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地皇出世(1/1)
自从人皇伏羲创出先天八卦,确定人伦,并以之造福于人族,德传四海,威震八方,天下人族尊为共主!伏羲知道自己所证的乃是人皇道果,成为天下人族共主乃是大道所定,只要自己在人间的功德修行满就能彻底成为天皇至尊。
伏羲于化胥部落原址选定地点建造人族第一个都城陈,被后人称为陈都。
陈都建立完成之后,天下各部落族长亲自前往陈都朝贺。伏羲命人在成都的中心宫外筑起一座高台,并命人宣布于七七四十九日后登临天下共主之位。
此事被专人传于天下各大小人族部落,四十九日后,伏羲登临大位之时,陈都已经人满为患。这些人都是来观礼天下共主登基大典,只为一睹天皇之威。
高台上耸立了三座雕像,分别为中间的圣父通天教主和他左边的圣母女娲娘娘、右边的圣母后土娘娘。圣象前摆有香案,香案上摆有着祭祀六畜。
伏羲登临高台,焚香祷告,又有着大祭司跳着舞蹈祭祀着圣父圣母。等待一切礼毕之后,伏羲在众人的簇拥中走下高台。
行至一半,天边远远的飘来一朵白云,上面立着一位道人。那道人正是那玉清元始天尊首徒广成子,广成子飞临陈都祭祀高台之上,冷漠的看了伏羲一眼,道:“奉阐教教主玉清元始天尊圣喻:人族共主伏羲教化万民,有功于人族千秋万世,今功德圆满,特封为人族天皇,府邸为三十三天外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
伏羲很是愤怒的道:“广成子,,我人族的事情又关那玉清元始天尊什么事情?”
广成子愤怒的道:“大胆,你居然敢质疑圣人?”
伏羲听了不由嘲讽的哈哈笑道:“圣人?我现在也有着人道圣人果位在身,虽然我打不过他玉清元始天尊,至少他也杀不死我。”
就在气氛剑拔弩张之时,突然一道金光闪过,女娲娘娘现身于高台之上。她轻声说道:“伏羲,此乃天数,太清圣人此举亦是顺应天道。你为人族做出诸多贡献,受此封乃是应得。”
伏羲望着女娲娘娘,心中虽有不甘,但也知以他目前的实力无法违背天道。他深吸一口气,单膝跪地,道:“既如此,伏羲领命。”
广成子见伏羲应下,便收起法器。女娲娘娘又道:“等人间功德修满传位后,就前往火云洞,在那里好好镇压人族气运,保人族昌盛。”说罢,女娲娘娘长袖一挥,一道光芒笼罩住伏羲,等到伏羲传位之后,这道金光便会直接送他前往三十三天外火云洞。
台下众人见此,皆跪地高呼:“天皇万岁!”陈都内依旧热闹非凡,众人族皆不明白伏羲为何脸色难看。
伏羲回到自己的寝宫很是难受,没想到曾经的妹妹也来逼迫自己,难道就因为自己不认她这个妹妹,就伙同外人算计自己吗?
这时自己寝宫中一阵青芒闪过,通天出现在寝宫之中。伏羲连忙上前拜倒道:“徒儿拜见师父。”
通天教主抬手将伏羲扶起,温和道:“徒儿不必多礼,此番元始那老东西封你为人族天皇,虽是天数,但也莫要太过介怀。”
伏羲抬起头,眼中仍有愤懑:“师父,我为人族殚精竭虑,如今却好似被他们算计,心中实在难平。”
通天教主微微一笑,道:“世间之事,皆有因果。你为人族所做之功,天地可鉴。这元始封你为天皇,也并非全然坏事,火云洞乃是镇压人族气运之地,于你修行亦有好处。”
伏羲若有所思,点头道:“师父所言极是,是徒儿心胸狭隘了。只是那元始老贼,无端插手人族之事,实在让徒儿不满。”
通天教主道:“圣人行事,自有其道理。你且安心在火云洞修行,待日后机缘到了,自有分说。”说罢,通天教主周身青芒一闪,便消失在了寝宫之中。
伏羲望着师父离去的方向,心中的阴霾也渐渐散去,他暗下决心,定要在火云洞好好修行,护佑人族昌盛。
通天走后留下一方大印,伏羲不知是何东西上前拿起大印。在伏羲拿起大印的一瞬间,一道神念从大印之中传入伏羲的意识海。
只见伏羲意识海中那道神念化为通天模样,笑着对伏羲道:“徒儿,此乃人道至宝崆峒印,乃是当年我采人族祖地首阳山之铜所铸,为人族至宝。被你大师兄放于人族祖地供奉多年,有着此印镇压人族气运,以后你们三皇五帝就不必被困火云洞,镇压人族气运。”
伏羲听了,心中大喜,连忙对着神念模样的通天教主拜谢道:“多谢师父恩赐,徒儿定不负师父所望。”那神念点了点头,便消散而去。
伏羲手持崆峒印,感受着其上流转的磅礴人道之力,心中感慨万千。有了这崆峒印,人族气运有了更强的保障,自己也能有更多自由。
此时,门外传来侍卫的通报声:“陛下,各部落族长求见。”
伏羲收敛思绪,将崆峒印收起,整理了一下衣冠道:“宣他们进来。”
族长们鱼贯而入,纷纷跪地行礼。为首的族长道:“陛下,听闻您获封天皇,实乃我人族之幸。我等愿听从陛下号令,为我人族开疆拓土。”
伏羲看着这些忠心的族长,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大声道:“好!有诸位相助,我人族必能繁荣昌盛!”于是,伏羲开始与族长们商议人族未来的发展大计。
而此时姜水之畔的姜氏部落中,有一名女子名叫安登,又名任姒。一日安登在华阳游玩,见到一位龙首神灵。
当夜安登在睡梦中再次梦到龙首神灵,神灵挥手把一团七彩光芒打入安登的腹中。
这神灵正是通天的所幻化,他携带着喝了孟婆汤的玄龟,送他去转世为地皇神农氏。
安登回到姜水便感觉自己怀孕了,把这件事情告知自己父亲,也就是当时姜氏的族长。
由于当年天皇伏羲的出生,也是化胥氏丈量雷泽神秘脚印而怀了伏羲,如今自己的女儿梦中怀孕,或许也是怀的先天神人。姜氏族长十分高兴,给自己女儿安排好一切,不让她有任何的闪失。
一天,百鸟百兽齐聚烈山安登夫人洞府前集会。鸟语,鹿鸣,苍鹰率百鸟北飞,麋鹿率百兽北奔,看样子烈山将有大事发生。
太阳将当顶时,鸟兽们回来了。苍鹰领百鸟边飞边唱,麋鹿率百兽边走边舞,鸟兽们簇拥着烈山部落的女主人安登夫人,原来刚才百鸟百兽是去了安登夫人牧羊的龙脉河,迎她回洞府。因为安登夫人的临产期到了。
在姜水河畔的空中,老子元始和准提接引分两方而立,都在等待安登生子,欲收这个地皇神农为弟子,他们已经错过了天皇伏羲,可不愿意再错过眼前这地皇。
双方对峙起来,谁都无法说服对方让出这个弟子。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神农正是通天的弟子玄龟的转世,还在为谁是他的师傅争斗着。
突然,一道空间裂缝出现在众人面前,通天从裂缝中现身笑着道:“诸位,这是过来观礼我弟子出生吗?”
元始经过上一次的教训没有冒然的说话,准提却开口道:“什么你的弟子,通天你已经收了天皇做弟子了,现在又来抢这地皇之尊?”
通天听了没好气的道:“此乃我内门弟子玄龟转世身,不是我弟子难道还能做你准提弟子?”
准提听后不由的大惊,怎么可能又是通天的弟子,连忙打开慧眼向着安登的肚子看去。
只是这一眼,便让准提犹如吃了死苍蝇一般恶心,只见安登肚子中的婴儿如同一只玄龟,周身大道功德流转,正是通天的弟子玄龟转世。
另外几圣也是掐指算了起来,如今已经被通天道破天机,在他们的演算之下都算出了安登腹中的婴儿是当年舍弃四足撑天的玄龟转世身,都是一脸铁青的看着通天。
老子带头受不了,对着元始冷声道:“我们走?”说着便向着三十三重天外天的兜率宫飞去。
元始对着通天冷哼一声,跟随着老子的脚步向着天外天而去。
准提与接引二人也脸色难看的喧了一声佛号,向着西方而去。通天看着远去的四圣,讥笑着摇了摇头。
此时的安登已经怀孕三年,安登怀着婴儿,行走已有些蹒跚,步履虽显艰难,但容颜仍十分安祥,她频频向人们招手。
这时,烈山部落的女巫和女人们迎了上来,向安登夫人问好,准备侍奉和照顾安登夫人生孩子。安登夫人进入洞府后,族人见洞顶升起了七彩祥云。
不多时,石洞里传出婴儿的啼哭声,那声音特别响亮、强劲,穿林干云,有一种令人振奋的力度。兴奋的姜氏族人,准备了干肉条、野蜂蜜、鲜鸟蛋,蜂拥入洞府庆贺,
安登夫人临产前一天,做过一场大梦,梦中一青年道人叮嘱她,即将出生的娃娃非同常人,他将具有超凡的智慧,用大智大勇改变人们的生活,规划时空秩序;你是非凡的母亲,愿你细心地照顾、看护他的幼年、童年,少年以后的历程该他自己去走。
安登夫人按照青年道人的叮嘱,做了许多迎接新生命的准备,还有青年道人交代的面具、头饰,安登夫人都备下了。
面对前来看望的乡亲,安登夫人一一点头致谢。由于产后体弱,安登夫人靠在铺着狼皮的石床头上,倚着干草内芯的花豹靠背,怀中躺着新生的婴儿。
这是一个健壮的男婴,个头大,两腿两胳膊长而粗壮,一对大眼睛又明又亮。不过,令人有些不解的是,这孩子龙颜大唇,头上还生出一对牛角,这是怎么回事啊?族人怀疑是不是真龙投胎、神仙转世?
尽管安登十分耐心地做了多次说明、解释,“龙颜大唇”是面具,“牛首双角”是头饰,除此之外,我这娃娃与你们家的娃娃没什么两样。但族人还是愿意相信:安登夫人的儿子“龙颜大唇”、“牛首双角”,天生异相,必担大任。
石洞前沸腾了!百鸟争献灵芝,百兽竞奉仙果,人们欢歌狂舞。
正当族人狂欢达到高潮时,九眼井水倏然从地下涌出,九井并出,彼此相通。人们舀来一尝,香甜无比。原来,这是通天教主特意献上的一份礼物。族人不知为何如此,纷纷议论,大胆猜测道:此乃安登之子长寿久安的征兆。
族人再次向安登夫人祝福,夫人和人们举杯同饮九井香泉。安登为儿子取名魁。
众人散后,通天才现身,通天对着安登道:“安登,我乃圣父通天,欲收你儿子为弟子,不知你可愿意。”
安登一听圣父要收自己儿子为弟子,这还有什么不愿意,连忙抱着姜魁对着通天便磕头。
通天挥手间,一道真元便将安登扶了起来。通天从怀中掏出一鞭子交给安登道:“此乃赭鞭,便作为见面礼送给我这弟子吧!”说着便将鞭子交给安登,安登谢过通天后,通天把一段修炼功法打入姜魁的脑海中便化为青芒消失。
姜魁出生就非凡,出生仅三日,便能咿咿呀呀的说话,会做族人无法理解的耕作游戏。五日之后便会蹒跚走路,到第七日口中牙齿齐全,身高也长到七尺。
姜魁出生的第二个月,母亲安登便早出晚归,继续牧羊。而姜魁自个儿在洞内或洞口玩耍。
每当此时,苍鹰飞来张翅为他遮风挡雨,麋鹿奔来开怀为他哺乳。因此,姜魁与苍鹰、麋鹿之间自幼便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后世,三皇庙里供奉地皇神农氏的塑像,多以苍鹰、麋鹿分立两旁,正是这个原因。
随着姜魁渐渐长大,他对周围的草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日,他在洞外玩耍时,看到一只兔子吃了某种草后,原本萎靡的状态瞬间恢复。
这一幕让神农心中一动,他开始仔细观察各种草木的形态、颜色和生长环境。此后,姜魁常常独自深入山林,去探寻那些未知的草木。
他发现有些草能治病,有些草却有毒。为了验证这些草药的功效,姜魁不顾危险,亲自尝试。有一次,他误食了一种剧毒的草,顿时腹痛难忍,眼看就要撑不住了。
就在这时,一只神秘的鸟儿衔着一片叶子飞来,姜魁本能地将叶子放入口中咀嚼,腹痛竟奇迹般地缓解了。
姜魁意识到这片叶子或许有着解毒的功效,便将其仔细收藏起来。此后,他更加坚定了探寻草药的决心。
在不断尝试草药的过程中,姜魁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将能治病的草药分类记录下来,还教会族人如何识别和使用。然而,山林中也隐藏着诸多危险。
一天,姜魁遭遇了一条巨大的蟒蛇,蟒蛇吐着信子,向他发起攻击。神农临危不惧,凭借着在山林中锻炼出的敏捷身手,巧妙地与蟒蛇周旋。
就在蟒蛇即将再次扑上来时,苍鹰和麋鹿及时赶到,苍鹰用锋利的爪子攻击蟒蛇的眼睛,麋鹿则用角顶向蟒蛇的身体。在它们的帮助下,姜魁成功击退了蟒蛇。
经过这次危险,姜魁明白,要想更好地探寻草药,还需要提升自己的能力。于是,他开始向族中的大能力者学习武艺和法术,同时通天留在他脑海之中的功法也被他修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