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集:拓展新计再制定(1/1)
绿色指示灯还亮着,老黄工具箱上的那道新刻痕在晨光里泛着白边。刘好仃站在操作台前,手指敲了敲屏幕右下角的时间——七点零二分,比平时早了八分钟。
“三条线的数据,昨晚跑完了。”他开口,没看人,只盯着刚调出的对比图,“试点线开机响应快了六十八,回退少了一半还多,历史方案调用翻倍。”
小李正拧瓶盖的手一顿,水洒到笔记本边缘。他抬头:“真稳了?”
“不是‘真稳了’。”刘好仃把图放大,“是‘敢’字开始串门了。二号线昨天来了个新工,第一次点‘熟手版’没退,直接走完流程。巡检表上,老黄写的是——‘问了,答了,手没抖。’”
老黄哼了一声:“那小子脸皮厚,问完还反问我:‘你要不要也问问我懂不懂你?’”
班组长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表:“可这能搬出去吗?咱们厂熟人熟脸,说话带土味都行。外头厂子,管理讲流程,工人听指令,谁跟你聊‘懂不懂’?”
“所以不是搬。”刘好仃走到白板前,拿起笔,“是拆。把咱们这三个月怎么让人把手放上去的过程,拆成几块轻的,人家拿得起,也放得下。”
小李眼睛一亮:“像‘信任启动包’那种?”
“对。”刘好仃在白板上画了个框,“先开个会,把三条线的事理一遍。不是庆功,是看哪句话起了作用,哪个动作卡了壳。咱们得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敢’长出来的。”
老黄皱眉:“又要开会?巡线不等人。”
“就十分钟。”刘好仃说,“你要是觉得浪费,会后我陪你走一趟三号线,算我补你。”
“补我顿饭还差不多。”老黄嘀咕,但没再反对。
晨会开在调试间外的小空地。刘好仃把三张卡片打印出来贴在白板上:破冰卡、稳心卡、扎根卡。每张只有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时机。
小李盯着“破冰卡”上的字:“‘你师傅第一次也点错了,他笑了,然后重来。’——这话真能推?系统后台得加个新字段。”
“不一定要系统推。”班组长摇头,“新人培训时,班长口头带一句,效果可能更好。”
“那就两条路都试。”刘好仃说,“系统推是保底,人传是加温。咱们的目标不是让机器多聪明,是让工人觉得——这东西不怕人犯错。”
老黄忽然问:“那要是人家厂根本没人笑呢?板着脸干了二十年,谁敢说‘我错了’?”
没人说话。
刘好仃撕下一张旧报表,揉成团扔进垃圾桶:“那就换一句。咱们不卖标准答案,卖的是——怎么找到那句对的话。”
他拿起笔,在白板上画出“三阶九步”草图:第一阶段固化经验,提炼三张卡;第二阶段模拟验证,跨线测试;第三阶段轻量输出,模块拆解。
“不求全,但求准。”他说,“每张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听就懂,一触即发,一周见变。”
小李举手:“那我负责数据反推,把三百多次‘敢’的节点再筛一遍,找出共性触发点。”
“你来打磨话术。”刘好仃转向老黄,“哪句话顺耳,哪句听着像说教,你最清楚。工人不喜欢的,再有道理也没用。”
老黄摸了摸工具箱上的纸条:“那我得去多问几个。”
“你协调工时。”刘好仃对班组长点头,“这事不能抢生产时间,咱们在交接班间隙推,每周二晨会同步一次。”
“十天内出首版三张卡。”小李掏出手机记下,“十五天内完成第二条非试点线导入测试。”
“对。”刘好仃说,“先在自己地盘上走通一遍,再想往外迈。”
老黄忽然站起来:“计划写得再漂亮,明天工人要是还退,那也是白搭。”
“所以计划不是终点。”刘好仃当场撕掉一份打印好的草案,只留下三行字贴在白板中央:“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时机。”
他指着3号机台:“明天你巡线,看到新人犹豫,就问那句‘你觉得它懂你吗’。问完记下来,写清时间、人、反应。那就是我们的第一份‘外部反馈’。”
“这算啥反馈?”老黄挠头,“又不是设备故障。”
“比故障重要。”刘好仃说,“机器修好了,人没信,等于没修。我们现在修的,是信。”
小李突然笑出声:“这么说,咱们以后真是‘修心办’的?”
“早就是了。”班组长合上本子,“从咱们开始盯工人点没点‘确认’那刻起,就没在修机器了。”
老黄没说话,低头在工具箱侧面又划了一道痕。和之前的三道并排,整整齐齐。
“四天了。”他说,“四个敢字。”
刘好仃看了眼表,七点四十六分。交接班铃还没响,但3号机台的绿色指示灯已经亮起。
“明天这时候。”他走到老黄身边,“你问完那句话,别走太快。等三秒,看人有没有接话。”
“等三秒?”小李记下,“这也算指标?”
“算。”刘好仃点头,“一句话能不能落地,不在说了没说,而在说完之后,空气里有没有回音。”
班组长起身收拾文件:“那我得重新排巡检表了。”
“别排太满。”刘好仃提醒,“留点空,给‘等三秒’。”
老黄把工具包挂回挂钩,电工胶布缠着的裂口又松了些。他没去修,只是把那张写着“问完,等三秒再走”的纸条,往夹层里塞了塞。
铃声响起。
他走向3号机台,脚步没停。操作台前站着个穿新工装的年轻人,手指悬在启动键上方,没按。
老黄站定,开口:“你觉得它懂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