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那姑娘相中你了(1/1)

“人命都如此,尚且一只狗。”姚十三一点也不意外。

周从显抿紧了唇。

从前,他以为只有站得够高,他就能护他所有想护佑之人。

到现在他才想明白,他被困住手脚,从来就没有飞出过周家的范围。

宋积云是祖母相看的,黎若霜是母亲相看的。

唯有姜时窈是他自己的选择,却逼得诈死走。

最后,连他买个芙儿的一只狗,都在府里留不住。

“你是对的。”

他突然对她说了一句。

姚十三看了他一眼,随后笑了下,看来周从显回了一趟京城,终于看明白了些。

他是英国公府的世子,他身上所背负的,就不能让他随心所欲。

“人各有所志,世子将来袭承爵位,也会成为天子宠臣,位极人臣。”

“而我生来就只是一个普通女子,只适合偏安一隅。”

从她重生开始,他们早就不一样了。

现在这样的日子是上一世她做梦都不敢想的。

上一世芙儿没有养狗,也没有想着为自己挣扎出一条新的生路。

现在,她们不仅活得好好的,还活得心安富足。

或许,小骨头也跟着她们的命运轮转,侥幸逃过一命。

周从垂下了眼眸。

好半晌后,才轻喃道,“日后,若有需要,记得来找我。”

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我还是芙儿和胖喜的爹爹。”

姚十三点点头,随即脸上也扬起了笑来。

“好啊。”

贺然和贺琢在贺老将军的再三催促下,终于回去了。

贺然抓住姜兴尧的衣袖哭得泪眼蒙蒙,再三叮嘱,还有三个月,一定要去提亲!

一边哭,还不忘威胁他,“姜兴尧你要是敢多看别的女人一眼,我就挖了你的眼!”

姜兴尧在城门口,众目睽睽,十几双眼睛下,耳尖通红。

“不会。”

贺琢看着妹妹的样子,只觉得自己的老脸都要丢尽了。

定县进入盛夏。

白日蝉鸣不绝于耳,落日后,张嫂子说要做个家乡美味,带着几个小孩儿提着灯笼去抓蝉。

第二日一盘黑乎乎的虫子上桌时,姚十三和双儿两人退得老远。

张嫂子夹起一个给她看,“姚娘子别怕,我们老家叫‘结了龟’看吓人,是真的好吃!”

姚十三干笑着摆摆手,“算了,我就不尝试了,你们吃吧。”

双儿跟在后面也摆手。

最后在张嫂子的推荐下,除了她们两人,都尝了点儿。

周从显居然是吃得最香的。

晚稻的播种已经完成,现在粮仓里的粮食并不多。

吴管事已经提了好几次,现在禹州藩兵营要粮。

现在定县的粮价已经有了不稳定的趋势,往后价格只会持续走低。

要不是禹州催得急,她现在可一点儿也不急着收粮。

双儿,“这些人就该多晾晾!”

姚十三将收粮的钱箱交给她,“吴管事在禹州还没回来,今儿秀莲和你去,带上魏寻一起。”

“那个福叔,早稻的收成为零,要提防她报复。”

双儿,“姐姐你不去吗?”

姚十三想做船运,还没有同双儿说。

“我这两日要去楚州一趟,收粮就要辛苦你们了。”

双儿知道她是楚州人士,“姜大人可要同行?”

姚十三,“现在河道上正是忙着的时候,他不去。”

买卖做大了,总会绕不开运输。

船运就是最为便捷的。

楚州多水,也是一个重要的码头,船运发达。

所以她需要船,就近之处,去楚州是最便捷的。

她在楚州长大,最多的印象,就是目送哥哥上学堂,再悄悄跟着哥哥,偷偷在外偷听。

姚十三踏上前往楚州的方向时。

还有一人也不约而同地踏上了同样的路。

“大人,楚州的船都是商船货船,我们能用上吗?”

周从显,“现在是什么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船。”

“京城船舶司现在推三阻四,恐怕和建州水师脱不了干系。”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咱们现在水师练兵没有船,都是空谈。”

现在朝堂的局势已经清明了许多。

但是现在京城之外的,建州水师,西南营,西北营,边南军,怀西营,都不在陛下的手中。

尤其是建州的水师的总督,其母亲是异族之人。

陛下便优先从建州水师分权。

况且事急从权,从楚州购船才能解燃眉之急。

从禹州到楚州有船。

周从显换下了往常的锦衣,穿着最为寻常的布衣。

这些时日他晒黑了不少,混迹在人群中,也并不突兀。

只有在旁人看到他的时候,才觉得是个面容出色的年轻人。

“后生,你也去楚州吗?”

周从显一上船,就有热络的大婶同他搭话。

他看了眼满是普通百姓的船舱,只是简单地点了下头。

那大婶并不因为他的冷待而退却,反而跟了上来,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模样。

“听你的口音倒不像是这里的人。”

“你去楚州是寻亲还是谋生?”

周从显看了她一眼,没有搭理她,只在一旁寻了个地方坐下。

大婶又追问了好几个问题,周从显都没有理她。

直到他身边的一个年轻姑娘都是受不了了。

“大婶,人家都不认识你,你追着人家问那么多做什么!”

那大婶瞥了瞥嘴,最后还是走了。

周从显在外从未隐藏过身份,所以也从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他只知女子在外行走不便,现在看,男子也不安全。

他颔首道,“多谢。”

身边的姑娘不甚在意,“那大婶定见你是外乡人,等你到了楚州,想诓你去寨子。”

“寨子?山匪寨?”

“不是山匪。”她耐心解释道,“楚州有一不入世的寨子,世世代代狩猎为生,寨子里的姑娘都是不外嫁的,都要男子入寨子。”

“有时候寨子里找不到合适的年轻男子,就会在外诓骗。”

周从显了然地点点头。

大盛朝地大物博,有些地方,会有不一样的人和风俗。

那姑娘看了他一眼,笑道,“公子生得俊,怪不得会入那大婶的眼。”

周从显没有多的表情,“多谢。”

那姑娘见他不想说话,也不再说话。

船离岸后,船舱里的人,也随着船的摇晃而摇晃。

时间长了,没有坐过船的人,便再也受不住地趴在船边哇哇大吐。

周从显的脸色都吐白了。

他们现在游泳再好,小船的训练再好,上了大船,所有人都吐成这样,还怎么作战。

敌人无需出手,多遛他们两天,便可不战而胜。

他双手紧紧抓着栏杆,几乎上船前他吃的东西,全都吐了出来。

现在的河面还算风平浪静。

要是遇上大风大浪的海战,他不知道他们会成为何种模样。

难怪陛下要先组建水师,这和步兵骑兵不一样。

不是谁都可以在摇晃的船只上不吐的。

“你没事吧。”

是刚才那个姑娘,“你是不是没有坐过船?”

周从显仓皇地点点头。

那姑娘递过来一条月白色的帕子。

这帕子竟然用料颇好。

若是平日里,周从显定然警铃大作,一个衣着普通的平民女子何故用这么好的帕子。

但他现在吐得七荤八素,哪里还能想到这么多。

他的手指刚摸到那方柔软的帕子时,从一旁横过来一只素白的手拦住了他的手。

“接姑娘的帕子,你可想过后果。”

那姑娘看向那只手的主人,“这位娘子倒是奇了,我只是见他晕船给他一条帕子而已。”

姚十三看了眼她手里的帕子,“那姑娘给错帕子了。”

那姑娘的脸色一变,刚想警告她别多管闲事。

周从显撑着栏杆直起了腰身,“你怎么在这儿。”

姚十三看着他揶揄了一句,“我不在这儿,怎么能看你被卖了都不自知。”

周从显现在已经明白过来了,这个看似帮了他的姑娘,其实和刚刚个大婶儿是一伙人。

他目光冰冷地扫向那个姑娘,“滚。”

那姑娘捏着帕子瞪了姚十三一眼,随后转身就朝着后船板上走去。

后面那大婶果然正在等着她。

大婶一见她就无声地询问了她一声。

那姑娘只能摇摇头。

前面周从显接过姚十三递过来的水囊喝了一口水。

“她们是拐子?”

姚十三,“是那姑娘相中你了,让你回去给她做夫君。”

“只要接了那帕子,你一下船就会被带走。”

周从显,“……这和拐子有什么区别。”

姚十三,“这个寨子神秘,我也只是听说过,你运气好,第一次上船就遇上了。”

“听说只会相中清贫人家的男子,许多家里穷得娶不上媳妇儿的,也会自愿去,所以你们都没有听说过也正常。”

说着她打量了他的衣着,“你要是像往常一样的打扮,人家就不会拐你了。”

周从显,“……”

“若是两情相悦,倒也不打紧,可这样不是骗人上当。”

姚十三耸了下肩,“那我就不知道了。”

周从显,“你给一条帕子。”

他为了避人耳目才做这样的打扮,身上没带其他多余的东西。

姚十三的目光是被后面的几人吸引。

周从显以为她不想给,“我好歹也是芙儿的爹爹。”

“现在这么危险,莫说道义,就咱们曾经的关系,你也得给我一条帕子防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