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归家(1/1)
果然,这雨说下就下。
天边最后一缕霞光被墨色吞噬,紧接着,雷声自远方滚来。
将最后一袋大麦抬进仓库,高纪扣紧铜锁,这雨便下了下来。
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砸下,亚尔抹了把额上的汗水,抬头望天。
担忧道:“这雨来势汹汹,怕是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了。”
“那就等雨停之后,你来洛府接我回小院吧!”
沙漠小院那边的事情还有些多,她一时还停不下来。
“好。”
洛府内灯火已点,暖黄的光透过窗棂,落在湿漉漉的石阶之上。
“宁宁,你回来啦!”洛映葭提着裙角迎出来,笑意盈盈。
她如今能和萧成墨在一起,全靠洛曦宁的法子。
洛映葭虽然没有表达出来,但心里对她却是十分感激。
“大姐姐,别出来,别将你衣服打湿了。”
洛曦宁将湿透了的油纸伞递给丫鬟,接过洛映葭递来的热茶。
她抿了口茶,辛辣的姜味混着枣甜丫在舌尖化开,她抬头望向门外,雨幕如纱,灯火如豆,天地化作一幅湿润的水墨丹青。
洛映葭取出干净衣衫来,让洛曦宁换上。
“不用,大姐姐,等雨停了,我就回去。”洛曦宁不想那么麻烦,等会儿回去路上还要弄脏。
“那可不行,淋雨了就得把湿衣服换下来,不然着凉了,有你好受的。”
洛映葭可不依她,她自小时候落水后,最怕就是着凉,一旦着凉,那就得咳上半月有余。
“哎呀,”见洛映葭非要她换上,洛曦宁打趣道,“不愧是即将嫁人了,这行为处事像极了新妇。”
“真是快呀!大姐姐你就要嫁人了。”洛曦宁被逼着换上衣服。
屏风后,洛映葭听着她的感慨,笑道:“我再不嫁人,可就成了老姑婆,要是再耽搁你和二妹妹的婚事,那我就是洛家的罪人了。”
“哪有那么严重!正值风华正茂,有个夫家拖累,哪里还能有现在自在?”
洛曦宁换好衣衫出来,洛映葭让她坐下,自己为她擦拭着湿润的头发。
“咱们家,也就你自在些吧,你看我和怀素,哪个也不能随意出入府邸,更别说独自出去住。”
洛曦宁有父母撑腰,又有那么多的铺面要管理,洛老爷子和洛老夫人早已经放手了。
“对了,也不知道二姐姐如何了?”
“是啊,也不知道能不能赶上我出嫁?”洛映葭出嫁的日子就在半月后,那是今年为数不多的好日子。
“大姐姐说什么胡话呢?肯定能赶上的,祖母不是已经去信了吗?”
她自是知道自己父母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
但她没办法明说。
洛映葭透过铜镜,看向洛曦宁的脸。
“我四妹妹可真好看,可有心上人了?”
洛曦宁微微发愣,不自觉地想起那个人。
“哎……”洛映葭惊喜地发现洛曦宁脸色泛红。
这是有情况呀!
“四妹妹,宁宁,好妹妹,你就告诉我吧,是谁家的公子,竟然能让我家四妹妹春心萌动?”
“哎呀,大姐姐你忙你的吧,说我干什么?”洛曦宁面皮发烫,“哎,雨停了,我得离开了。”
“哎,不行,刚刚说好了的,你要陪我的。”洛映葭不依,洛曦宁只好在洛府待些时日。
这一待还真是巧了。
就在蛮族亚尔他们离开后,洛映葭拿她和亚尔开玩笑,两人正嬉戏打闹之际,小丫鬟前来禀告。
说是二老爷二夫人带着二少爷、二小姐、四少爷和三老爷三夫人都回来了。
洛曦宁放下手中的姜茶,惊喜道:“太好了,我爹娘回来了。”
檐下,老夫人被丫鬟扶着,看着大门的方向,“回来了,总算是回来了。”
老爷子柱着拐杖,站在老夫人身后半步的地方,侧耳倾听车轱辘越来越近的声音。
眉目舒展开来,笑着叮嘱:“这雨刚歇,泥路湿滑,你慢些,别摔着了。”
话音未落,他却是先一步跨出,踩得积水四溅。
三辆马车一前一后停在影壁外。
洛庭鹤翻身而下,玄青长衫下摆被雨溅湿,他却顾不上自己,转身从暗格里抽出一把伞来,为沈湘湄撑起了伞。
“慢些。”他低声提醒。
“嗯。”
一行人风尘仆仆,这雨又下得突然。
“你们快别杵在雨地里,快进屋里来,芍药,让你准备的姜茶、热汤、干净衣裳都准备好没有?”
旁边丫鬟笑道,“早准备好了。”
老夫人也是欣喜异常,这都多久没见自家儿子了。
“老三,这些东西,等会儿下人来收拾就行,你们快进屋里来。”
老夫人望着儿子,脸上的皱纹都泛着笑意。
“是啊,小心别着凉了。”老爷子也在旁边叮嘱。
“哎,行,就这些了。”
洛庭鹤说完又准备往外走去,去将沈湘湄的东西拿进来。
“爹,娘?”女儿的叫声,却将他一秒喊停。
洛曦宁自游廊尽头飞奔而来,杏色的衣裙像只翻飞的蝴蝶。
“宁宁?”洛庭鹤肉眼可见地高兴起来。
“慢点跑,”拿着包袱进来的沈湘湄一眼便瞧见朝她跑来的女儿。
一把拉住女儿,仔细瞧了瞧。
她们在路上,和二房一起,也就不方便进入空间,这都许久未曾见到女儿了。
“哎,怎么晒黑了啊?你该不会去做那些农活儿了吧!”
洛曦宁做的事自然告诉了父母。
“没有没有。”洛曦宁吐舌,农活她虽然没干,可是太阳也没少晒。
前些日子险些被晒伤了,还好她及时补救了回来,要不然这下见了父母,肯定要挨骂。
她低下头,杏眼滴溜一转,瞧见了洛庭鹤衣摆的雨迹,“哎呀,爹你的衣衫湿了,快进去换下。”
“娘,你也是,快进屋去喝热茶,可别着凉了。”
她生硬地转移到话题。
“哎,好了,都回来了就行。”洛庭鹤见沈湘湄沉着脸,知道她是不满女儿被晒黑,忙上前打着圆场。
女儿这么大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知道了。
眼下可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