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六哥帮忙(1/1)

静安坐着三轮车,去了农贸市场。

离农贸市场老远呢,静安就下了车,怕父亲看见训斥她。

那时候,大街上坐三轮车的很少,男人都很少坐车,你个女人还坐车?那不是告诉别人你有钱吗?男人都没钱,你个女人有钱,那钱一定不是好道来的!

当时,人们的想法,就这么隔路。

农贸市场,是安城最热闹的一条街道,街道南北两侧,都是做生意的,有开家具店的,有开日杂商店的,有卖玻璃的,还有开铁皮屋的。

铁皮屋门前的人行道,一直到马路边上,摆的都是铁皮制品,铁水壶,浇花的喷壶,水桶,炉子,炉筒子,炉钩子,炉铲子,还有其他大件的铁具,应有尽有。

静安很喜欢这条街,走到这条街,就感觉人间烟火扑面而来,一种幸福的感觉也围绕着她。

父亲的推车子立在铁皮屋旁边,父亲穿着大衣,两手抄着袖,看到有人过来,就说:“看看草垫子,晒得可干了,你听,草垫子一动,哗哗响,晒得干,铺在床上不潮。”

有人驻足,停下看看。有人直接走过去了,就像没看见父亲。

父亲有些落寞,有些孤单,有些怅然若失。

静安远远的看着父亲,看到父亲鬓角的白发,她心里湿漉漉的。

父亲到了退休的年龄,还在努力工作,她,更不能懈怠。将来一定多赚钱,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也能帮帮父母。

静安走到父亲面前,说:“爸,冷不冷?”

父亲看到静安,惊讶地说:“你咋来了呢?”

静安说:“爸,我帮你推销出50条草垫子,你这里,有50条吗?”

父亲惊喜看着女儿,说:“真的假的?”

随后,父亲不相信,说:“你糊弄爸——”

静安说:“真的,有个店里要50条草垫子——”

父亲说:“开旅店?”

静安没敢说长胜,就说:“你跟我走吧,草垫子钱都给我了。”

静安把钱掏出来,递给父亲。她自己兜里有50元,她递给父亲250.

父亲更惊讶了,说:“5块一条卖的?”

静安点点头,说:“我跟他们说,市场上6块一条,买50条才批发价。”

父亲说:“我车子上没有这么多,家里仓库也没有这么多,这样,我去上货。”

父亲把草垫子卸到地上,推着三轮车,小跑着走了,他怕耽误顾客需要,就跑着走着。

看到父亲过了马路,在对面的人行道上跑着,静安坚定了自己的信念,要努力赚钱,将来孝顺父亲。

父亲推了30多条草垫子回来了,满头大汗,但是他很开心,脸上带着兴奋的笑容。加上之前卸在道上的草垫子,50多条草垫子,他推着车子,跟着静安走。

走到长胜门口,父亲什么也没有说,他也许已经想到了。

顺子和小姚出来卸草垫子。

父亲说:“静安,多拿一条吧,算是我送给老板一条。”

父亲卸下51条草垫子。

静安回到后屋办公室,把剩下的50块递给葛涛。

静安说:“我爸多给你一条草垫子,说谢谢你。”

葛涛瞥了一眼静安手里的钱,说:“不要了,你留着吧。”

静安摇头:“你给我的钱,是买草垫子的,剩下的钱,我放到这儿了。”

二平到办公室找静安,看到这一幕,白了静安一眼:“你可真傻,人家都不要了,你还留下干啥?”

静安说:“一是一,二是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二平说:“屁道。”

静安笑而不语,不跟二平争辩。

李宏伟也在房间里,过后,他对静安说:“你也是笨。”

静安说:“小哥,我咋笨了?”

李宏伟说:“你多买十条草垫子,不就完了吗?钱就顺理成章地给我陈叔留下。”

静安吃惊地说:“那能行吗?六哥就要50条草垫子,多出来的草垫子,干啥用啊?”

李宏伟苦笑:“你真笨,你管他呢,你六哥这功夫,你要天上的月亮,都给你摘,还怕10条草垫子?”

静安笑了:“我没想到,也不想欠他太多的人情,怕以后还不起——”

李宏伟也笑了:“你呀,还跟过去在工厂的时候差不多,太直了。”

静安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李宏伟说:“我看看朋友里,有没有认识学校的,学校宿舍,需要草垫子肯定多。”

静安惊喜地说:“小哥,太谢谢你了。”

李宏伟眉毛一挑,跟静安开玩笑:“你不怕欠我太多?”

静安莞尔一笑:“你是正人君子,不会用这个要挟我。”

李宏伟说:“跟你开玩笑的,等我消息吧。”

李宏伟联系了两所学校,人家都已经买了草垫子,不过,给他面子,一家要了50条,一家要了100条,换一换用坏的草垫子。

静安高兴坏了,赶紧去告诉父亲。

父亲这回一听说是学校用,脸色舒展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老爸呀,一辈子正直,没做过一件亏心事,连去舞厅送草垫子,他都觉得不舒服。

父亲还要推着推车子去上货,静安心疼父亲,让父亲坐三轮车去,让他雇三轮车拉回来。父亲犹豫了一下,这回同意了。

静安帮父亲卖了两回草垫子,担子大了,也有信心了,就给老谢打电话。

要是自己的事情,她轻易不会给老谢打电话,但这是父亲的生意,她要帮父亲把摊子支起来。

老谢说他在乡下,问静安什么事。

老谢白天说话,和晚上说话,腔调不一样,白天说话,他有点公事公办的口气。

可能,身边有人,说话不方便吧。

静安就直截了当地说了。跟老谢说话,不用拐弯抹角。老谢啥人没见过?你拐弯,他反而不高兴,还不如直接说。

静安说:“谢哥,我爸没工作了,在市场出摊卖草垫子。”

老谢说:“叔到市场出摊了?”

静安说:“草垫子那玩意不是吃的,天天都能卖,老爸一天卖不掉两条草垫子,看着老爸怪心疼的。谢哥,你有没有开旅店的朋友,问问旅店,要不要草垫子?”

老谢不认识开旅店的,但是,他认识管旅店的。

他说:“行,我方便的时候,帮你问问。”

这时候,静安才开口邀请,略带撒娇地说:“哥,你又挺长时间没来了,我跟别人唱歌没有意思,就跟你唱歌,可过瘾了。”

老谢笑了,开心地说:“你咋这么膈应人呢,行,我回去就过去。”

东北话,一般都代表几个意思,膈应人,生气的时候说,是骂人。高兴的时候说,是夸奖。

静安挂断电话,手心都出汗了,有点紧张了,这事好像能成。

下午,要吃伙食饭的时候,老谢把电话打到长胜,顺子接的。

老谢说:“告诉你静安姐,别让她吃饭,我一会儿去,请她吃好的。”

顺子走到舞台一侧,等静安唱完歌,他走向舞台:“静安姐,谢哥一会儿来,让你别吃伙食饭了,他请你吃好的。”

静安很高兴,看来,把草垫子卖给旅店的事情,有九成希望。

老谢来到长胜,带来两位客人。

二平看见了,连忙喊静安,说:“谢哥的朋友都是档次高的,让我上这桌吧。”

静安跟老谢说,老谢却说:“不要服务员,你的朋友要是来吃饭,可以。”

老谢提前让李宏伟备了一桌菜,把静安叫进去吃饭。

他对两位朋友说:“这是我老妹,亲妹子,对她客气点。”

桌子对面,是两位表情有些严肃的男人,一个三十多岁,一个四十多岁。

三十多岁的人,看到静安,笑着说:“老谢也学坏了,还亲妹子,啥妹子都是妹子。”

老谢说:“人家是歌手,不是服务员,真是我妹子,认识好几年了,她来这当歌手,还是我介绍的呢。”

众人说话,说的都是案子的事情。静安喜欢听八卦,这种事情,更是听的入迷。又害怕,又想听。

以前听这些事情,都是在书里,没想到,这回是在酒桌上,亲耳听到的。

那个30多岁的男人,忽然对静安说:“你不是歌手吗?走,咱俩唱两首歌曲。”

这家伙一开口,静安才知道遇到了高手。原来,这两位一位是管治安的,街道上的旅店,都归他管。另一位,是老谢的上司。两人都爱唱歌。

静安这回唱过瘾了,陪着老谢的两位同事,唱了不少歌。老谢到这里唱歌是不花钱的,他是老板之一。

人生,像像迷一样,迷人。吸引你,又折磨你,最后,坑你,也成全你。只要你不放弃对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