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逃出南京城12(1/1)

九安堂大药房处在沿街的中心位置,房子建的高,样子也漂亮。

陈嘉坐在红色的屋顶上,一只手揽着白灰色的烟囱。

大约晚上八九点钟,两旁的路灯顽强的站好最后一班岗。

听着人声鼎沸的喧哗声,望着街道上混乱的景象,她脑海里蹦出一句词——兵败如山倒!

这条唯一还没被日军占领的码头,是全部人逃生的希望。

连接下关码头的挹江门,连一只老鼠也挤不进去了,全是人。

黑压压的人群,像被挤压在一起的棉花,严丝合缝。

几辆黑色小轿车,黄包车,板车,艰难的在人群中移动。

黄包车,板车勉强还能走得动,四个轮子的小轿车行驶的速度比蜗牛还慢。

爆炸声,尖叫声,鸣笛声,哭喊声,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拥挤在十里长的中山北路上,人推着人,被推倒的人,立即被无数个脚印踩踏,还没发出求救声,顷刻间就没了呼吸。

九安堂大药房门口一前一后驶过两辆小轿车,不知是司机技术太菜,还是功能太差,几乎纹丝不动。

车上的人没了耐心,打开门,下来几个光鲜亮丽夹着行李的人。

几人弃车步行,怨声载道的在人群中挤来挤去。

六七十万军民,大约有二十多万人逃进了国际安全区,剩下的大多数,正争先恐后的逃离南京城。

挹江门前的人,已经多到不能用语言形容了。

好多人,被挤压的脚不沾地,整个人腾空而起,被前后的人架起来。

有人拼命将孩子举过头顶,有人死死把孩子抱在怀里。

还有的人牵着孩子的手,被挤压的没了知觉,等到反应过来时,才发现孩子已经被人群踩在脚底下了。

当兵的大多已经换了老百姓的衣裳,还有一部分,脱了军装,但找不到老百姓的棉衣,只能穿着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好在人多,前后夹击,也能汲取到一丝温暖,不至于被冻死。

通往挹江门的路上,有一小撮人正在逆流而上。

他们从下关的方向过来,和逃难的方向反着来。

走的很艰难,很狼狈,每个人脸上都是痛苦的表情。

陈嘉用手箍着烟囱,缓缓站起身,眯着眼细看。

那一小撮人,个个都是熟面孔。

全是升平巷的街坊,这是全都回来了?

打头的是前进理发店的杨老板,正巧,陈嘉寻他有事。

她转身准备下去,右手不小心触碰到烟囱上方的八角盖,竟然把盖子移开了。

盖子是活动的,她小心地撬开,丢了一块瓦片下去。

瓦片刚刚落下,大概两三秒,就传来碎掉的声音。

这是一个假烟囱,是个装饰品。

陈嘉侧身打量烟囱的大小,按照自己的身高体重比量,她能钻进去的几率比较小。

就算勉强能钻进去,只能蜷缩在里面,一点活动空间都没有,也挺让人难过的。

此路行不通,再寻其他路。

陈嘉利索的从屋顶上下来,没顾上收梯子,就往外走。

正在打包布匹的周有粮,看她兴冲冲的出去,连忙追了出去。

刚想问陈嘉出去做什么,迎面就撞见了杨前进等人。

“老杨,你们怎么都回来了?”周有粮站在台阶上,诧异的问。

杨前进一脸后怕:“别提了,我们在码头上喝了快三天的冷风,压根就没船,今天下午,不晓得怎么回事,码头上突然涌出来好多当兵的,

日本人的炮艇,飞机,哒哒哒不分官兵百姓,全扫射一遍,好多人,哗啦啦的跳进江里,就跟那下饺子似的,一个一个的,要么被子弹打死要么淹死,江面上翻涌的全是血水!

码头上也是一片火光冲天,到处都是惨叫声,在那待着儿,要么冻死,要么淹死,要么被日本人的炮弹轰死,反正都是个死,还不如死在自己家里了。”

要不是他察觉形势不对,及早的找了块地方,让大家躲起来,现在,只怕也变成一具具尸体了。

周有粮的心猛地往下沉,天寒地冻的日子,渗出一身的冷汗。

惠客旅馆的老板陈玉茹插口道:“老周啊,这下咱们可惨了,日本人的炮弹就像蝗虫一样多,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死人!”

日本人的机关枪飞快的扫过,就跟那农民割稻子似的,一堆堆的倒下。

她从掩体后面站起来往回走的时候,脚下全是软趴趴的尸体。

双脚都是麻的,从尸体上跨过,不知道被绊倒了多少次。

要不是被儿子张文瀚搀扶着,早就吓得不敢动弹了。

还有她的女儿,张文芳,才八岁的年纪,就见到了这么血腥的场面,人都吓傻了,在哥哥背上,脸都麻了,一句话也不会说了。

周有粮眼里盈出泪水,哼着鼻子抹了把脸,对老街坊们道:“老伙计们,我算是看出来了,日本人不是什么好东西,咱们都藏好咯,千万别露头。”

十几个人,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慌,听了这番话,止不住的点头。

“杨叔,麻烦您帮我剪个头好伐?”陈嘉突然出声。

杨前进冷不丁看到她冒出头,吓了一跳,过了一会儿,才道:“哎哟,嘉嘉,你还有心思剪头发呢?”

陈嘉没接他的茬,继续道:“杨叔,麻烦你给我剪短点,比阿华的头发还要短,就是那种寸头,你晓得伐?”

周有粮摸了摸陈嘉的头发,纳闷道:“也没长虱子啊,好端端的,剪那么短作甚?”

众人似乎都没反应过来,陈玉茹见多识广,一下子就get到陈嘉话中的深意。

她拉过自己的女儿,冲杨前进道:“老杨,给文芳也剪一下。”

边说,边指了指缩在王氏身边的阿秀,和沈氏身旁的邓维英,说:“阿嫂,让阿秀和阿英也剪短一点,日本人来了,女孩子要遮一遮的。”

街坊们这才如梦初醒,这几日吃不好睡不踏实的,脑子都坏掉了。

竟然没想到这茬,邓福礼的老婆沈氏说:“我看,干脆咱们女的全剪了吧!”

唐德福老婆王氏跟着点头,其他几个人也觉得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