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红尘劫难(1/1)

祝悔情见此情景,眼圈也有些泛红,对二人拱手道:“二位师妹保重!告辞了!”说罢,向后退开一步,脚下轻点,身形飘然落于悬空铁索之上。她回首,再次深深望了迎风台上的二人一眼,旋即也消失在翻涌的云雾里。

冬雪与若月含泪伫立,目光穿透云雾,痴痴凝望着那空荡荡的悬空索。清冷的山风拂过,吹动二人衣袂飘飘,冬雪终于忍不住小声抽泣起来。

若月上前,将她轻轻揽入怀中:“世间万事,皆有定数。自春香踏出天极宫那一刻起,她便已注定深陷红尘劫中。如今她执意迷途不返,纵然搭上你我二人,也未必能渡她上岸……由她去吧。”说着,抬手温柔地为冬雪拭去脸上的泪痕。

冬雪泪眼抬眸含情凝望,若月眼中亦是似水流情。二人相拥对视,情难自禁,双唇不由自主地缓缓靠近。冬雪双眸微阖,若月的红唇近在咫尺,气息可闻。“呼”一声轻响,玉玲珑的身影毫无征兆、凭空出现在二人身前。

若月一惊,慌忙放开怀中的冬雪,“宫……宫主!”急忙躬身行礼。冬雪蓦然睁眼,只见那一袭胜雪白衣的玉玲珑已立于身前,顿时紧张得手足无措,右手下意识地揪住左袖,用细若蚊呐的声音唤道:“宫主!”顷刻间,双颊染霞,红若红蜜蜡。

玉玲珑抬眼淡淡扫过她一目,转过身去,目光投向那云雾缭绕的悬空索,声音清冷平淡:“怎么?你何时见掌门都不用见礼了?”这平平淡淡的话语,却如同千斤巨石,重重砸在冬雪心坎上。

冬雪这才惊觉自己失了礼数,慌忙单膝跪地,行了个大礼:“冬雪给宫主请安!”声音竭力保持清脆,脸上的红晕亦已褪去大半。

玉玲珑闻言,左手随意负于身后,右手优雅地旋转两下,将宽大的袖衫绾过两圈,这才悠然转身,伸手托起冬雪的双臂,温声道:“起来吧。方才我真怕你二人一时热血上头,跟着就下了这天极峰。若真如此,我都不知该如何向师父交代了。”说着,目光悠悠然扫过天极峰下那浩瀚无边的万山云海。

冬雪起身,默然不语。若月上前一步,带着几分不解问道:“宫主,以你如今的修为,诛杀那凌雪妍犹如探囊取物!你为何……为何不愿出手相助春香姐?”眼中满是困惑。

玉玲珑缓缓转过身,向着若月走近一步,抬手向她脸颊抚去。若月心头一紧,这是宫主第一次对她做出如此亲昵的动作,虽感意外,却丝毫不敢避让。

一旁的冬雪,小眼神水灵灵的瞧着,只见玉玲珑纤纤玉指轻轻撩开若月额前的一缕碎发,声音依旧温和,面色平静无波:“亏你在我身边侍奉日久,对尘世之事的领悟却未见多少长进。与秋霞相比,你之悟道之心,都用到何处去了?”

若月听得垂下头,抬眼飞快地扫过玉玲珑平静的面容,幽幽道:“在宫主心中,我自是永远不及秋霞,何必拿我与她相比!!”

玉玲珑唇角泛起一丝极淡的笑意:“论年纪,你可比我还长了一岁。说出这般话来,不觉得羞愧么?”

“我……”若月眉锋一抬,欲要反驳,却发觉无言以对。“噗…”一旁的冬雪见状,忍不住捂嘴轻笑。

玉玲珑双手拢入袖中,转身再次面向那浩渺的万里山云,声音悠远空灵:“我如今修为虽已超凡入圣,然我尘劫未消,逍遥浪……”提及这个名字,她话语微顿,眸中掠过一丝黯然,随即深吸一口气续道:“我若亲自出手除去凌雪妍,世间大势必将因我入世而偏离轨迹,龙阳城恐再生动荡,祸乱四起。”

闻听此言,冬雪与若月目光炯炯,凝神细听宫主教诲。那清越温润的声音继续流淌:“每个人的尘劫,皆是因果注定。若自身不能领悟避劫渡厄之道,劫难终将临头。春香她已是尘劫缠身,若她自身不能悟道,即便没有凌雪妍,也终会有其他劫难找上她。”

冬雪听得若有所思,若月亦是陷入沉思。冬雪豁然抬起眼眸,忧心忡忡地问:“宫主,秋霞师姐已许久没有音讯传回,不知她……是否平安?”

若月上前,轻抚冬雪的手背宽慰道:“秋霞向来机敏过人,遇事知进退,武学修为亦是不俗,你大可安心。”语气带着安抚。

玉玲珑的目光依旧投向那翻腾不息的云海:“踏出天极宫的那一刻起,她们的安危便自有天数定夺,你等无需过分忧心。还是勤加修炼自身,提升修为脱出这凡俗尘世吧。”

“是。”二人齐齐躬身应道。

南洋神洲,白云城祝家庄境地。为寻春香下落,谢云风回到二人失散之处,日夜停蹄的向四方打探,却始终杳无音讯。

盘缠早已耗尽,腹中饥鸣如鼓,胯下坐骑又不舍变卖,纵是英雄也难免为五斗米折腰。眼见前方祝家粥棚仍在施粥,他望着那木勺倒下稀薄的黄汤,目光灼灼,内心挣扎良久,终是目光一沉,低叹一声,默然排在了队尾。

自祝子尤犯错后,施粥之事便由祝子寿接手。他正亲力亲为,为流民盛粥。“端稳了,当心烫手!”眼看就要轮到谢云风,他怔在当场,手中连只碗也没有。

祝子寿抬眼打量,目光扫过谢云风那一身风尘仆仆却仍难掩江湖气的装束,微露讶色。他默然取来一只陶碗,盛得满满当当递过,温言道:“壮士这一身,不像落难之人,可是遇着了什么难处?”

谢云风啜饮一口热粥,苦涩道:“实不相瞒,多日前与爱侣在此地失散,苦寻数日踪迹全无,身上银钱早已用尽,已是两日粒米未进。多谢公子此粥,解我燃眉之急。”

祝子寿温和笑道:“壮士不必客气。我祝家设棚施粥,本就是为济困扶危。误打误撞能帮到壮士,亦是缘分,更是幸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