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7集:新挑战应对策略制定(1/1)

警报声还在响,刘好仃的手已经搭在主控柜的断电开关上。他没松手,也没按下,只是盯着信号波形在屏幕上跳动了三秒,然后缓缓松开。

“不是宏泰的人。”他说。

老周从监控台探头看了一眼:“怎么不是?穿的工装跟他们上次一模一样。”

“鞋。”刘好仃指着画面角落,“宏泰技术部发的是防滑黑面,这三人穿的是灰边翻毛。而且——”他放大画面,指了指干扰器外壳上的编号,“这批次的干扰器,上个月才出厂,宏泰采购清单里没有。”

小吴抱着笔记本跑进来,差点撞上工具箱:“刘工,刚抓到数据包!他们在尝试注入一段加密指令,目标是重启我们的补偿程序。”

“重启?”刘好仃笑了,“他们不知道那程序现在连我按错键都不会关。”

他转身走向技术台,顺手把工装外套甩在椅背上。王浩正蹲在示波器前,手指悬在键盘上不敢敲。

“怎么了?”刘好仃问。

“这波形……像是从我们自己的系统里发出来的。”王浩声音发紧,“像是……内鬼。”

“内鬼?”刘好仃一把抓过鼠标,调出数据流路径,“咱们的系统没后门,只有区块链存证入口。他们要是能从里面往外发指令,说明——”他顿了顿,“他们已经拿到我们三个月前的密钥备份。”

技术台边的打印机突然开始吐纸,一张张漏洞分析报告接连落地。刘好仃弯腰捡起最上面那张,扫了一眼:“十七处漏洞?这哪是系统,是筛子。”

“我们拆了三台宏泰设备。”小吴指着桌上拆开的电路板,“他们在底层固件里埋了远程唤醒协议,只要接电就能激活。还用了非对称加密混淆,普通检测根本发现不了。”

刘好仃把报告拍在桌上:“那就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真拆。”

凌晨两点,技术解剖室的灯还亮着。六台示波器围成一圈,像六只眼睛盯着中央的宏泰主控板。王浩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串代码,屏幕上跳出一个波形模型。

“找到了。”他说,“他们在电磁频段上做了伪装,把攻击信号藏在50赫兹工频噪声里。但我们昨天录到的干扰脉冲,有个0.3毫秒的延迟,像是……系统在等待某个触发条件。”

“不是等待。”刘好仃突然伸手调高增益,“是同步。他们在等我们的系统上报数据,然后顺着链路反向注入。”

老周一拍桌子:“难怪他们总挑我们远程调试的时候动手!”

“那就别让他们等。”刘好仃抓起马克笔,在白板上画了个三角波,“把示波器全部调成单次捕获模式,一旦检测到异常脉冲,立刻反向发送三角波干扰,打乱他们的同步节奏。”

“可这样只能防一次。”小吴皱眉,“他们换频段怎么办?”

“那就让他们换。”刘好仃咧嘴一笑,“我们建个波形矩阵,三十秒内记录所有攻击频段,生成动态防御图谱。”

六台示波器同时开始采集,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波形像雨点般落下。王浩盯着数据流,突然喊出声:“他们在试新的调制方式!方波变频,脉宽调制!”

“记录。”刘好仃头也不抬,“把所有攻击特征存进漏洞库,每一条都打上时间戳和IP来源。”

打印机又开始工作,一页页数据接连堆叠。刘好仃顺手把最新一张贴在墙上,用红笔圈出十七个标记:“十七处漏洞,十七个攻击入口。明天开会,咱们一条条拆给他们看。”

会议室的投影刚亮,法务主任就站了起来:“这些数据不能公开!万一被反诉侵犯商业秘密怎么办?”

“那他们半夜派人撬柜子就能算了?”市场总监把平板摔在桌上,“中山客户刚退单,理由是‘系统存在未知风险’。他们可没说是被人黑的!”

“证据链不完整。”法务主任翻着合同,“区块链存证只能证明数据存在,不能证明攻击来源。要走法律程序,得公证处现场取证。”

“等你取证完,客户都换完系统了。”刘好仃把U盘插进电脑,调出昨晚的攻击波形,“我们不走程序,我们直播。”

“直播?”

“对。”他打开一个新窗口,是车间监控画面,“明天上午十点,‘透明实验室’直播拆解宏泰系统。从外壳到电路板,从固件到通信协议,全程公开。谁要看,谁来问,我们现场答。”

“那要是他们告我们诽谤?”

“不构成。”刘好仃点开漏洞数据库,“每一条漏洞都有攻击实录、波形对比、时间戳和IP记录。我们不是说他们有问题,是我们被他们打了,现在亮伤给他们看。”

法务主任的笔尖在纸上顿了顿:“这……算不算自证清白?”

“不算。”刘好仃摇头,“是请所有人一起验伤。”

市场总监立刻接话:“我联系媒体,做专题直播。标题就叫——《一个老工人拆了三台竞品之后》。”

“再加一句。”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我们不怕拆,因为我们从不藏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周在研发车间熬了十八个小时,眼睛布满血丝。新模块的频率跳变始终卡在0.3秒延迟,怎么也压不下去。

“军用算法改了三遍,FPGA逻辑重写了两次。”他把焊枪摔在桌上,“就是差那0.3秒。”

刘好仃走进来,手里拎着一袋热包子。他放下袋子,顺手拿起一块待测电路板,手指在晶振和电容之间来回滑动。

“温补晶振换了没?”

“换了。”

“电容阵列?”

“全换成高速陶瓷的。”

刘好仃点点头,走到示波器前,看了眼触发模式:“还在用连续捕获?”

“不然怎么监测?”

“换成单次。”他说,“他们攻击不会连着来,都是短脉冲突袭。我们不用一直盯着,只要在脉冲出现的瞬间锁定,立刻跳频。”

老周愣了两秒,猛地扑向键盘。

二十台示波器同时静默。三秒后,警报响起——红色脉冲出现在频段中央。

“捕获!”王浩大喊。

屏幕上的蓝色干扰波瞬间切入,精准截断攻击信号。频率切换记录跳了出来:每秒127次跳变,响应时间0.08秒。

“成了!”老周一拳砸在桌上。

刘好仃拿起新模块,塞进测试架:“接上佛山车间的实时数据流。”

绿色波纹平稳流动,红色脉冲再次出现,又被蓝色波纹精准拦截。技术员盯着屏幕,声音发抖:“攻击被反向追踪了……IP地址已经记录。”

刘好仃把模块放进防静电袋,写上编号:“从明天起,所有出厂系统,标配抗干扰模块。”

他走到窗边,天刚亮,晨光洒在车间顶棚上。远处,一辆物流车正缓缓驶入厂区。

“他们要玩阴的。”他说,“我们就把所有东西,摆到太阳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