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被做局了(1/1)
陕城失守的消息传得很快,路修远在山城找不到天影会当即就要去陕城。
许砚宁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陕城失守,你现在去就等于把自己送到应国手上。”
路修远态度异常坚决,“找不到她,不如死了算了。”
许砚宁多看了路修远一眼,心中意外幽情香对路修远的作用这么大。
路修远要走,许砚宁也没拦着。
毕竟她也很想知道路修远与石怀竹打起来谁会是赢家。
到了城门口,路修远看见从陕城逃难的人纷纷涌入山城寻求庇护,一时间愣在了原地。
垂下的眼帘遮住了思绪,最终选择向知府捐钱救人。
许砚宁有些意外,她本以为路修远这种人最是不关心百姓死活的——毕竟他在外界传言中最不堪的时候,杀的都是普通人。
对上许砚宁意外的目光,路修远抿了抿唇,没有多做解释。
擦肩而过时,许砚宁忽然开口:“你是发自内心地想要救人,还是想为自己赎罪?”
路修远停下脚步,侧目看向许砚宁,“跟你有关系吗?”
他们之间本就是利益关系,她给他起死回生之法,他做她的药人,除此之外本就不涉及其他。
许砚宁没再说话,路修远不说,许砚宁便遵从本心。
对于路修远救人的行为,许砚宁更偏向后者,因为路修远本就不把普通人的人命放在眼里。
天生贵胄,最是视人命如草芥。
许砚宁转身往京都走,回去的途中遇到了一身伤的叶渠。
叶渠也看到了许砚宁,眸光一顿,然后看向了许砚宁胯下骑着的那匹白马,心中讶然,却没有说,只是问道:
“朝光大人,是朝廷派兵来了吗?”
许砚宁神情无波,“路过。”
说完就拉着缰绳继续走,也不管受了伤的叶渠能不能继续赶路。
没看见路渠义,不是死了就是成了俘虏,左右都是计划中的一部分,许砚宁并不关心。
到了京都,路知澜决定御驾亲征的消息正巧传了出来。
街道两边的百姓都在讨论这事,许砚宁听了一会儿便驾着马进了宫。
御驾亲征,确实足够振奋士气,但同时也伴随着危险。
路知澜武功确实不弱,但并未在人前显现出来,所以许砚宁猜测,知道路知澜会武功的人不多。
他去战场,无疑是让四方对他不满的人将矛头指向他。
但伴随风险的也有巨大的富贵。
若是此次成功,那么路知澜能够解决至少大半对他不满的人或势力。
御书房内,池丞相和叶和中都在,许砚宁意外地看见了路平铮,却没见路林疏的身影。
想来是因为刺杀路平铮失败被禁了足,哪怕到了现在这样的局势也没解禁。
元德侯在门外,许砚宁直接推门进入,元德拦也拦不住。
见许砚宁不打招呼直接进来,池丞相和叶和中皱眉不爽,看向路知澜却见路知澜面上带着浅笑。
元德见路知澜没有生气的迹象,便默默退了出去关上了门。
叶和中心中暗骂许砚宁好手段,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可以说是不把路知澜放在眼里了,路知澜居然都不生气。
路知澜的目光紧紧跟随许砚宁,路平铮看了一眼路知澜,垂在身侧的手渐渐握成拳头。
“我还以为你私奔了。”路知澜语气带着笑,但许砚宁听出了他的不爽。
短短的一句话,让在场众人愣了神,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在许砚宁面前,路知澜连自称都不说了。
一个“我”字,与许砚宁处在了同等阶级上。
许砚宁对上路知澜的目光,面具下的嘴角勾起:“我还回来错了?”
路知澜失笑:“哪敢。”
门外传来元德通报的声音:“陛下,宋大人及其弟弟求见。”
许砚宁上前在路知澜旁边坐下,看向叶和中的眼中带着挑衅。
叶和中本就看许砚宁不爽,现在看见许砚宁眼中明晃晃的挑衅,心中更是气急,但碍于路知澜在场,只得压下心思。
宋云淮牵着阿童走了进来,不卑不亢地拱手行礼:“陛下。”
路知澜看了看宋云淮,目光又落在宋云淮身边的阿童身上,阿童的眼睛却是一眨不眨地看着许砚宁。
他想冲上去看看这个女人是不是他想的那个,只是还未有所动作,宋云淮就按着他的头跪下。
“陛下,这是臣的弟弟,叫阿童。”
宋云淮不是很明白路知澜为什么突然要见他,还叫他把阿童带上,但御书房内还有其他人,宋云淮心中猜测是阿童的身世暴露了。
阿童怯生生的模样,低着头没敢看路知澜,“草民见过陛下。”
路知澜随意摆了摆手,“宋爱卿,你可知朕为何叫你兄弟二人过来?”
许砚宁看了一眼阿童,记忆中那个瘦弱且吃不饱饭的孩子长大了不少,身材不胖不瘦,模样也俊俏,生得与宋云淮一样的书生样。
若不是特意调查,恐怕都会以为阿童与宋云淮是亲兄弟。
目光从阿童身上移到路平铮身上,面具下的嘴角勾起,路平铮垂着头忽然就觉得有人在看他,抬起头就对上了许砚宁的眼睛。
许砚宁挑了挑眉,路平铮迅速低下了头,心脏砰砰地跳动,原本想好的措辞瞬间土崩瓦解,大脑一片空白。
他现在就算昭告天下许砚宁没死还活着也不会有人相信的吧?
路平铮心里默默想着,鬼医和栖梧都同出药阁,路修远现在是鬼医的药人,是许砚宁授意的吗?
为什么呢?报复?
可许砚宁就是栖梧,她的武功足够做所有她想做的事,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报复?
叶和中在旁边冷哼一声,看向宋云淮的眼中是难以掩饰的敌视和轻蔑:
“宋大人,你与你弟弟不是亲生的吧?”
一句话,印证了宋云淮的猜测,宋云淮心中瞬间充满了所有的可能性。
这件事本不是什么大事,但现在被捅出来了,又恰巧碰上陕城失守的时候,这就不是小事了。
阿童是应国人。
宋云淮心一横,干脆全部说了出来:“陛下,阿童与臣并非亲兄弟,阿童是臣收养的应国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