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暗箱操作?(1/1)
“下面有请74号参赛选手。”
“这位美女的参赛作品是一件千手观音,由一整块和田玉籽料雕刻而成。”
“第75号参赛选手的作品,居然是一条翡翠金鱼,寓意年年有余。”
到了下午,比赛节奏明显加快,大部分材质和雕工不怎么好的作品,都被主持人几句话带过,评委打分更是十分敷衍。
赵辰知道他们或许有些疲惫了,这时候上台展示作品,除非能让人眼前一亮,否则评委们必然是兴致阑珊,提不起兴趣。
唐妍迈步走下台,不满地说道:“那些评委真不给面子,居然给我打五分,连及格线都不到,就算我这座百鸟朝凤没那么惊艳,也不至于这么低啊!”
“这还不明白?他们已经看了七十多件作品,审美疲劳了,你的作品风格偏老,不符合一些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打分低也很正常。”
赵辰拍拍她的肩膀,正要安慰几句,旋即便听见主持人喊到自己的参赛号码。
“下面有请第85号参赛选手,这位选手的参赛作品叫《春天的纳木错湖》,不得不说,这位选手真的很会起名字,听起来很有诗意。”
当主持人看到赵辰手中的作品时,瞬间瞪大眼睛发出一声惊呼。
“嚯!竟然采用了微雕技术,在西瓜大的一块石头上,雕刻出群山、湖景和湖边森林,甚至还有一座小木屋?”
那座小木屋是赵辰让加上去的,正好绿色的部分有一块突出的杂质,便让黄师傅将其改成小木屋的形状,再借用偏白色的皮壳内层雕出像积雪一样的屋顶。
后面的大屏幕上,也同时出现这件作品的放大图片,那些评委看到如此富有美感和层次的作品,全都惊叹地望向大屏幕。
“我当了四届评委,这件作品我认为是最好的一件,没有之一。”
“皮壳的利用率很高,放大后能看到苍劲雄浑的群山,皑皑白雪,还有林中的小木屋,给人一种静谧安详的意境,非常不错!”
“这位选手,你这件作品卖不卖,我想买下来当我们公司的镇店之宝。”
还没等评委给出评分,就已经有人开始询价。
原本这块料子就是高冰种,再加上大师级的雕工,以及美轮美奂的设计,把这样一件艺术品摆在家里,也能提升房屋主人的审美档次。
赵辰面带微笑道:“不好意思,我暂时没有出售的打算。”
这件作品只要能拿到大奖,当然要放在自己店里当镇店之宝,怎么可能轻易卖给别人。
“9.8分!”
“我给10分!”
“我也是10分!”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各位评委纷纷给出高分,台下的观众瞬间一片哗然。
“看来今天的大奖要出现了。”
“这件作品无论意境还是材质都算得上一流,拿大奖也不意外。”
“老公,人家想要,你能不能买下来送给我?”
过了一会儿,主持人盯着最终成绩,震惊道:“85号参赛作品的最终分数是9.7分,如果后面的参赛作品无法超过这个分数的话,今天的第一名想必就是这件《春天的纳木错湖》了。”
其实都不用等到作品结束,就已经有很多人跑来找赵辰询价,也有递上名片攀交情的。
如此高的分数,已经超过前面最高的8.9分很多。
不出意外,赵辰八成就是本届珠宝设计大赛的冠军。
赵辰也早就印好名片,但发出去的却不多。
对于一些普通游客和业内人员,他只是寒暄几句,只有碰到知名的大师级玉雕师,还有翡翠圈里的大公司老板,才会主动给出名片。
若是见人就递名片,反而会显得自己身份地位不入流。
唐妍羡慕地哼哼道:“哎呀赵哥,你这次可是出了大风头,今晚要请客哦。”
其实她比赵辰都高兴,能在这么大的参赛舞台斩获冠军,赵氏珠宝的名头很快就会在翡翠圈子里打响,将来的成就未必不能超过唐记。
赵辰笑呵呵道:“侥幸而已,碰巧这块料子给了我灵感,下次你也能拿冠军。”
“算了吧,我外公的思路跟不上时代了,他那些作品普遍偏向于传统风格,卖给那些有钱的中老年人还算吃香,参加这种规格的比赛就有点落伍了。”唐妍无奈叹气道。
赵辰开口安慰道:“咱们做翡翠生意的,只希望能快速变现,相比起那些兜里比脸还干净的年轻人,中老年人才是我们的目标客户,再说你们唐记都做得那么大了,也不差这一场比赛的名气。”
“说得也对,等比赛结束,咱们就去吃饭吧,我肚子都快饿扁了。”
唐妍兴趣阑珊地嘟起嘴吧,满脑子都是各种美食。
举办方提供的午餐味道一般,甚至可以说相当敷衍,居然只提供了一些盒饭。
虽然有菜有肉,但对唐妍这种千金大小姐来说,还是有些难以下咽。
赵辰倒是没那种顾虑,捧着盒饭吃得干干净净。
就在他以为这次冠军稳了的时候,忽然前方传来一阵骚乱。
转头看向大屏幕,发现上面是一副雕刻在片料上的微缩版清明上河图。
同样是翡翠料子,却只有糯冰级别,甚至还有不少石纹和棉裂,雕工也算不上多精致,没想到评委那边却一致给出十分的高分。
唐妍质疑道:“赵哥,你觉得那玩意儿能打十分吗?我怎么感觉跟小孩涂鸦似的。”
“搞不好有人暗箱操作。”赵辰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
如此拙劣的作品,只是蹭清明上河图的热度罢了,不管雕工还是料子本身,都算不得上乘,怎么可能所有评委全部给打十分?
然而主持人却语气激昂地宣布道:“看来今天的冠军已经出现了,这幅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水平已经达到国际一流,各位评委竟然全部给出十分的高分,想必也是出于对这件作品的喜爱。”
巴拉巴拉说了一大堆,台下早已骂声一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