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受伤严重(1/1)
傻柱要骑自行车去上班?
许大茂还在疑惑自行车从哪里来的,此刻却悠闲地站在一旁,像是在等着看戏。
在这个年代,自行车可是稀罕物件,能骑的人不多,即便后来学骑车也不是容易的事。
尽管不清楚傻柱从哪儿弄来的这辆自行车,但第一天就想骑出去,怕不是要摔个四脚朝天。\"摔不死你!”
许大茂看着何裕柱推车准备出门,小声嘟囔着跟在后面。
与此同时,院子里也聚集了不少人,都在暗中观察。
这是个热闹的好戏,何裕柱走到院子门口,抓住车把,轻松一跨,稳稳坐上车座,踩动踏板,链条声响起,自行车平稳驶出院子。
这一幕让众人不禁瞪大了眼。\"厉害啊,柱子真行。”
“听说骑自行车不容易,他好像昨天才在院子里练了一会儿就学会了?”
“年轻人就是不一样,学得快。”
\"太威风了!爸,妈,咱家也买辆自行车吧?\"
邻居家的孩子看到柱子骑着自行车从院里出来,眼睛都亮了。
人群中,许大茂脸色阴沉。
这傻柱分明是在故意和自己对着干!自己刚刚在院子里有了点话题度,这家伙却特意弄了辆自行车回来,在大伙面前炫耀。
但当看到柱子骑着自行车快出南锣巷的身影时,许大茂眼底闪过一丝羡慕。
这是自行车啊,自己家都没有,这傻柱倒抢先有了,他恨不得把牙咬碎。
另一边,贾家几人也看到了这一幕。
贾张氏看着柱子骑车的样子,想起何大清寄来的十五万生活费,心里就来气。
像柱子这样的人,哪还需要生活费?要不是他们说了,谁会知道有这笔钱?
秦淮茹眼里也满是羡慕。
嫁到贾家后,她的日子还算不错,毕竟到了城里,不用再干体力活挣工分了,虽然吃得不算好,但比起农村确实好了不少。
可柱子家就在旁边,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
今天亲眼见到柱子骑车离开,就像后世开着豪车招摇过市,这让秦淮茹这个小市民心里很不是滋味。\"淮茹,淮茹。\"直到贾东旭拉了拉她,秦淮茹才回过神。\"嗯...东旭,怎么了?\"她柔声问道,看到丈夫便关切地望过去,毕竟贾东旭的身体还在恢复中。\"淮茹,该上班了,我送你吧。\"贾东旭没多想,尽管他也羡慕自行车,但明白自己的生活还得继续。\"东旭,我知道路,你直接跟着大爷去厂里就行。\"秦淮茹心疼丈夫,不愿让他送。
...
何裕柱骑着自行车来到鸿宾楼时,刚过早上八点。
这个时间比他平时用轻功快走还要慢一些,因为他没有刻意加速,只是按正常速度骑行。
店里前厅的伙计们正忙着打扫,看到门外骑车而来的何裕柱时,目光都变得明亮起来。\"这不是何师傅吗?”
“何师傅买了辆自行车。”
“何师傅,您什么时候学会骑车的?”
伙计们见到自行车都很感兴趣,有人还注意到何裕柱的动作十分熟练,忍不住问了起来。
何裕柱一边锁车,一边笑着解释说,他确实买了自行车,至于怎么学会骑的,全靠自学。
一夜之间就掌握了。
听罢,几个伙计流露出羡慕之情,一方面佩服何师傅年纪轻轻就有能力买车,另一方面更是惊叹他的学习能力,无论什么技能,都能快速掌握。
锁好车后,何裕柱穿过前厅,恰好遇到杨国涛。
杨老板听到了伙计们的议论,也注意到了门口的自行车。\"柱子,你买自行车了。”
杨老板对此并无太大惊讶,毕竟何裕柱收入不错,又是李师傅的徒弟,经济上完全可以负担。\"对,杨老板。
我想以后上班更方便些,周末也能带小丫头出去转转。”
何裕柱点头回应。\"这是好事,雨水这个年纪的女孩最喜欢玩了。”
杨老板了解,雨水和柱子关系很好,李师傅一家也很喜欢她,因此特别关心。
趁客人还未上门,杨老板召集所有人,正式宣布任命何裕柱为鸿宾楼的大厨。
伙计们对此并不意外,因为柱子通过了高级厨师考试的消息早已传开。
何裕柱向杨老板表示感谢,大家也都热烈鼓掌。
对于这次任命和晋升,所有人都心服口服。
现在,没人再纠结于柱子的年龄问题,单凭他的厨艺,担任大厨无可挑剔。
傍晚时分,何裕柱整理完厨房工具,装好三份饭盒后便结束了工作。
今天是他担任主厨的第一天,从清晨忙到晚上,几乎没有片刻休息,厨艺迅速提升,身体却毫无疲惫感。
此时,鸿宾楼门外走进一位身穿灰衬衣的年轻男子,神色略显紧张。
看到店员后,他急忙说道:“我要找何裕柱何师兄!麻烦帮我叫他出来,武馆出了紧急情况,馆主要他尽快回去。”
这位年轻人一口气说完,呼吸平稳,显然是基础扎实的习武之人。
提及武馆,店员这才想起何师傅确实会练武,但对此并未太过关注,因为普通百姓对传统武术了解不多,且学习武术成本较高,实用性有限。
店员立刻派人去通知何裕柱。
恰好后厨的他正准备离开,听到消息后立即前往前厅。
见到来者,何裕柱微微一愣,这人身穿便服,应是太元武馆的人,之前见过一面。\"何师兄。”
对方主动打招呼。
作为杨馆长指定的接班人,何裕柱在武馆地位颇高,所有人都尊称他为师兄。\"嗯,武馆怎么了?师父还好吗?”
“是王管教……”
这人附耳对何裕柱说完情况后,他立刻皱眉道:\"走,我们立刻过去!\"
……
东直门太元武馆。
何裕柱跟随那人到达时,平日开放的武馆大门却紧闭着。
看到这一幕,何裕柱加快脚步来到门前,敲了敲门,很快有人开门。
当对方看到何裕柱时,眼睛一亮。\"何师兄。\"
\"嗯,我先进去看看。\"
何裕柱点头,没多寒暄。
此时他满心都想着刚才那人提到的情况。
之前清剿城内势力后,太元武馆恢复了正常运营。
尽管此前在三位亲传弟子掌控下名声有所下滑,但在杨佩元重归国术宗师地位后,这些问题已不再重要。
武馆招生人数明显增长,照此势头发展,不用太久,太元武馆就能恢复鼎盛时期。
然而几天前,武馆招生时遇到了一群来历不明的武者。
他们并未解释缘由,直接破坏招生工作,显然是来捣乱的。
负责招生的一名刚入暗劲的弟子吃了大亏,因为其中有一名暗劲巅峰的武者。
为了处理此事,王行亲自出面调查。
虽然他也达到暗劲巅峰,但因长期跟随杨佩元,实战经验极为丰富,一般暗劲巅峰的武者难以对付他。
本以为一切顺利,但当王行找到这些人时,却发现这里有四名暗劲巅峰的武者正等着他。
对于王行想解决问题的态度,他们毫不理会,直接动手。
王行实力强劲,但对方的招数令他困惑。
他对京城武者的风格颇为熟悉,通常能辨识出各派路数,然而这四位暗劲高手的风格却完全陌生。
按理说,以他们的实力,不该默默无闻,但王行竟无法认出他们的身份。
最终,寡不敌众,王行中了暗招,落败而归。
更糟的是,对方不仅废了他的双臂,还彻底贬低了他的国术修为。
正当何裕柱思索此事时,他来到武馆后院。\"师父,王叔...\"
何裕柱一眼看见师父杨佩元站在床边,床上躺着受伤的王行,几位长辈正在为他敷药。
何裕柱快步走到王行身旁:\"师父,这是怎么回事?\"
见何裕柱赶来,杨佩元略显欣慰:\"柱子,先看看你王叔的伤势如何。\"
其他事情可以暂且放下,王行双臂已废多时,若不及时治疗,将难以恢复,这对一名武者而言,比死亡更为痛苦。
这几人是太元武馆培养的药师,他们的能力仅限于简单处理伤口,面对这种重伤并无良策。
听杨宗师说完,众人好奇地望向何裕柱。
这是杨宗师的弟子?
看他年纪轻轻,几位药师面露疑色。
即便他的国术天赋出众,但连这些药师都束手无策的伤势,能否靠他治愈?
似察觉药师们的怀疑,杨佩元补充道:\"我的身体能恢复,全靠柱子给我熬制药膳。\"
此言一出,药师们神色大变,对何裕柱的态度也彻底转变。
杨宗师曾因**受伤,又遭敌方派遣的武者干扰,却没料到将他身体恢复至如此境界的天才,正是眼前之人?
何裕柱未多言,仅向师父点头示意,随即专注看向王行。
王叔所受之伤刻不容缓,拖延久了,即便华佗重生亦束手无策。
……
……
此刻,武馆药师皆立于一侧,为何裕柱留出通路,目光齐刷刷聚焦于他。
尽管杨馆主已先行表态,众人仍心存疑虑:这般年轻的小辈,真能救治王教头?
在众人注视下,何裕柱从容走近王行身旁,见其垂落的双臂,眉间微蹙。
对方出手实在毒辣,分明意图废掉王叔。
卧床的王行瞥见柱子,苍白的脸庞勉强露出笑意:“柱子,安心医治,王叔相信你。”
药师们先前议论纷纷,加之王行身为国术高手,对自己伤情心中有数。
双臂若废,即便保命,也将在国术路上再无作为。
然杨老重伤经柱子调理康复,王行心存一线希望。
即便结果不尽如人意,他也绝不会怪罪柱子,此话正源于此。
何裕柱回应王叔后,径直检查伤情。
片刻间,他站起,大致掌握了王叔状况。\"柱子,如何?”
杨佩元亦至身旁,望向王行,眼中满是怜惜。
王行父辈世代在其家效力,他自幼由杨佩元抚养长大,虽未习练太元一脉武功,却被悉心传授国术,视作自家晚辈栽培。
这一情感,从敌特突袭时,他于危急中唯一信赖的唯有王行便可得知。\"师傅,王叔的伤可以治,但所需的一些药材一时难以凑齐,我回头跟药馆那边协调一下就好。”
何裕柱说道,这并非难事。
他刚检查过,王叔双臂的经络并未坏死,只是因劲气受损严重。
在外人看来,这样的伤势基本无望,但以他目前3级药理水平,配合内服药膳调理,应该能恢复。
杨佩元听后松了口气,他对柱子的医术十分信赖。
然而这话传入周围医师及武馆众人耳中,却让他们大为震惊。
大家都清楚王行的伤势有多重,何师兄的说法未免太过大胆。
几位药师同样吃惊,很快反应过来:“柱子,若缺什么药材,可以告诉我们。”
何裕柱点头后,随药师前往仓库查看,虽找到不少药材,但关键的仍有不足。
他打算稍后再去学丰药馆找谢老哥咨询。
在此之前,先配了几副药稳定王叔的伤势。
临走前,杨佩元将他唤至后院。\"师傅,伤王叔的那些人是什么来历?”
只剩下师徒二人时,何裕柱终于问出心中疑问。
杨佩元目光闪烁,轻声道:“是东洋人在本地武馆学艺的弟子,近期不仅我们太元武馆,四九城多家武馆都被他们挑衅,有的甚至全军覆没。”
这些人前来挑战,几乎就是踢馆,但他们年纪轻轻却实力强劲,招式诡异,让不少武馆吃尽苦头。
身为宗师的杨佩元也不便出手,否则正中对方下怀,更会助长对方的嚣张气焰。
王行被废后,武士们的嚣张气焰达到了顶点,国术界青年一代难觅高手。
尽管武者们对此不满,但也只能接受现状。\"师父,他们是什么水平?我去试试吧?”
何裕柱听完师父的话,眼神微凝。
他本无意惹事,但这些人手段太过狠辣。
若非自己精通药理,能调配药膳,王叔那样的伤势将彻底废掉。
此外,这些外来武士的挑衅对武馆声誉影响甚大。
虽他无意久留国术界,但身为太元一脉弟子,能为师父分忧,他愿意尽力。\"你去?”
杨佩元皱眉。
并非不信柱子,而是不愿他卷入纷争。
尽管柱子实力胜过王行,但他半路习武,与从小苦练之人风格不同。
而且,杨佩元视柱子为传人,更不希望他出事,安分练武即可。\"师父,您直说便是,但别忘了我也属太元功一脉。”
见师父犹豫,何裕柱主动请缨。
思索片刻,杨佩元点头:“他们实力不算太强,都是暗劲巅峰,只是招式诡异,正好克制你王叔所学。
加上你王叔疏忽,中了埋伏。”
既然柱子坚持,杨佩元不再劝阻。
习武不仅靠实力,心境同样重要。
若一直护着,未必对柱子有益。
何况上次与王行交手,他对柱子的实力已有把握,即便不敌,有提纵术护身,问题不大。\"三日后,武士设擂,挑战城内武馆青年。”
……
三天过去。
清晨,何裕柱在院子里完成了桩功和太极元功拳的修炼。
【姓名:何裕柱】
【桩功4级:\/】
【太极元功拳3级:1328\/5000】
【十二形桩2级】
【提纵术4级:\/】
他的桩功与提纵术即将突破至五级,而太极元功拳需结合十二形桩才能同步提升。
尽管表面上仅达暗劲巅峰,但其深厚的国术造诣一旦爆发,威力极为惊人。
这就好比两人同为满级,一个全副武装,另一个却仅有基础装备。
即便有些夸张,但这些技艺对普通人而言实属遥不可及。
这得益于杨佩元宗师的深厚底蕴,才能传授如此高深的内容,也解释了为何杨佩元信任何裕柱的能力。
整理好行装后,他便出门前往太元武馆。
……
位于四九城的东直门,何裕柱骑车抵达时,已有几人等候多时。
杨佩元和王叔站在门口,身旁还有两位武馆中的弟子,正是当年何裕柱初来时见过的几位暗劲高手之一。\"柱子,我们出发吧,那些武士已在附近搭好了擂台。”
杨佩元见何裕柱到达,随即启程。
何裕柱点头回应,内心暗想,这些人未免太过狂妄,太元武馆在城中颇有声望,竟敢在外设擂挑衅,分明是冲着城内武馆而来。
不多久,众人来到一处道场,原是旧时富户遗留的宅邸稍作改造,正好容纳一座大型木台。
待何裕柱等人到达,此处已聚集了不少人影。\"马馆主、李馆主……”
杨佩元见到几位熟识的国术宗师,上前寒暄。
这些人皆为城中顶尖高手,年岁较杨佩元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