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9集:转型方案精心策划(1/1)

刘好仃独自站在会议室门口,清晨的冷风如一双无形的手,轻轻拂过他的脸颊,带来丝丝缕缕的凉意。这凉意未能吹散他心中那股沉重,反而更凸显了他内心如磐石般的决心。他微微仰头,目光坚定而深沉地望着那扇紧闭的门,仿佛那扇门后隐藏着决定团队未来的关键。他深吸一口气,胸腔中似有一股难以言说的力量在积蓄,那是责任,是使命,更是他多年来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

而后,他轻轻抬起手,指尖缓缓落在冰凉的门把手上,那金属的凉意顺着指尖蔓延至全身,让他更加清醒。微微用力,门缓缓推开,发出“吱呀”一声轻响,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突兀。

原本昏暗的会议室,因为清晨的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斜斜洒进来,像是给这略显陈旧的房间铺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光线在空气中跳跃,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柱,将漂浮在空中的微尘都映照得清晰可见。勉强能看清桌上东倒西歪的几个空咖啡杯,杯壁上残留的褐色咖啡渍,宛如岁月的痕迹,记录着他们无数个加班的夜晚;还有那散落的文件,纸张的边角微微卷起,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匆忙与紧张,每一页都承载着他们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会议桌旁,老李、老杨和小吴已经落座。老李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衬衫,领口微微敞开,露出有些沧桑的脖颈。他正低头摆弄着手中的钢笔,那支钢笔已经有些陈旧,笔身被磨得发亮,他时不时地用拇指摩挲着笔帽,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听到开门声,他下意识地抬起头,目光中满是疑惑和好奇,眉头微微皱起,形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仿佛在猜测刘好仃此番的用意,心中暗自思忖:“这大清早的,他来这会议室干什么,难道是又有新的难题?”

老杨则靠在椅背上,翘着二郎腿,手指有节奏地敲打着桌面,发出“哒哒”的声响,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听到声音,他转过头,眼神里透着一丝探究,嘴角带着一抹若有若无的笑意,那笑容里既有对刘好仃的好奇,也有一丝戏谑,仿佛在说:“我倒要看看你能整出什么花样。”

小吴最年轻,坐得端端正正,脊背挺得笔直,像是一棵挺拔的小树。听到开门声,他迅速坐直了身子,眼睛睁得大大的,满是期待地看向门口,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里充满了好奇:“刘哥这个时候来,肯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宣布,会是什么呢?”

刘好仃径直走向墙角的垃圾桶,那垃圾桶鼓鼓囊囊的,像一个吃撑了的胖子,里面堆满了用过的卫生纸、废纸团和一些碎纸片。他的动作很自然,没有丝毫的犹豫,仿佛这件事他已经预谋已久,脚步沉稳而坚定。他缓缓弯下腰,膝盖微微弯曲,像是在向那些被丢弃的东西致敬。伸出一只手,缓缓地探进垃圾桶,指尖触碰到那些皱巴巴的纸片,微微一凉,那凉意仿佛透过指尖传到了他的心里。他开始将那些碎纸片一张张捡出来,每捡起一张,都像是捡起一份被遗忘的希望。他的手指在那些皱巴巴的纸片上轻轻摩挲,像是在抚摸着爱人的脸颊,又像是在触碰着某个珍贵的宝藏,仿佛这些纸片里藏着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

那些纸片原本只是些废弃的草稿纸,上面或许曾写满了会议记录、临时的想法或者一些无关紧要的涂鸦,但此刻,在刘好仃的眼中,它们却有着别样的意义。他把这些纸片轻轻放在会议桌上,一张一张地整理着,把沾着污渍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掸去,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对待一件易碎的古董。他的眼神专注而虔诚,仿佛在完成一项神圣的仪式。整理好的纸片在会议桌上铺开,就像一幅即将完成的拼图,每一片都等待着最后的拼接,等待着展现它完整的面貌,也等待着为他们的工作带来新的转机。

三个人静静地看着他,谁也没说话。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紧张感,仿佛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暴前的宁静。老李皱着眉头,手指不自觉地在桌上轻轻敲击,发出有节奏的声响,“嗒嗒嗒”,像是敲在众人心上的鼓点,让人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心中反复思索着:“他这是要做什么?这些破纸片能有什么用?不会是又要搞什么大动作吧,公司现在的情况可经不起折腾啊。”

老杨微微向前倾着身子,眼睛紧紧盯着那些纸片,似乎想从上面看出什么端倪,眼神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像是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心想:“说不定这些纸片里真有什么好东西,能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路呢。”

小吴则咬着嘴唇,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又夹杂着一些期待,像是在等待一个神秘的答案,心里充满了期待:“刘哥这么做肯定有他的道理,会是什么呢?真希望能快点知道。”

刘好仃没有理会他们的目光,他低着头,眼神专注而坚定,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透明胶带,手指熟练地捏住胶带的一端,轻轻一拉,拉出一小段,然后用胶带仔细地将那些碎纸片粘好。他的动作很细致,每一个连接处都处理得十分平整,仿佛这是一件无比神圣的事情,容不得半点马虎。他的额头微微冒出细密的汗珠,眼神却始终紧紧盯着纸片,仿佛在雕琢一件稀世珍宝。当最后一片纸片被粘好,他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件艰巨的任务。他将那张拼好的纸条轻轻拿起,仔细地端详着,仿佛能透过这张纸条看到他们未来的希望。然后小心地夹进自己笔记本的第一页,那笔记本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边缘也微微卷起,但里面记录着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是他最珍贵的宝贝。

“昨天咱们把山画出来了。”他翻开本子,动作沉稳而自信。笔记本的纸张有些微微泛黄,但上面整齐的字迹却依然清晰可见,每一个字都像是刻在上面一样。那张拼好的纸条上,“转型三座大山”五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上面,仿佛是对他们过去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挑战的预示。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千钧之力,敲击在众人的心头。

“今天,该挖路了。”他抬起头,目光扫过面前的三个人,眼神中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前方就是他们必须征服的战场,那目光仿佛一把利剑,能穿透一切困难和阻碍。

小吴刚想开口,刘好仃已经迅速拿出手机,熟练地连上会议室那台老电视。那台电视的屏幕已经有些模糊,开机的时候还发出“滋滋”的杂音,像是岁月的叹息,但此刻,它却要承担起重要的展示任务。屏幕上很快跳出一张图,正是昨晚他发的群聊截图——白板上三个大区被清晰地划分出来,每个大区下面都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问题,标题“我们的转型三座大山”几个大字格外醒目,像是刺在众人心头的一根针,让人无法忽视。

“技术、资金、人,一座比一座高。”刘好仃一边说着,一边伸出手指,点了点屏幕上的内容。他的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敲在众人心上的鼓点,让他们的心跳都不由自主地加快。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凝重,仿佛这三座大山压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但他知道,他们必须勇敢地去面对。

老李低头翻自己的本子,他的本子已经有些破旧,页面上写满了各种数字和备注,像是一本记录着生活琐事的日记,但又承载着他们工作的压力和希望。笔尖在“八十万流动资金”那一行画了道横线,他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仿佛那八十万就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本子上摩挲着,仿佛这样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心里默默地盘算着:“八十万,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公司现在的资金状况已经很紧张了,上哪去弄这笔钱呢?”

老杨则把椅子往前挪了半步,身体微微前倾,紧紧盯着电视上的图,那眼神就像在看一张藏宝图,充满了探索的欲望。他的眼睛睁得大大的,仿佛要把屏幕上的每一个字都刻进脑子里,心中涌起一股兴奋:“这些问题看起来虽然复杂,但说不定真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说不定真能在这看似无解的困境中找到一条出路。”

“先说技术。”刘好仃转身在白板上写下“轻量化试点”四个字,他的粉笔字写得并不十分工整,但却有一种独特的力量,像是他心中那股坚定的信念。他的手很稳,粉笔在白板上划过,留下一道道清晰的痕迹,仿佛是在为他们的未来画出一条清晰的道路。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试点成功的场景。

“咱们不搞大阵仗,先在一个点试。质检出口装一台工业PDA,带离线缓存功能。没信号?没关系,它能先把数据存着,等回网了再传。”他的声音沉稳而自信,仿佛已经找到了解决技术难题的钥匙。

“这玩意儿真靠谱?”老李抬起头,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他的头发有些凌乱,显然是没有好好打理,额头上还带着几道深深的皱纹,那是长期操劳留下的痕迹。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带着一丝疲惫,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这新技术真的能行?可别到时候花了钱又办不成事。”

“这台不一样。”刘好仃从包里拿出一份说明书,他的包有些陈旧,但里面的东西却摆放得整整齐齐,仿佛每一件物品都有着它的使命。他翻到一页,那页纸已经被他折得有些皱,但却依然平整地铺开在众人面前。他的手指着说明书上的内容,详细地解释道:“它像老式录音机,录进去就存着,不怕丢。等网络恢复,自动上传,跟补打卡似的。”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笃定,仿佛这份说明书就是他最有力的武器。

小吴凑过去看,他的眼睛突然一亮,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兴奋,仿佛已经看到了解决工作难题的希望,心中满是期待:“这看起来还真不错,说不定真能解决我们质检数据记录的问题。”

“那咱们先拿它记‘质检完成’这个点?只要扫一下,时间自动打上去,省得手写。”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像是发现了一个新大陆,已经开始憧憬着新的工作方式。

“对。”刘好仃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肯定。“第一步,就从这里开始。只采一个节点,设备便宜,安装也快,八万块能拿下。”

老李猛地抬头,他的眼睛瞪得很大,眼神中满是惊讶。他的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仿佛这个数字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八万?”他的手指着白板,身体微微前倾,像是要把那个数字从白板上抠下来,心中一阵肉疼:“八万块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得好好考虑考虑,万一打水漂了怎么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首期预算。”刘好仃在白板上写下这几个字,他的字迹依旧沉稳有力。“硬件采购、安装调试,全包。后续要不要扩,看效果再说。这钱,相当于咱们三个月的维修费。省下来,就是赚。”

老李没接话,手指在本子上敲了两下,那节奏有些急促,仿佛在表达他内心的焦虑。他低声念叨:“八万……三个月……”他的眉头紧锁,嘴唇紧紧抿着,似乎在心中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斗争,一边是公司资金的紧张,一边是刘好仃提出的试点方案,他一时之间难以抉择。

刘好仃继续说:“人也不能空着。小吴带一个徒弟,从车间里挑个年轻点的,专门学这系统。以后出了问题,不用等外面修,自己就能调。”

“我带可以。”小吴点头,他的表情很认真,眼神中透着一种责任感。他的肩膀微微挺起,仿佛已经做好了承担这个任务的准备,心中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徒弟带好,让系统能顺利运行。”

老杨立刻举手,他的手举得很高,脸上带着一丝急切。“要不让我儿子来?中专学的就是机电,闲着也是闲着。”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期待,似乎很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参与这个项目,得到锻炼的机会,眼神中满是期许:“儿子要是能参与这个项目,说不定能学到不少东西,以后也能有个更好的发展。”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一阵轻笑。这笑声打破了之前的紧张气氛,让大家都放松了一些。连老李嘴角都动了动,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像是在紧张的战场中找到了片刻的轻松,心里也稍微舒缓了一些:“这老杨,还真是个急脾气。”

“先不急定人。”刘好仃笑着摆手,他的笑容很有感染力,让人感觉安心。“回头咱们出个报名通知,自愿为主。但有一点——来了就得真学,不是混个名头。”

他顿了顿,在白板上画了个小方框,标上“Q3试点→Q4推广”,然后又轻轻擦掉角落的笔迹,那动作很随意,但谁也没注意到他的这个小动作,也许他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做。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沉思,仿佛在规划着更远的未来。

“现在,把这三招连起来。”他拿起笔,在白板中央写下“初步实施框架”六个字,他的手在白板上轻轻滑动,仿佛在绘制一幅宏伟的蓝图。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憧憬,仿佛已经看到了他们成功的未来。

“咱们要干的,是件小事:在质检出口装一台PDA,自动记录完成时间。试点周期六十天,覆盖质检到仓储交接环节。”

小吴立刻提笔记,他的笔在本子上飞快地滑动着,发出“沙沙”的声响,像是在为他们的计划奏响一曲激昂的乐章。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每一个字都写得工工整整,仿佛在记录着他们迈向成功的每一步。

“那数据怎么核对?万一机器记错了呢?”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毕竟数据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一点小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他可不想因为数据问题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推进。

“双轨运行。”刘好仃说,他的声音很平静,仿佛这个问题早已在他的预料之中,他已经想好了应对的办法。“试点期间,手工记录不停。每天比对机器和人工的时间差,超过一分钟就查原因。问题记进日志,不追责,只改进。”

“那算成功?”老杨问,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迷茫,似乎对这个成功的标准不太确定,不知道该朝着什么方向努力,心里想着:“怎么才算试点成功呢?得有个明确的标准才好。”

“不看机器多先进。”刘好仃写下两个指标,他的字迹在白板上显得格外清晰。“一看手工记录少了多少时间,二看异常响应有没有提速。只要这两项数据往上走,就算迈出第一步。”

老李盯着白板,眼神中闪烁着光芒,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得有人盯着钱。”他突然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像是在守护着他们最后的底线,他心里清楚,资金是项目推进的关键,必须严格把控。

“你来。”刘好仃直接写,他的笔在白板上留下一个流畅的线条,仿佛一条坚定的轨道。“资金监督,非你不可。每笔支出,你签字才算数。”

老李愣了下,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没推辞,只在本子上划了行线,准备做账目表。他的动作很迅速,仿佛这个任务已经刻在了他的心中,他必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这笔钱管好,不能出一点差错。”

小吴又问:“万一试点没效果呢?是不是白花了?”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毕竟谁也不想看到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八万块钱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试点失败,他们可能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不白花。”刘好仃摇头,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豁达。“哪怕只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也是成果。咱们至少知道,下一回该往哪改。”

他走到白板前,把三大对策连成一条线:轻量化试点→分阶段投入→内部人才孵化。他的动作很流畅,仿佛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已经看到了他们未来的方向,心中充满了信心。

“咱们不是要一步登天。”他说,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是要让干活的人,少抄一遍表,少跑一趟腿,少背一口锅。这事儿,得干。”

会议室安静下来,仿佛时间都凝固了。电视屏幕还亮着,群聊截图静静挂着,上面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那是他们曾经的困惑和现在的决心。小吴低头在本子上画了个小方框,写上“PDA试点”,又画了条箭头指向“全厂推广”。他的动作很认真,仿佛在绘制自己未来的工作蓝图,每一个线条都代表着他的希望和努力,心里想着:“一定要把这个试点做好,为全厂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老杨忽然说:“我那天问能不能自己看数据,你还记得不?”他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让大家都回过神来,仿佛从一场梦境中回到了现实。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希望刘好仃能再给他一些关于查看数据的指导。

“记得。”刘好仃点头,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温和。“你想看哪天运了多少,等了多少,系统都能出。”

“那我得学会看。”老杨认真起来,他的眼神中透着一种决心,仿佛他已经下定决心要掌握这项新的技能,心里想着:“学会了看数据,以后工作就方便多了,不能落在年轻人后面。”

刘好仃笑了,他的笑容很灿烂,仿佛春天的阳光,温暖而明亮。“你愿意学,就是最大的支持。”

他转过身,拿起白板笔,在最下方写了一行字:

“转型不是换机器,是让干活的人,少干蠢活。”

写完,他放下笔,看着三人:“现在,咱们把方案定下来。不投票,不喊口号。谁觉得这事该干,就把名字写在这条线上。”

他画了一道横线,从白板左边拉到右边,那线条笔直而坚定,仿佛是一条通向未来的道路,他们即将踏上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大家能和他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小吴第一个起身,他的动作很干脆,没有丝毫犹豫。他走过去,工工整整写下名字,那字迹端正而清晰,仿佛是他对未来的承诺。笔尖顿了顿,又在名字下面画了个小笑脸,那笑脸仿佛是他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乐观和希望,心中想着:“有刘哥带着,一定能把这个项目做好。”

老杨紧跟着上去,他的字歪歪扭扭,但写得极慢,一笔一划,像刻上去的。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在完成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每一个笔画都倾注了他的心血,心里默默地想着:“为了公司,为了自己,一定要支持这个项目。”

最后是老李。他坐着没动,手指在本子上敲了三下,那节奏有些缓慢,仿佛在计算着什么,又像是在心中做着最后的挣扎。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变得坚定。他合上本子,起身,走到白板前。他没看别人的名字,只盯着那条线,掏出笔,重重写下自己的名字,最后一笔拉得很长,差点划破板面。那名字仿佛带着他的决心和力量,印在了白板上,也印在了他们共同的目标上,他的心中想着:“为了公司的发展,拼了!”

刘好仃没说话,从包里拿出一张厂区平面图,贴在白板旁边。他的动作很轻柔,仿佛这张图是他心中的宝贝,是他实现目标的蓝图。他拿起红笔,圈出质检台和1号仓口,那动作果断而迅速,仿佛他已经看到了试点成功的场景,眼神中闪烁着光芒。

“试点区域,就这儿。”他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充满了坚定和自信。

小吴凑过去看,忽然说:“系统上线那天,咱们是不是得搞个仪式?比如……第一扫?”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佛在憧憬着那个特别的时刻,那个标志着他们迈向转型的重要时刻,心里满是期待:“第一扫,一定得有个纪念意义。”

“别整那些虚的。”老李哼了一声,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屑,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期待。“能扫进去就行。”

“但得记着。”刘好仃在平面图上点了一下,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这是第一步。以后每一步,都从这里开始。”

他合上笔记本,把那张粘好的“三座大山”纸条重新夹进去。他的动作很轻柔,仿佛在呵护着一件珍贵的回忆,那是他们曾经的困惑和现在的勇气。电视还亮着,群聊截图静静挂在屏幕上,上面的文字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故事,那是他们奋斗的见证。老杨掏出手机,对着白板拍了张照,发到群里,配文:“咱们的第一步。”

刘好仃站在白板前,看着那三个名字,又看看红笔圈出的区域。他的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那是他们共同努力的结果。他拿起笔,在方案末页加了一行手写备注:

“所有数据必须可导出、可查证,杜绝‘虚假完成’。”

写完,他抬头,正要说话,老李忽然开口:

“你说这PDA能离线存数据……”他顿了顿,眼神中带着一丝疑惑。“真能记住?”

“能。”刘好仃点头,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就像人记事,记下了就不会丢。”

老李没再问,低头翻开本子,在“责任书”三个字上划了一道,改成“问题日志”。他的动作很果断,仿佛已经做好了迎接挑战的准备,他要记录下每一个问题,然后一个个解决,心里想着:“一定要把这个项目监督好,不能出任何问题。”

散会后,刘好仃没有立刻离开会议室。他静静地坐在那里,回想着刚才的一切,那些争论、那些决心、那些希望,都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中放映。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们面临着无数的困难和挑战,但他相信,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再次看了看那三个名字和红笔圈出的区域。他的心中充满了力量,仿佛有一股无形的动力在推动着他前进。他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要全力以赴,推动这个项目顺利进行,为了他们的目标,为了他们的未来。

他走出会议室,阳光洒在他的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他深吸一口气,感受着这清新的空气,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是他们迈向转型的重要一步,他们将带着这份希望和决心,踏上新的征程。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刘好仃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的筹备工作中。他四处奔波,联系供应商,商讨设备采购的细节。每一次与供应商沟通,他都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详细了解设备的性能、价格和售后服务。他会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下供应商说的每一句话,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仿佛在编织一张细密的网,为项目的成功奠定基础。

“您这款设备的离线缓存功能具体能存储多少数据?”刘好仃问道,他的眼神专注而锐利,紧紧盯着供应商,不放过对方任何一个细微的表情。

供应商微笑着回答:“我们这款设备的离线缓存容量很大,足够满足你们质检环节的数据存储需求。而且数据存储稳定,不会丢失。”

刘好仃又问:“那设备的操作界面简单吗?我们的员工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供应商连忙解释:“界面设计得非常简洁易懂,我们会提供详细的操作手册,还会有技术人员上门进行培训,确保你们员工能快速上手。”

刘好仃点点头,心中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但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的手机几乎不离手,不停地接打电话,协调各方面的资源。他会在电话里反复强调设备采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确保各个环节都能顺利推进。

同时,他也在车间里物色合适的人选,准备让小吴带徒弟。他仔细观察着每一个年轻的员工,了解他们的技能水平、学习能力和工作态度。他会故意设置一些小难题,观察员工们的反应和处理方式。有的员工面对难题会积极思考,尝试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而有的员工则会选择退缩,寻求他人的帮助。经过一番考察,他终于选定了一个叫小陈的年轻人。

小陈虽然年轻,但很聪明,而且学习热情很高,对新技术充满了好奇。他的眼睛里总是闪烁着光芒,仿佛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刘好仃把小陈叫到办公室,详细地向他介绍了这个项目的情况和未来他要承担的工作。

“小陈啊,这个项目对我们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它将改变我们质检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你跟着小吴好好学,以后你就是这个项目的骨干之一。”刘好仃语重心长地说道。

小陈激动地说:“刘哥,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你的期望。”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项目中的精彩表现。

刘好仃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未来,这个项目可能会面临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

与此同时,老李也在忙碌着资金监督的工作。他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使用计划,每一笔支出都要经过他的严格审核。他每天都盯着账目,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透明。他像一个精明的管家,守护着公司的每一分钱。

有一次,供应商送来了一份报价单,价格比市场价高了一些。老李立刻察觉到了问题,他打电话与供应商沟通,语气坚定而强硬。

“你们这个价格比市场价高出这么多,是怎么回事?我们可不会做冤大头。”老李严肃地说道。

供应商连忙解释:“我们的设备质量好,售后服务也有保障,所以价格会高一些。”

老李不为所动:“质量好、服务好固然重要,但价格也要合理。你们再重新核算一下,给我一个合理的价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终于把价格压了下来,为公司节省了一笔开支。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使命,心里想着:“为公司节省每一分钱,都是我的职责所在。”

老杨也没闲着,他开始学习如何使用系统查看数据。他拿着说明书,一遍又一遍地研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刘好仃请教。他的学习热情很高,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在系统上。他会自己模拟各种数据场景,练习查看和分析数据。

“刘哥,这个数据筛选功能我不太会用,你再给我讲讲。”老杨虚心地问道。

刘好仃耐心地给他讲解:“你看,先点击这个筛选按钮,然后根据你想查看的条件进行设置,比如时间范围、质检项目等,这样就能快速筛选出你需要的数据了。”

老杨一边听一边点头,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按照刘好仃的指导操作着。他说:“我得学会看,这样以后就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工作了。这个系统就像是我的新武器,我要掌握它,才能更好地战斗。”

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采购工作终于完成。刘好仃带着安装人员来到厂区,开始在质检出口安装工业PDA。安装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由于质检出口的环境比较复杂,信号时有时无,给设备的调试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安装人员试了很多次,都没能让设备稳定运行。刘好仃心急如焚,他知道时间紧迫,不能因为这些问题而耽误了试点的进度。他亲自参与调试,与安装人员一起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

“是不是这个信号增强器安装的位置不对?我们再调整一下试试。”刘好仃说道,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

安装人员按照他的建议调整了信号增强器的位置,再次进行调试,但还是没有成功。刘好仃没有放弃,他时而皱眉思考,时而动手操作,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

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终于解决了信号不稳定的问题,设备成功安装并调试完成。当第一声“滴”的声音响起,标志着PDA开始正常工作时,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小陈兴奋地喊了一声:“成功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那是成功的喜悦,也是努力的回报。刘好仃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是他们迈向转型的第一步,虽然这一步走得有些艰难,但他们已经迈出了。

接下来,就是试点运行阶段。小吴带着小陈开始培训其他质检人员如何使用PDA。他们耐心地讲解操作步骤,示范使用方法,确保每个人都能熟练掌握。他们会在培训过程中设置一些小奖励,激发员工们的学习积极性。

“大家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学会使用PDA,并且操作熟练,我们会有小礼品相送哦。”小吴笑着说道。

员工们听了,都来了精神,纷纷认真听讲,积极练习。然而,在推广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阻力。一些老员工习惯了传统的手工记录方式,对新的设备和技术存在抵触情绪。

“这PDA操作起来太麻烦了,我还是用手写方便。”一位老员工抱怨道。

有的老员工还会在小吴和小陈讲解的时候,故意捣乱,提出一些刁钻的问题。

“要是这个设备突然坏了怎么办?那我们的工作不就耽误了吗?”一位老员工质疑道。

面对这种情况,刘好仃并没有强迫他们使用。他召开了一次培训会议,在会议上,他详细地介绍了PDA的优点和好处,比如能够自动记录时间,减少人工误差,提高工作效率等。

“大家想想,如果我们一直用手工记录,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错误。而使用PDA,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大家的工作也能轻松很多。”刘好仃说道。

他还邀请了一些已经学会使用的员工分享自己的使用心得。那些员工热情地讲述着使用PDA后的便利,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使用PDA之后,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再也不用担心记录错误了。”一位员工说道。

通过这些方式,逐渐改变了老员工们的看法。有的老员工开始主动向小吴和小陈请教使用方法,他们的态度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变。

在试点运行的第一天,大家都有些紧张。小陈紧紧地盯着屏幕,看着数据不断地传输进来。他时不时地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他的双手紧握成拳,指甲都掐进了肉里,仿佛这样就能把所有的问题都阻挡在外面。

小吴也在一旁协助,他帮助质检人员解决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会耐心地指导每一个质检人员,直到他们完全掌握为止。

“别着急,慢慢来,你看,这样操作就可以了。”小吴轻声说道。

然而,到了晚上,问题还是出现了。在进行数据比对时,发现有一组数据出现了异常。手工记录的时间和PDA记录的时间相差了五分钟。小吴和小陈立刻开始排查问题,他们检查了设备的设置、网络连接等方面,都没有发现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们的额头布满了汗珠,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焦急。最后,他们发现是一个质检人员在操作时,没有正确使用PDA,导致数据出现了误差。

刘好仃得知这个情况后,并没有责备任何人。他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再次强调了操作规范的重要性。

“这次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从问题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我们的目标是通过这个项目,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增加大家的负担。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刘好仃说道。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不断地优化操作流程,加强对质检人员的培训。他们会定期组织操作培训课程,让质检人员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为止。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逐渐减少,手工记录的时间越来越短,异常响应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试点项目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到了试点周期结束的时候,刘好仃组织了一次总结会议。会上,他们展示了试点期间的数据和成果。手工记录的时间平均减少了30%,异常响应的速度提高了50%。这些数据让大家看到了希望,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推进转型的决心。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那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期待。老李看着这些数据,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看来这八万块没白花,我们的努力有了回报。”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豪,仿佛自己就是那个成功背后的英雄。

老杨也点头表示赞同,他说:“我现在看数据可熟练了,以后管理起来方便多了。这个系统真的是我们的好帮手。”

刘好仃看着大家,心中充满了感动。他说:“这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把试点项目的经验推广到全厂,让更多的人受益。我们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让这个项目发挥出最大的价值。”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开始着手准备全厂推广的工作。他们制定了详细的推广计划,安排了培训人员,准备了宣传资料。他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实现转型的目标,让公司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清晨,刘好仃从垃圾桶里捡起碎纸片的那一刻。那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更是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开始。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转型的意义,那就是让干活的人,少干蠢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他们将带着这份希望和决心,继续前行,迎接未来的挑战。

随着全厂推广计划的逐步推进,新的挑战和问题也接踵而至。在设备采购数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供应商的交货期出现了延误。原本承诺的到货时间一拖再拖,这让刘好仃心急如焚。他不断地与供应商沟通协调,每天都要打上好几个电话催促。

“你们的交货期到底什么时候能确定?我们的推广计划已经排好了,不能因为你们的延误而受影响。”刘好仃焦急地说道。

供应商无奈地解释:“最近订单太多了,我们也在加班加点地生产,但是实在没办法保证原来的交货期。”

刘好仃眉头紧锁,他深知供应商的困境,但公司这边也等不起。他思考了片刻,说道:“这样吧,你们先发一部分设备过来,我们先进行部分区域的推广,剩下的设备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到位。”

在等待设备到货的过程中,刘好仃也没有闲着。他组织人员对全厂员工进行了更深入的培训,不仅培训PDA的使用方法,还培训相关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他希望通过这些培训,让员工们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方式。

然而,部分员工对新的工作方式还是存在抵触情绪。一些老员工认为新设备增加了他们的工作负担,而且学习新设备的使用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我都这么大年纪了,学这些东西太费劲了,我还是干我原来的活吧。”一位老员工抱怨道。

刘好仃得知这些情况后,决定亲自与这些员工沟通。他来到车间,找到那些有抵触情绪的员工,耐心地与他们交流。

“我理解你们的想法,新设备和新流程确实需要时间去适应。但是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不做出改变,公司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最终受影响的还是我们自己。而且,新设备会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让我们工作起来更轻松。”刘好仃诚恳地说道。

为了让员工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新设备的好处,他还邀请了一些已经熟练使用PDA的员工进行现场演示。看到同事们轻松地操作设备,而且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那些有抵触情绪的员工开始动摇了。

与此同时,设备终于陆续到货。刘好仃带领安装人员加班加点地进行安装和调试。由于安装数量较多,工作强度很大,大家都累得腰酸背痛,但没有一个人喊累。

“大家再加把劲,争取尽快完成安装,让新设备尽快投入使用。”刘好仃鼓励着大家。

在安装过程中,还发现了一些设备本身的问题。有的设备存在软件漏洞,导致数据传输不稳定;有的设备硬件出现故障,无法正常开机。刘好仃立刻联系供应商,要求他们尽快解决问题。

供应商派来了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和调试,但技术人员的水平参差不齐,有些问题并不能一次性解决。刘好仃只好亲自参与到维修和调试工作中,他凭借着自己对设备的了解和丰富的经验,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经过几天几夜的努力,大部分设备终于安装调试完成。接下来就是全厂范围内的培训和推广工作。小吴和小陈成为了培训的主力军,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深入到各个车间进行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他们不仅要讲解设备的使用方法,还要解决员工们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的员工理解能力较差,一个问题要反复讲解好几遍才能明白;有的员工对设备的某些功能存在疑问,小吴和小陈就会现场进行演示和解释。

“大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遇到任何问题,随时都可以找我们,我们一定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小吴说道。

在全厂推广的初期,问题依然不断。部分员工在使用PDA时还是会出现操作失误,导致数据记录不准确;设备的信号问题在一些偏远的车间依然存在,影响了数据的传输。

刘好仃召集相关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针对操作失误的问题,我们要加强培训的力度,增加培训的次数,并且制作一些操作视频和手册,方便员工们随时学习。对于信号问题,我们要和通信部门沟通,看看能不能增加信号覆盖设备。”刘好仃说道。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问题逐渐得到了解决。随着员工们对新设备的熟悉程度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显着提升。手工记录的工作量大幅减少,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及时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这个过程中,老李的资金监督工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严格把控每一笔资金的支出,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透明。他会对每一笔采购费用进行仔细核对,对于不合理的费用坚决不予支付。

有一次,供应商提出增加一笔额外的运输费用,老李经过仔细调查和核算,发现这笔费用并不合理,于是拒绝了供应商的要求。

“这笔费用没有合理的依据,我们不能支付。”老李坚定地说道。

供应商无奈,只好放弃了增加费用的要求。老李的严格把关,为公司节省了不少资金,确保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老杨在使用系统查看数据方面也越来越熟练。他通过系统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信息,为公司的生产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他能够根据数据分析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发现某个生产环节的效率较低,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产流程来提高效率。”老杨在一次生产会议上说道。

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公司按照他的建议对生产流程进行了调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全厂推广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公司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着提高,产品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员工们对新设备和新的工作方式也越来越认可,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

刘好仃看着公司的这些变化,心中充满了成就感。他知道,这一切都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庆祝活动上,他站在讲台上,激动地说道:

“大家这段时间都辛苦了,我们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这是我们迈向转型的重要一步,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我们。我们要继续保持这种团结奋进的精神,不断改进和创新,让公司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台下的员工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信心和期待。他们知道,在刘好仃的带领下,他们一定能够克服未来的困难,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而这一切,都将从他们现在的努力开始,他们将继续带着希望和决心,踏上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