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残袍不掩凌霄志,妙手难测御下心(1/1)

石嫂整了整破碎的衣襟,抱拳环视众人,声音沉稳有力:“今日蒙诸位英雄仗义相助,石某在此谢过。”她虽衣衫褴褛,伤痕累累,却挺直腰背,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派威严气度——到底是灵鹫宫天影堂首领,天山童姥座下数一数二的人物。

方才初见周通时的失态已全然不见,此刻她目光如电,字字铿锵:“灵鹫宫向来恩怨分明,今日这份情谊,他日必当相报。”说罢深深一揖,破碎的衣袖在寒风中猎猎作响,却掩不住那一身久居上位的凛然气势。

如今天下武林,灵鹫宫威势之盛,已非丐帮、少林等传统大派可比。江湖中人无不以得灵鹫宫青眼为荣,若能与其门下弟子结交,便是莫大的脸面。

这灵鹫宫虽统御三十六岛、七十二洞,却以女子为尊,寻常男子连山门都难进。即便是那些岛主洞主,能得见童姥真容的也是凤毛麟角。故而江湖传言:得灵鹫宫一诺,胜过十年苦修。

此刻石嫂这句“他日必当相报”,若换作旁人,怕是早已喜形于色。但在王语嫣几人听来,不过是场面上的客套话罢了——他们本就与灵鹫宫渊源颇深,更见识过那位童姥的手段,自然明白这承诺背后的分量。独孤剑只是微微颔首,王语嫣更是神色如常,仿佛听到的只是寻常寒暄。

崔绿华俯身搀起乌老大,动作利落却不失稳重。石嫂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瓷小瓶,倒出几粒赤红药丸,沉声道:“服下这九转熊蛇丸,可助恢复元气。”乌老大和卓不凡二话不说,接过药丸仰头便吞——灵鹫宫的灵药,在江湖上可是千金难求的宝贝。

周通缓步上前,三指轻搭乌老大腕脉,凝神细诊。片刻后,他眉头微展,侧首对崔绿华道:“与仙子一般,皆是力竭气虚之症,经脉未损。”言罢,目光掠过那青瓷药瓶,心中暗忖:灵鹫宫如今行事倒是比童姥在世时温和许多,这等疗伤圣药竟肯随手相赠。

忽而忆起当年雪山旧事——童姥赐药时,那赤红药丸中必混着一粒墨黑的断筋腐骨丸。而今观乌老大等人所服,确只有九转熊蛇丸一味。但见乌老大这般江湖豪雄,对李清露竟如此俯首帖耳,其中必有蹊跷。周通眼底闪过一丝精光,指节无意识地摩挲那衣袖。灵鹫宫统御群豪的手段,终究不会全然改变,只是不知这位新主用了什么法子,能让这些桀骜之辈这般死心塌地。

石嫂收好药瓶,冷眼扫过众人伤势,见确无大碍,这才微微颔首。她破碎的衣袖在风中轻摆,举手投足间,仍带着灵鹫宫使者特有的威严气度。

周通的医术造诣,乌老大最是清楚不过。当年灵鹫宫生变,他作为带头反叛之人,曾与童姥周旋多时,亲眼见识过周通妙手回春的本事。后来周通执掌灵鹫宫,乌老大第一个率众归顺,这些年在江湖上为灵鹫宫奔走效力,更是深知这位新任尊主的能耐。

虽然后来灵鹫宫再起波澜,周通武功进境如何乌老大不得而知,但那一手冠绝江湖的医术,却是丝毫未减。此刻听周通断言无碍,乌老大心中大石顿时落地——这位神医的诊断,向来比名门大派的镇派之宝还要可靠三分。

乌老大活动了下筋骨,果然觉得气息顺畅,不由暗叹:灵鹫宫几经变迁,周通这“三指断生死”的本事倒是愈发精纯了。当年童姥在世时,就曾说过周通的医术已得她七分真传,如今看来,只怕更有青出于蓝之势。

乌老大身形一震,随即抱拳深深一揖:“多谢周先生妙手!多谢各位英雄出手相助!”灵鹫宫的九转熊蛇丸确实神情,刚才还萎靡不振的乌老大,一眨眼功夫,声若洪钟,但在尾音处微不可察地颤了颤。

大雪山中乍见故主,饶是他这等历经沧桑的江湖豪杰,也不免心头剧震。但见那刀削般的面容上,惊色甫现即隐,转瞬便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气度——到底是统御七十二洞的一方雄主。

只是余光瞥见石嫂冷峻的目光,他背脊不自觉地挺直了几分。如今虽在江湖上威名赫赫,终究还是灵鹫宫辖下之人。当下垂手而立,将满腹疑问尽数压下,只余恭谨之态。那粗粝的手指在袖中微微蜷曲,泄露了心底未平的波澜。

王语嫣闻言,唇角微扬,依旧保持着那抹淡雅如莲的浅笑。

丁春秋目光在众人身上扫过,银须轻颤,似笑非笑道:“啧啧,灵鹫宫的诸位今日倒是...别具风采啊。”话未说完,忽觉袖口一紧,却是王语嫣素手轻扯。他斜睨一眼,见王语嫣眼中隐含告诫,只得轻哼一声,将后半截讥诮之语咽了回去。

王语嫣向前半步,广袖轻拂,朝众人盈盈一礼:“诸位英雄,雪狼最是记仇,此刻恐怕已在召集同伴。不如...”她顿了顿,明眸望向远处的日照金山,“先行撤离为妙?”声音虽柔,却自有一番不容置疑的从容。

乌老大偷眼瞥向王语嫣,目光中闪过一丝谄媚,又迅速别过脸去。他狠狠踹了一脚雪狼的尸体,骂咧咧道:“他奶奶的,这群畜生追得老子一天一夜没合眼!”说着肚子突然“咕噜”作响,他摸着肚皮,满脸横肉都皱到了一处:“饿得前胸贴后背,要不是...”

话到一半突然噤声,眼角余光瞥见石嫂冷峻的目光,只得咽了口唾沫,将后半截粗话生生咽了回去。他悻悻地踢开脚边的狼尸,那粗壮的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活像个受了委屈的莽汉。只是那偶尔闪动的眼神,依然透着几分昔日的枭雄本色。

崔绿华轻拂衣袖上凝结的血霜,朝石嫂抱拳一礼,声音虽竭力保持着平缓,却仍透着一丝沙哑:“石嫂,我们苦战经夜,可否容我等稍作调息?”她指尖微微发颤,连带着腰间芙蓉金针的流苏也在轻轻晃动,显然已是强弩之末。唯有那双明眸仍倔强地保持着清明,显露出芙蓉仙子惯有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