝的经验,她这一次对盒饭进行定价的时候,就特地考察过周边的行情。

正常一碗带肉的汤面,通常在13到15文之间。

普通食肆里,一个用猪肉和鸡肉做的普通肉菜,价格则是在20到30文左右。

所以,她才给自己的盒饭订出了15文和20文的价格。

这个价格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

原本夏沐还以为,这次餐饮行会的人肯定没理由上门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盒饭才卖没几天,行会的副会长居然又找上门来。

夏沐从来不相信,什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屁话。

忍一时只会越想越气,退一步只会越想越亏。

要是现在她不站出来反击,这些家伙只会继续蹬鼻子上脸。

她冷冷的盯着李老三:

“什么叫祸害街坊邻居?”

“我做什么就祸害街坊邻居了?”

“你一碗肉酱面卖13文,那点肉酱都不够塞牙缝,就不祸害邻居了?”

“我是寡妇,我招惹谁了?”

“官府都已经出了卷宗,说我那倒霉丈夫是醉酒后不小心落水溺亡的,而你却硬是要说是我克死的。”

“怎么?你李老三说话比官府还管用?”

“还是你觉得官老爷的判断,有什么问题?”

李老三只是个卖面的小老板,听到这么大顶帽子扣下来,冷汗顿时就下来了。

“你····你···你可别乱说!”

“我可没有这个意思。”

“我只是····”

见到李老三退让,夏沐却没有丝毫放过他的意思。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做人就要以怨抱怨!

她冷哼一声,凑到了李老三身边,随后用只有两人才能听到的声音警告道:

“李老三,你别给脸不要脸。”

“怎么?觉得我不会做面?”

“要不要我明天就开始卖面?”

听到夏沐的威胁,李老三吓得脸都白了。

现在的生意虽然不好,但总有一些老顾客撑着,勉强还能混口饭吃。

但要是夏沐真的开始卖面,那他剩下的这三瓜两枣肯定也会被分走。

没有任何犹豫,李老三立刻给自己扇了两个大耳光:

“夏东家,我错了,是我乱说话,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往心里去。”

换其他时候,夏沐肯定不能这么轻易放过。

不过,眼下李老三并不是主要问题,于是她冷哼一声,还是决定暂时放过这家伙。

夏沐转身回到周德全身前,再次说出了刚才的问题:

“周会长,不知道你这次来所为何事?”

她的语气没有了以往的温和,上一次退让是因为她确实坏了规矩。

是她的问题,她肯定愿意改。

但这一次,她可是做了充分的调查才定的价格。

此刻,夏沐已经做了要是周德全要以势压人,她也不介意动用一下自己攒下的人脉关系的想法。

别说是朱标这个实权太子和沐英这位从二品的将军,恐怕沐英府里的那位秦管家都能轻易帮他把事情解决。

听到夏沐有些冰冷的语气,周德全苦笑着摇了摇头:

“夏东家误会了,我只是过来看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那么多食肆的东家向我这个副会长反馈问题,我总不能置之不理。”

“我刚才看了盒饭的分量以及价格,都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夏东家不用担心,敞开卖就行。”

“所有的合法食肆,都会受到我们行会的保护。”

听到周德全的回答,夏沐心中有些意外。

她都已经准备好了迎接狂风骤雨,甚至已经考虑好动用核武器,结果就这?

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脸上带上笑容,语气也重新恢复了温和:

“感谢周会长明察秋毫,简直就是在世包拯。”

听到夏沐的恭维,周德全笑着摆摆手:

“夏东家太抬举在下了,这都是在下该做的。”

说完,他转头看向身后的食肆老板,脸上的笑意顷刻收敛:

“情况我已经调查清楚了,夏家食肆的盒饭没有问题。”

“时间也不早了,都赶紧散了!”

说完,他再次朝着夏沐点了点头,便带着随从向来路走去。

等两人离开了人群,随从有些疑惑的开口。

“老爷,那夏家食肆的盒饭,虽说价钱上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分量也有些太多了吧?”

“这么多食肆投诉,怎么老爷不趁机敲打敲打?”

听到自家随从的询问,周德全没好气的翻了个白眼。

他左右看了一眼,见到周围没人才压低声音:

“你刚刚有没有注意到,那盒饭里面用的是什么米?”

随从低声回应:

“米色暗黄发灰,应该是储存多年的陈年精米。”

周德全捋了捋须:

“还算是有点眼力。”

“那你可知道这精米,和陈年的精米,价格差距几何?”

随从立刻答道:

“如果是正常年景,一石的普通精米大概是9钱银子。”

“而一石陈年的精米,根据品相大概在6到8钱银子。”

周德全点点头:

“没错,同样是一石精米,两者之间最多可以差距三钱银子,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那些爱财如命的粮商,可不会做这样的傻事。”

“只有那些真正的高门大户,为了以防天灾战乱,才会买大量的精米屯在府上。”

“年复一年的购买,肯定就会出现数量不少的陈米。”

“然而,即便是这种存放了好些年的陈年精米,也是要比普通的糙米更好的。”

“这个夏沐,能一下子拿出那么多陈年的精米,要说她背后没有人我是不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