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2集:方案效果再验证(1/1)

系统提示音刚落,刘好仃的手指已经滑到了键盘边缘。

他没点开那条关于短视频播放量的消息,也没转头看一眼手机里市场部转发的截图。桌角的茶杯还斜着半寸,杯壁水痕干了一圈,像时间走过的印子。他只把左手往回收了收,腾出右键操作空间,双击打开了“竞争应对模拟器”的独立窗口。

屏幕中央跳出一个灰底白字的对话框:【是否启动全链路压力测试?】

他点了“是”,又在弹出的确认页勾选了“封闭日志通道”。

外部流量正在波动,评论区有人说“这厂子改图比换灯泡还勤”,还有人拍了车间玻璃反光的延时视频配上摇滚乐。这些都不重要。现在要验的是自己人能不能稳住节奏,而不是被围观的人带偏了步子。

第一轮测试场景加载完成——“竞品突然降价15%,并主推同结构双层中空玻璃,附赠免费设计服务”。

指令下达后三秒,客服知识库应触发应急话术推送,生产端自动标红同类订单风险提示,官网入口同步上线对比说明页。三条线必须同时响应,误差不超过十秒。

倒计时归零。

进度条推进到68%时,系统警报轻闪了一下。

客服端延迟87秒才激活标准回复模板。

刘好仃停下滚动鼠标的手,调出规则引擎后台。上一章小周更新的关键词库明明已上传,但“报价更低”这个词条没有绑定到应急预案入口。像是有人写了作业却忘了交。

他直接切入配置界面,在敏感词组里新增联动路径,再加一道二次确认弹窗:“检测到价格类咨询,是否启动抗压应答流程?”防止日常询价误触。

保存后重新跑第二轮。

这次客服响应准时跳了出来,生成的回复也合规:“我们不做低价拼图,但敢为每毫米精度担责。”

他看了眼时间戳,点头,记下“规则绑定遗漏”这一项,暂不深究,先保测试继续。

接着是第三轮——“竞争对手24小时内连发三款相似新品,制造市场焦虑”。

这一次,客户行为模拟模块开始高频点击“交期说明”和“历史案例”页面。按设定,这类访问应触发专属弹窗,推送加急通道使用条件及成功案例集。

可数据流显示,有两成模拟用户未收到推送。

他切到前端日志,发现部分会话因缓存加载过快,跳过了弹窗判定节点。相当于门还没敲响,人就已经进了屋。

问题不大,但得补。

他在调度逻辑里插入了一个前置检测点:只要用户连续两次访问同一类信息,无论停留时长,立刻激活引导层。哪怕只是多看了一眼,也算信号。

调整完毕,刷新测试环境,重新运行。

弹窗成功弹出,触发率拉回到98.6%。

他顺手把这条新规则标注为“V1.1”,备注:“防快滑漏触”。

第四轮测试开始前,他喝了口凉茶,杯子放回原位时碰到了U盘边角。那是李工昨天留下的测试记录备份,他顺手插上,调出了模具预检模块的运行日志。

之前加的那个灰色提示条——“近期类似订单曾出现尺寸偏差,请核对设计标注”——一直在稳定工作。但在刚才第三轮测试中,有一单普通订单被误判为高风险,系统自动标记为“需技术主管复核”,差点卡住排产节奏。

原因很快查清:该订单图纸含“异形边”特征,恰好与三天前一个加急返修单结构相近,被算法误关联。

这不是大错,但架不住多来几次就会乱套。

他临时增加了两个过滤条件:只有当客户等级为A类,且交期压缩超过30%时,才允许触发强制复核。其他情况仅做视觉提醒,不干预流程。

改完后,他盯着屏幕等了几分钟,等系统自动生成新的校验报告。

一切正常。

第五轮,也是最后一轮:高强度并发场景。

八组模拟客户在同一分钟内发起定制咨询,其中五单涉及密封槽结构,两单要求极限薄边,还有一单直接上传了竞品厂的图纸要求对标优化。

这是极限拉扯。

他双手搁在键盘两侧,眼睛盯住四分屏上的每一个跳动数值。

客服端知识库顺利调取应对策略,弹窗全部触发;生产调度根据优先级自动排序,未出现资源冲突;CRM系统对五家模拟A类客户启动了专属跟进提示。

一切看似平稳。

直到第六十七秒,调度模块突然将一单非紧急订单列为“插单待处理”。

他又调出日志,果然还是那个“异形边”在作祟。虽然加了双重校验,但这一单客户等级刚好达标,交期压缩幅度又卡在临界值,被系统误认为高优任务。

他迅速在判断逻辑后追加一条例外规则:若该客户近三十天无加急记录,则不参与自动插单评估。

然后关闭所有调试窗口,清除临时参数,将五轮测试的完整数据包打包,命名:“1662-竞争应对验证_闭环版”,存入内部档案库。

整个过程用了两个小时零四十分钟。

他没叫任何人来确认结果,也没发消息通报进展。只是在个人笔记里写了一句:“三处临界点暴露,主干通,枝节颤。”

写完,他删掉了测试用的模拟账号组,退出封闭日志模式,重新接入实时监控流。

屏幕上,工单列表正安静滚动。第十五单刚刚进入预审环节,客户上传的图纸标注清晰,需求明确,分类系统自动打上了“建材-A”标签。

他点开详情页,看到下方的服务推荐栏已根据搜索来源匹配了相应内容。有个“点击查看排期案例”的按钮,颜色醒目,位置合理。

这时,系统轻轻“叮”了一声。

是自动报告生成完毕的提示。

他移动鼠标,准备打开文件。

指尖悬在触控板上方,忽然停住。

转而点开官网后台的访问热力图,放大到首页中部区域。那里是“快速定制入口”的按钮位置。过去半小时内,点击密度比昨日同期高出四成。

他收回手,重新坐正。

屏幕中央的数据看板仍在刷新,最新一条记录显示:

用户停留时长——一分四十八秒。

资料下载——一次。

咨询发起——一条。

他抬起右手,食指轻轻敲了两下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