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不讨厌他(1/1)

赵云山眼含笑意,欣赏之情溢出。

小姑娘聪明啊,没有不懂装懂,也知道有疑问需要解决,不会白白接受别人的好意。

谁知道这好意之中是否存在着什么天坑呢?

“因为于向远的父亲。他的父亲流过血,流过汗,就当是给逝去的英雄一个面子。”

“当然还因为你们之间的这点事情是件小事,不会危害到任何人,没有人会揪着这点小问题不放。”

“放心吧,这属于默许之内的规则。”

珠珠彻底放心了。

赵老爷子没必要骗她。

等两人撩完之后,陈成才跟陈美珍聊得越发开心起来。

若不是有辈分差,两人就差拜把子了。

“成才啊,在家吃饭,一会儿尝尝你婶的手艺。”

陈成才不好意思地笑笑,“哪能让婶您下厨啊,我们尝尝我的手艺才是。一会儿我下厨。”

陈美珍惊异了一瞬,“哟,你个大小伙子,还会下厨做饭呢?”

“当然会啊,在咱们东北那可是妇女能顶半边天,有什么不会下厨的。”

陈美珍拍拍陈成才的肩膀,顺便剜了一眼赵云山。

那意思很明白,看看人家小伙子,再看看你。

赵云山尴尬地笑笑,不敢反驳。

陈成才拿出自己毕生的手艺,做了一桌东北菜,锅包肉,地三鲜,酸菜炖粉条。

一桌人吃得宾主尽欢。

第二天一早就有专人来到珠珠和陈成才所住的宾馆。

是四个强壮威武的男人,身上散发着一股肃杀之气,不像是警察,倒像是战场退下来的军人。

“请进,请进,请坐。”

陈成才边招呼,边殷勤地给四人从暖瓶中倒了杯热水。

四人一进来就让本就狭小的房间更显得狭窄,空气的不流通让珠珠感到闷闷的。

四人公事公办,对这杯热水微微点头致谢,便直接开始了问话,语气严肃,“陈书桑,你跟于槐是什么关系?”

这直来直往听得陈成才眼皮子直跳,这咋没任何缓冲?

珠珠早就被通了气,所以说的话跟于槐说的一模一样。

她丝毫不心虚,“于槐当时在察哈县任职,我当时在县里上学,所以我们认识了,我们是忘年交。”

四人...

再一次听到这种说法,还是觉得离谱。

谁家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是会跟一个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是忘年交?

这不是纯扯蛋?

不过,他们又没办法反驳。

毕竟哪条法律也没有规定,年龄差了十几岁不能成为忘年交。

所以他们继续问道,“那你那张纸是哪里来的?”

“是因为我比较喜欢亮晶晶的首饰,于槐正好跟他大伯分家产分了很多,所以他送了我一条。正好装着那条手链的盒子,里面被带下来了一片烧焦的纸,我年纪小,好奇心又重,看见那张纸上好像隐隐约约写了什么东西,就把它拓印下来了。”

“那你是怎么认为这拓印的纸有问题的?据我们所知,你应该不认识这种文字。”

面对步步紧逼的询问,珠珠对答如流,“因为我们村里牛棚上有个下放的奶奶,她正好认识这种文字,所以我就拿着这种文字找她看了一下。”

“再然后我觉得不对劲,因为我正在读初中,学过历史,我知道这种文字不应该出现在我们那个小县城里,所以我寄了一封信给了赵爷爷的孙子顾渝衡。”

四人心下微微点头,对上了,跟他们调查的一样,即使有些细微出入,也没太大问题。

看着眼前眨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侃侃而谈的小姑娘,四人对视了一眼,齐刷刷的向珠珠敬了一个礼。

“感谢陈书桑同志!”

这可把珠珠吓了一跳。

反应过来的她不自在地抓了一把头发 磕磕绊绊道,“这是我应该做的。”

见到这一幕,四人不复刚刚的严肃,笑意渐渐染上脸庞。

是个好孩子。

“好,那我们就不多打扰两位同志了。”

四人转身欲走之际,珠珠却犹犹豫豫开口叫住了他们。

“四位叔叔等一等,我想问问于槐怎么样了,我能见他一面吗?”

四人诧异极了,于槐现在因为他是大伯于向远的事情,别人都避之不及,眼前的小姑娘竟然还想见他。

这些大人竟然真不如一个小姑娘来的有情有义。

不过,他们职责在身,即使面对这株株祈求的眼神再心软,他们也不敢承诺什么,只能实话实说,“陈书桑小同志,我们也不清楚你到底能不能见到她,我们只能说事情是于向远犯的,于槐作为证人基本上没太大问题。”

“好,多谢。”

珠珠也不多纠缠他,其实就想知道于槐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她之前其实不太喜欢他,因为觉得他这个人心机深沉,心狠手辣,为达利益不择手段。

其实也确实如此。

但他又有底线。

这次又费尽力气把她从事情中摘出来。

所以她现在不讨厌他了,她希望他能有一个好的结果。

珠珠原本觉得是见不到于槐的,陈成才还有工作,他们过几天就准备回家,没想到第二天就来了一个熟人,是问话四人中的一个。

“陈书桑小同志,你可以见于槐了。”

“啊?”珠珠眨眨眼,这啥情况?

还真让她见啊?

她其实就那么一说来着。

“跟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