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怎么又是他?(1/1)

“有请林深教授上台领奖。”

介绍完林深在物理学界奖取得的重要成就,主持人邀请他上台。

现场瞬间响起了激动人心的国歌。

在万众瞩目的视线中,林深从座位上起身,步伐坚定,迎着国歌走上领奖台。

人类最高成就,此刻达成。

龙国在国际上再次大放光芒。

随着他一上台,再次震惊了全场观众。

太年轻了。

这是所有人内心第一反应。

年轻得不像话,甚至像个高中生。

要不是林深穿了一套西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中学开学典礼呢!

如此年纪轻轻,却能够在可控核聚变和常温超导领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世所罕见,闻所未闻!

而且听说,本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原本另有他人,不过由于林教授取得的成就太过瞩目,因此今年破例获奖。

林深也成为诺贝尔历史上最快获奖得主,从可控核聚变宣布突破到获奖,一共耗费时间不到半年时间。

按照惯例,每位诺贝尔获奖得主都会发表获奖感言,林深也不例外。

他站在舞台中间,清了清嗓子,扶了扶话筒。

在上台之前,他就已经想好了要说什么,所以没有表现出丝毫紧张。

相较于其他获奖得主,林深有些尴尬,他既没有光鲜亮丽的简历,也没有刻骨铭心的研究过程。

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突兀。

就这么硬生生的,直溜溜的将诺贝尔物理学奖收入囊中。

突兀得你不服都不行,常温超导材料,数以万计的顶尖科学家们逐梦一个多世纪,无人能够真正突破。

可控核聚变,数十个国家举全国之力合力研发,耗费了数百亿米元,却被评估至少还需要五十年。

而突然某天,一个本科生告诉你,我搞定了。

你以为他在说笑,或者认为他是个神经病,但他认真给你说,我真搞定了。

不信你看,第一座商用反应堆我已经建好了,可以发电了。

这个时候,你才相信,原来这个世界真的有所谓的天才。

而普通天才和绝顶天才相比,又有很大的差距。

差距大到比人与狗的智商差距都大。

人们这才知道,原来天才也是分级别的。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除非英语特别差,大部分领奖人都会选择使用英语发言。

林深打算入乡随俗,毕竟说中文别人也听不懂。

于是,他在台上使用英文开始演讲。

他首先简单介绍了可控核聚变和常温超导材料的基本原理。

并随后对未来两者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展开了想象,最后结束讲话。

这些内容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但从诺贝尔得主嘴里说出,让人们无不憧憬着未来。

特别龙国免费用电的新闻早就登上了各国热搜,那些与龙国展开合作的国家,无不庆幸这个明智的决定。

龙国就是未来。

林深对于两者原理精确的讲解,也征服了现场大部分人。

当他走下台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

现场大部分人,只要消息不闭塞,对于林教授的事迹早有耳闻。

今日所见,大部分都觉得名不虚传。

能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哪位不是前沿领域的顶尖大拿。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身份或许每年有所争议,但是你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只能在那顶上的几个人之间决出。

接下来,终于轮到了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

化学奖也是每年的一大热门,每年提名的人数量很多,大家都在好奇会被谁收入囊中。

物理学奖的得主他们原先猜测是另一个教授,没想到是龙国林教授。

因此对于化学奖得主,观众们也在好奇,今年的得主究竟是谁?

台下七嘴八舌猜测着。

“今年化学奖的估计是阿尔特海姆皇家理工学院的戴维斯教授吧?他在人工光合领域的成就无可匹敌,除了他,我实在想不到别人!”

“我觉得不一定,有可能是圣克莱门特国际研究大学的马林·维克教授,他在光驱动分子马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是有力候选人之一,而且他去年就提名了。”

“都别猜了,化学奖得主绝对是我们高丽国的朴泰俊教授,我们朴泰俊教授在超分子催化领域已经宇宙第一,已经获得多次提名。”

“切~”

“切~”

旁边两人发出不屑的声音。

棒子国真是自大狂妄。

之前棒子国一个教授宣布发明了常温超导L99,当时迅速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狂热,各大研究所与高校纷纷展开复现,棒子国瞬间声名大振。

没想到戏剧般的结果出现了。

一个复现成功的都没有。

最后科学家们发现,L99的抗磁性来自硫化铜杂质,其相变105°C附近导致磁化率突变,被误认为超导转变,因此造成了这个巨大的乌龙。

这下世界各地的网友们纷纷对棒子国送上了嘲笑。

有网友PS了硫和铜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截图的新闻。

有网友用臭豆腐和磁铁创造L99同款悬浮现象,视频播放量高达百万。

有网友甚至写了一本小说,名字叫《重生之我在高丽国搞超导》

这下棒子国在学术界混成了小丑,凡是棒子国宣布的科技突破,都有待验证和商榷。

就在众人议论声中,主持人宣布了最终结果。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主持人像是刻意停顿了三秒钟,迟迟没有说出那个人。

因为他在名单上看到了熟悉的名字。

他睁大了眼睛,确认自己确实没有看错。

没错,的确就是他。

“沃特法?”

主持人心里充满了问号,不过他坚持念出了后一句。

“化学奖得主是,龙国燕京大学本科生林深教授,感谢他在锂空气电池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

“锂空气电池作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颠覆者,它的最高能量密度高达5000 Wh/kg……它将在电动汽车领域、航空航天领域……等带来重大突破。”

主持人话音刚落,全场再次陷入长达半分钟的死寂之中。

“沃特法?怎么又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