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7集:拓展成果再验证(1/1)

刘好仃站在三号炉控制台前,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两下。老黄刚把外置记录仪接好,红色指示灯亮起,屏幕开始滚动波形数据。

“电压、电流双通道都录?”刘好仃问。

“对,独立采样,不走主控。”老黄拍了拍接线盒,“这回哪怕抖一下,也能看得见。”

刘好仃点头,转身对着对讲机:“新人甲,准备启动第一轮测试,标准工况,降温曲线按B客户常用参数走。”

“收到。”新人甲的声音从办公室传来,干净利落。

屏幕上进度条缓缓推进,冷却系统进入预热阶段。刘好仃盯着时间轴,眼睛没离开过起始点前那0.1秒的区间。记录仪的曲线平稳爬升,直到冷却触发前一刻——

波形微微一颤。

“停!”刘好仃抬手。

老黄立刻按下暂停键。新人甲也从门口探头:“有波动?”

“有。”刘好仃放大那段波形,“就是它。来得早了,还没触发信号,电路上先动了一下。”

小李凑过来看:“会不会是接地没做好?或者附近有电磁干扰?”

“不急着下结论。”刘好仃摇头,“先复现。再来一遍,同样的条件。”

第二轮测试开始。所有人屏住呼吸。记录仪再次运行,数据流稳定推进。可到了那个时间点,波形却平得像条拉直的线。

“没了?”小李愣了。

新人甲翻着刚才的参数:“条件完全一样,不该消失。”

“不该消失的,就不会真没。”刘好仃盯着屏幕,“要么是它躲了,要么是我们没给它出现的机会。”

他调出车间供电日志,快速扫了一眼,忽然抬头问老黄:“上回模拟时,是不是隔壁冲压车间正在换班?大型液压机启动过?”

“好像是。”老黄回忆,“那会儿电压表跳了一下,没当回事。”

刘好仃嘴角动了动:“那就对了。它不是自己来的,是被人带出来的。”

“你是说……外部电压波动触发的?”小李反应过来。

“试试看。”刘好仃拿起对讲机,拨通调度组,“麻烦你们在下一轮测试时,让三号配电柜带载一次,模拟大型设备启动的瞬时压降,幅度控制在5%以内,时间短一点,就一秒。”

调度组答应得干脆。刘好仃转头:“再来第三轮,等他们那边信号。”

等待间隙,新人甲小声问:“咱们非得自己造问题吗?”

“问题不会因为你不想见就不出现在客户厂里。”刘好仃笑了笑,“老厂区线路旧,大设备一开,电压晃一下是常事。咱们今天不碰它,明天客户就会替我们碰。”

老黄点头:“有道理。提前撞墙,总比交货后摔跟头强。”

调度组传来准备就绪的消息。刘好仃抬手示意,测试重启。

冷却系统进入准备阶段。记录仪安静运行。突然,电压通道出现一个短暂凹陷——隔壁设备启动了。

紧接着,在冷却信号尚未发出的0.1秒前,波形再次轻颤,几乎和第一次一模一样。

“抓到了。”刘好仃轻声说。

老黄盯着屏幕对比:“两次波动形态一致,时间点固定,说明不是随机干扰,是系统在特定电源条件下产生的前置响应。”

“不是系统问题,是系统和环境的交界问题。”刘好仃纠正,“咱们的控制逻辑没问题,电源一抖,它提前感知了,自己先动了。”

小李皱眉:“这算谁的责任?客户自己供电不稳,总不能让我们包圆吧?”

“咱们卖的不是零件,是结果。”刘好仃看着他,“客户要的是玻璃不变形,不是听咱们讲一堆‘外部因素’。他们不会管电压是谁的错,只会问——你们的产品稳不稳。”

小李没说话了。

新人甲低声说:“那……要不要加个电源滤波模块?”

“可以加,但不能只靠加硬件。”刘好仃打开测试预案文档,在第三轮验证后新增一项,“从现在起,所有新市场适配测试,必须增加第四项校验——外部电源扰动下的稳定性测试。”

他敲下几行字:“测试标准:在±5%电压波动条件下,冷却起始波动幅度不得超出正常值的1.5倍,且不得引发后续曲线偏移。”

老黄看着屏幕:“这要求可不低。”

“不高,客户的要求才高。”刘好仃合上笔记本,“咱们现在不是在做‘能用’的东西,是在做‘敢用’的东西。”

新人甲主动起身:“我来整理这次的数据,单独建个文件夹。”

“叫《边缘干扰案例001》。”刘好仃说,“标清楚时间、条件、波形特征,备注‘待关联后续改进环节’。”

“好。”新人甲记下,快步回办公室。

小李看着外置记录仪还在跑数据,忍不住问:“接下来是不是得改电路设计?”

“现在改,太早。”刘好仃摇头,“先搞清楚它是怎么来的,再决定怎么拦。咱们不打盲拳。”

老黄蹲下检查接线端口:“要不要把电源模块拆下来测一测?”

“不急。”刘好仃盯着屏幕,“它现在表现得还挺规矩,说明问题出在配合上,不是零件坏了。坏的容易修,配合出问题,才得慢慢调。”

他转身从工具柜拿出一沓空白记录表,递给小李:“从现在起,每次测试都要填这张表。第一栏写测试类型,第二栏写外部环境,第三栏写异常现象,第四栏写可能诱因。”

“这么细?”小李有点意外。

“越简单的事,越容易漏。”刘好仃说,“以前咱们只盯着自己的系统,现在得学会看周围。风怎么吹,电怎么走,机器怎么喘,都是信息。”

小李低头看表,忽然笑了一下:“这倒有点像写日记。”

“就是日记。”刘好仃接过笔,在表头写下今天的日期,“工人日记,记的不是心情,是变化。”

新人甲这时回来,手里拿着刚打印的文件:“刘师傅,我把《边缘干扰案例001》归档了,共享目录里能查到。”

“好。”刘好仃接过文件扫了一眼,点点头,“存好这些,将来回头看,就知道咱们是从哪一步开始把事情做厚的。”

老黄忽然抬头:“调度组说,他们还能再配合一次压降测试,时间更短,幅度再小一点,要不要试试?”

“试。”刘好仃把文件夹放回桌上,“越接近真实边缘,越能看出系统底子。”

新人甲立刻去准备。小李开始填写新的测试记录表。老黄重新检查线路连接。

刘好仃站在控制台前,看着外置记录仪的屏幕。波形安静地跳动着,像一条沉睡的脉搏。

“准备好了。”新人甲说。

刘好仃按下对讲机:“开始吧。”

记录仪启动。电压通道平稳运行。调度组传来信号——扰动即将发生。

突然,电源模块的指示灯闪了一下。

刘好仃的手指停在暂停键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