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公主进城 讲给他人(2/1)
阳光洒在布满裂痕的鼎身,血污在光线下显得更加刺目,
他伸出手,再次按上冰冷的青铜,
这一次,没有暖流,没有意念碎片,只有亘古的沉默,以及一种沉重的、仿佛承载着整个天地兴衰的疲惫感。
“你在害怕吗?”陈九低声问,像是在问鼎,也像是在问自己,
“害怕他们再来?害怕守不住?”
鼎无言,
“我也怕。”
陈九的声音很轻,只有自己能听见“怕辜负临江那十万双眼睛,怕守不住这用血换来的棋盘,怕……最终还是一无所有。”
他闭上眼,脑海中闪过老乞丐的话:“理解不了,也不必强行去理解,这世间的对错,有时……本就模糊得如同这血雨,但,小子,恨她,怨自己,沉沦于此,让这十万人的牺牲……仅仅成为你心中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疤?那才是真正的辜负!”
“我陈九,从不认命!”
陈九猛地睁开眼,眼中再无迷茫,只剩下冰封的火焰,
“仙门要来,便来!门阀要反扑,便战!这江南的污浊,我涤定了!这地底的恶祭,我斩定了!你选择了我,我便用这条命,与你一起,镇守这人间的最后一道光!”
仿佛回应他的誓言,鼎身上,一道细微的、贯穿鼎腹的巨大裂痕边缘,极其微弱地闪烁了一下青金色的光芒,转瞬即逝。
就在这时,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园主!钦差……钦差明凰公主的仪仗,已到姑苏城外十里亭!” 一名尘网探子气喘吁吁地禀报。
陈九霍然转身!
终于来了!
这位手持尚方宝剑、总揽江南军政的公主殿下,是破局的东风,还是……新的风暴?
姑苏城外,十里长亭,
秋风已带肃杀之意,吹动官道两旁枯黄的野草。
一队约三百人的精锐甲士肃立道旁,黑甲红缨,刀枪如林,沉默中透着铁血煞气,正是明凰公主的钦差卫队——玄甲卫。
一架装饰着皇家明黄徽记、却并不奢华的马车停在亭边。
车帘掀开一角,露出一张绝美却带着长途跋涉疲惫的容颜。
明凰公主身着素色宫装,未戴繁复头饰,清减了许多,但那双凤眸,却比在洛京时更加锐利、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她远远望着姑苏城的方向,目光复杂。
临江血劫的塘报、陈九血洗积善庄、斩杀陆文远、硬撼青云玄修、缴获陆家如山铁证的消息……如同惊雷,一道接一道在她南下的路上炸响。
陈九……比她预想的更加疯狂,更加……不可控!却也更加……锋利!
“殿下,” 心腹女官低声道,
“靖难忠勇侯陈九,已在城门口率众恭迎。”
明凰收回目光,淡淡道:“进城。”
仪仗缓缓启动,驶向姑苏城门,
城门洞开,吊桥放下,陈九并未着侯爵蟒袍,依旧是一身洗得发白的靛青劲装,外罩半旧的玄色披风,腰悬长剑。
他身后,李玄微、蓝姑、以及归园核心肃立,再往后,是数百名眼神锐利、隐隐透着血腥气的归园护卫和收拢的江湖好手。
虽无整齐军容,却自有一股百战余生的剽悍与肃杀之气扑面而来,与玄甲卫的铁血煞气隐隐形成对峙。
至于四周,则是无数双眼睛在盯着这里,陈九一本正经,在这种场合下,他行的是君臣之礼,这也是为公主造势,所以他并没有往日那般随意,一言一语都露着公事公办,
陈九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声音清朗,不卑不亢:“臣,靖难忠勇侯陈九,恭迎钦差明凰公主殿下!”
明凰的目光落在陈九身上,仔细打量着这个搅动江南风云的男人。
他脸色有些苍白,眼下带着青影,显然伤势未愈,疲惫不堪。
但那挺直的脊梁,那冰封眼底深处燃烧的火焰,却让她感受到一种近乎实质的意志——不屈、坚韧,甚至带着一丝疯狂的偏执。
“陈侯爷,免礼。”
明凰的声音清冷,听不出喜怒,
“京城一别,侯爷……风采更胜往昔。”
这话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和深意。
陈九直起身,目光坦然迎上:“殿下谬赞,臣不过是为江南生民,行不得不为之事。些许微功,不敢称风采,唯……问心无愧尔。”
问心无愧?明凰莞,血洗积善庄,当街悬人头,硬撼仙门,这“问心无愧”四字,何其沉重!
但她并未点破,目光转向陈九身后那沉默如山、散发着古老气息的镇世鼎:“此鼎……便是那引发青云觊觎的惑乱之源?”
“此乃神州遗宝,镇世鼎。”
陈九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敬重,
“非是惑乱之源,而是涤荡乾坤之器,青云别院徐嵩等人,觊觎重宝,擅闯侯府,杀伤人命,强取豪夺,其行径与匪类无异,臣已将其罪证,连同陆家通敌、祸乱江南之铁证,一并上奏朝廷与殿下。”
“哦?”
明凰凤眸微眯,心中飞速权衡,陈九这是将烫手山芋直接抛给了她,也给了她一个名正言顺清算青云别院插手凡俗、打击江南门阀的绝佳借口!好一个借势!
“侯爷行事果决,本宫……已知晓。”
明凰语气依旧平淡,
“江南局势糜烂,非雷霆手段无以肃清,然,杀戮过重,亦恐伤及民心根本,陆家之事,本宫自有公断,当务之急,是赈灾防疫,抚慰地方,重建秩序,侯爷以为如何?”
她的话肯定了陈九的果决,却也点出了杀戮过重的隐患,更将话题引向了重建——这是她作为钦差的核心使命,也是她掌控江南的关键。
陈九如何不懂?他再次抱拳,姿态放低,语气却依旧坚定:
“殿下明鉴,臣亦知杀戮非治本之道,然非常之时,行非常之法。
陆家等蠹虫盘踞,如附骨之蛆,不彻底清除,则赈灾粮款难以下达,重建政令寸步难行!
臣已命人将积善庄所得防疫物资,尽数调往临江,并责令府衙卫所全力配合殿下赈灾安民事宜。
臣等上下,愿为殿下马前卒,涤荡污浊,还江南朗朗乾坤!”
他将姿态放低,给足了明凰的面子,并且这番话,既是讲给明凰,也是讲给姑苏的众多百姓。
明凰看着陈九低垂的头颅和那挺直的脊梁,心中了然。
陈九已经成为那个桀骜不驯的鹰隼,早就与洛京的时候不可同日而语,他可以暂时低头,却绝不会被驯服。
他交出的,是物资和表面上的配合,他握在手里的,是归园的力量、镇世鼎的秘密,以及……临江血劫和硬撼仙门带来的巨大威望!
“好。”
明凰微微颔首,不再多言,
“入城吧,本宫的行辕,就设在……原顾家别院。”
她选择了顾家别院,而非府衙,意味深长,顾家已倒,别院易主,象征着她将正式接过江南的最高权柄。
“臣,遵命!” 陈九侧身让开道路。
仪仗缓缓入城,玄甲卫的铁蹄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明凰公主的车驾经过陈九身边时,车帘缝隙中,那双凤眸再次深深看了他一眼,带着欣慰,也有一丝……对这把锋利无匹却又难以掌控的刀的复杂期待。
陈九站在原地,目送仪仗远去,秋风吹动他额前散落的发丝,露出那双冰封之下、暗流汹涌的眼眸。
公主来了,带着朝廷的威仪和重建的使命。
“棋局已开,落子无悔。”他的声音低沉,只有自己能听见,
“这江南的天,是朝廷的天,还是我陈九的天?就看明凰的态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