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疗愈的笔触(1/1)
阳光透过薄纱窗帘洒进诊室,在浅蓝色的地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谢婉卿紧握着俞栩的手,能感觉到她掌心渗出的冷汗。俞栩今天穿了一件素净的白色衬衫,黑色长发罕见地扎成一个整齐的马尾——这是她为心理医生预约特意准备的"战袍"。
"放松,"谢婉卿轻声说,"只是聊聊天。"
俞栩的指甲几乎要嵌入谢婉卿的手掌:"我又不是小孩子。"
"我知道。"谢婉卿没有抽回手,"但你掐得我好疼。"
俞栩立刻松开力道,嘴角抽动了一下:"...抱歉。"
诊室门开了,一位四十出头、戴着圆框眼镜的女医生微笑着走出来:"俞栩?我是周医生,请进。"
俞栩的身体明显僵硬了一瞬,谢婉卿轻轻推了推她的后背:"我在外面等你。"
周医生看了看谢婉卿:"你也可以一起进来,如果俞栩同意的话。"
俞栩没有回答,但抓住谢婉卿手腕的动作已经说明一切。谢婉卿跟着她们走进温馨的诊室,墙上挂着几幅抽象的水彩画,书架上摆满了心理学着作和文学书籍。
"坐哪里舒服就坐哪里。"周医生指了指沙发和扶手椅,"要喝什么吗?茶、咖啡或者水?"
俞栩选了离门最近的扶手椅,像个随时准备逃跑的小动物:"不用,谢谢。"
谢婉卿要了杯水,坐在俞栩旁边的沙发上。周医生不急不缓地泡好茶,给了俞栩足够的空间观察环境。谢婉卿从俞栩紧绷的肩膀线条看出,她对这种不慌不忙的态度既困惑又略微放松。
"所以,"周医生终于坐下,翻开笔记本,"今天为什么来这里?"
俞栩盯着自己的手指:"因为有人觉得我疯了。"
谢婉卿差点被水呛到:"我没这么说过!"
"你父亲?"周医生敏锐地问。
俞栩的肩膀又绷紧了:"他说我需要'专业治疗'。"她模仿着父亲居高临下的语气。
周医生点点头:"而你自己怎么想?"
"我觉得..."俞栩停顿了一下,谢婉卿能看出她在挣扎着保持防御还是诚实,"...也许有点帮助。"
这个小小的让步让谢婉卿眼眶发热。自从那个雨夜后,俞栩似乎打开了一道缝隙,允许一丝希望照进来。
接下来的五十分钟,周医生以温和但坚定的方式引导俞栩谈论她的抑郁、自杀倾向和创作障碍。令谢婉卿惊讶的是,俞栩逐渐放下了戒备,甚至谈到母亲去世和父亲的情感虐待。
"...写作就像呼吸,"俞栩轻声说,眼睛盯着地毯上的光斑,"当它停止时,你才意识到有多重要。"
周医生若有所思地点头:"你最近尝试写作了吗?"
"只写了一些...碎片。"俞栩瞥了谢婉卿一眼,"有人觉得它们有价值。"
周医生顺着她的目光看向谢婉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谢小姐是你提到的邻居?"
俞栩点点头,突然变得沉默。周医生没有逼迫她,转而讨论药物治疗方案。当谈到副作用时,俞栩明显紧张起来。
"这些药会让我变成行尸走肉,"她尖锐地说,"上次吃的那个让我什么都感觉不到。"
周医生耐心解释:"每个人对药物的反应不同。我们可以从小剂量开始,随时调整。关键是找到不影响你创作又能稳定情绪的平衡点。"
"如果这种平衡点不存在呢?"俞栩反问。
"那我们尝试其他方法。"周医生的声音平静但坚定,"认知行为疗法、艺术治疗...有很多选择。治疗不是一条单行道,俞栩。"
离开诊所时,俞栩手里多了一张处方单和一本书目清单。阳光照在她苍白的脸上,谢婉卿注意到她的表情比进去时轻松了些。
"怎么样?"谢婉卿小心地问。
俞栩将处方单折成小方块,塞进牛仔裤口袋:"她不像其他医生那么讨厌。"
谢婉卿笑了:"高评价啊。"
"别得意。"俞栩瞪了她一眼,但眼神不再锋利,"她说我可以继续写那些'碎片',不用想着出版。"
"这很好,不是吗?"
俞栩沉默了一会儿:"...也许。"
她们路过一家咖啡馆,谢婉卿提议喝杯咖啡庆祝第一次咨询。俞栩出人意料地同意了,甚至选了一个靠窗的明亮位置。
"周医生似乎很了解作家。"谢婉卿搅动着拿铁,"她书架上有好多文学书。"
俞栩小口抿着黑咖啡:"她毕业论文研究创作心理。"停顿了一下,"...她读过我的书。"
"真的?她怎么说?"
"说《无声告白》是'创伤叙事的典范'。"俞栩模仿着周医生的学术腔调,但谢婉卿能看出她暗自高兴。
"她是对的。"谢婉卿微笑。
俞栩突然抬头,黑眼睛直视谢婉卿:"为什么一直帮我?"
这个问题像一把小刀,轻轻挑开谢婉卿精心保护的秘密。她低头看着咖啡杯,斟酌词句:"最初...是因为你的书帮过我。后来..."她抬起头,迎上俞栩的目光,"后来是因为你就是你。"
俞栩的睫毛颤动了一下,像蝴蝶翅膀:"我不明白。"
"没关系,"谢婉卿轻声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
---
接下来的几周,谢婉卿目睹了俞栩缓慢但确实的变化。药物似乎没有影响她的创造力,反而让那些深夜写作的片段不再充满自我厌恶。她开始按时吃饭,偶尔甚至主动做家务。普鲁斯特明显胖了一圈,因为俞栩不再忘记喂它。
一个周日的早晨,谢婉卿被门铃声吵醒。她睡眼惺忪地开门,俞栩站在门外,穿着运动服,头发扎成马尾,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
"你跑步了?"谢婉卿难以置信地问。
俞栩耸耸肩:"药物让我睡不着。"她举起一个纸袋,"买了早餐。"
谢婉卿接过袋子,里面是还温热的豆浆和包子。这个简单的举动让她胸口发暖——一个月前,俞栩几乎不会主动踏出公寓,更别说买早餐了。
"谢谢。"谢婉卿微笑,"要一起吃吗?"
俞栩点点头,熟门熟路地走向厨房拿盘子。谢婉卿注意到她的动作比以前流畅多了,不再像个游魂。
"周医生建议我参加一个活动。"吃早餐时,俞栩突然说。
谢婉卿差点被豆浆呛到:"什么活动?"
"社区中心的阅读会。"俞栩皱眉,"他们想找'本地作家'分享作品。"
谢婉卿小心控制着表情:"你想去吗?"
"不知道。"俞栩戳着包子,"她说可以只当听众。"
"我陪你去。"谢婉卿立刻说,"如果你决定去的话。"
俞栩抬头看她,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谢谢。"
活动在周五晚上。当天下午,谢婉卿发现俞栩在2809门口来回踱步,穿着那件白色衬衫,头发梳了又乱,乱了又梳。
"我们可以不去的。"谢婉卿轻声说。
俞栩摇摇头,但脸色苍白得像纸:"如果我...不行的话..."
"我们就立刻离开。"谢婉卿坚定地说,"没有压力。"
社区中心比上次读书会人多,约莫三十多人围坐成半圆。俞栩选了最后一排的角落位置,谢婉卿紧挨着她。当主持人宣布今晚有"特别嘉宾"时,俞栩的身体明显僵硬了。
"别担心,"谢婉卿耳语,"没人知道是你。"
第一位分享者是个退休教师,朗诵了自己写的田园诗。第二位是个大学生,分享了一篇科幻短篇。俞栩的紧张似乎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甚至在某些段落微微点头。
"接下来,"主持人笑着说,"我们有幸邀请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地作家,为大家朗读一段新作。"
谢婉卿惊讶地看向俞栩,后者摇了摇头,眼中同样困惑。
一位戴着口罩和鸭舌帽的年轻女子走上小讲台,谢婉卿立刻认出了那双眼睛——林曦,俞栩的编辑。
"这段文字来自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作家,"林曦的声音轻柔但清晰,"是她正在创作的新书片段。"
谢婉卿感到俞栩的手指突然掐进她的手臂。林曦开始朗读的段落,正是俞栩那天晚上在暴雨中对她倾诉的内容——关于创伤、修复和接纳的故事。
俞栩的呼吸变得急促,谢婉卿能感觉到她想要逃跑的冲动。但当林曦读到特别动人的段落时,俞栩又奇迹般地平静下来,专注地听着自己的文字被赋予声音。
"...最深的修复不是让伤口消失,而是学会与它共存..."
朗读结束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林曦鞠了一躬,目光扫过最后一排,在俞栩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离开了讲台。
"她怎么敢..."俞栩低声说,但语气中愤怒少于震惊。
"人们喜欢你的文字,"谢婉卿轻声说,"林曦知道这一点。"
活动结束后,几位听众围住主持人,询问匿名作家的信息。谢婉卿拉着俞栩快速离开,但刚到门口就被林曦拦住了。
"俞栩,"林曦直接说,"对不起没提前告诉你。但我需要你知道——这些文字值得被听见。"
俞栩的表情复杂:"那是私人的..."
"但它帮助了今晚的每个人。"林曦坚定地说,"看看他们的反应。"
确实,几位听众还在热烈讨论那段朗读,有人甚至擦着眼泪。
俞栩沉默了,谢婉卿能看出她内心的挣扎。最终,俞栩只是点点头:"...下次先问我。"
林曦的眼睛亮了起来:"所以会有下次?"
"也许。"俞栩转身离开,但谢婉卿注意到她的步伐比来时轻快了些。
那天晚上,谢婉卿被一阵轻微的响动吵醒。她迷迷糊糊地走到客厅,发现俞栩坐在她的书桌前,借着台灯的光写作。
"俞栩?"谢婉卿轻声问,"你还好吗?"
俞栩转过头,脸上带着谢婉卿从未见过的平静表情:"嗯。借你桌子用一下。"
"当然。"谢婉卿走近,"要喝茶吗?"
俞栩点点头,继续写着什么。谢婉卿泡好两杯茉莉花茶,安静地放在桌上。她无意窥探俞栩的写作,但一叠熟悉的纸片吸引了她的注意——那是她这几个月来偷偷保存的俞栩所有撕碎的草稿,现在被整齐地钉在一起,旁边是俞栩正在写的新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俞栩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你保存了所有这些。"
这不是个问题。谢婉卿点点头:"它们太美了,舍不得丢。"
俞栩的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皱巴巴的纸片:"为什么?"
"因为..."谢婉卿思考着如何表达,"就像收集星星的碎片。每一片都那么明亮,值得珍藏。"
俞栩的眼睛在灯光下显得格外深邃。她拿起笔,在新的一页上写下几个字,然后递给谢婉卿:"给星星收集者的礼物。"
纸上写着:"致谢婉卿——谢谢你在我最像黑夜时,依然相信我能发光。"
谢婉卿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她小心地放下纸页,生怕泪水模糊了那些珍贵的字迹:"俞栩..."
"别哭。"俞栩别扭地说,"只是...谢谢你没放弃我。"
谢婉卿用手背擦去眼泪,笑了:"永远不会。"
俞栩站起身,犹豫了一下,然后轻轻拥抱了谢婉卿。这个拥抱短暂而笨拙,但温暖真实。松开时,俞栩的耳尖微微发红。
"我要写一本书,"她突然宣布,"关于裂缝中的光。"
谢婉卿微笑:"那会是本很棒的书。"
"不一定出版。"俞栩迅速补充,"只是...写出来。"
"为你自己写。"谢婉卿点头,"其他都不重要。"
俞栩看着她,眼中闪烁着某种新的、明亮的东西:"不,也为你写。我的星星收集者。"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却又永恒。在这个安静的夜晚,两个曾经孤独的灵魂找到了彼此的轨道,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