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九十七章 圣之一字(1/1)
禅见仙不是轻易会将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的人,但这一刻,她对无心寄予厚望,或者说,“乾坤盘”。
这件东西,就算放到了暗府的宝库,都是一件难以评估的无品级宝物。
“收钱办事,道友放心,一年时间仍然有效!”无心微微一笑。
有了对第一层探索的经验,三人放弃了诸多的探索欲,朝着唯一目标前进。
又一月时间,三人足足走了四五层,无心最终在一堆密密麻麻的脉络中,找到了那一座正在运转的“殿宇”。
殿宇与其他并无二致,不同在于中央的“道痕池”,并非完全的一潭“死水”——陨落道痕化作了浓墨,一道模糊的身影在道痕池中凝聚。
纵然逝去,然这股“儒道道痕”依然呈现一种极其独特的道韵——浓墨中竟有流金溢彩。
这是她们一路走来的首见。
其中最不凡,当世仙人境老人所陨落的帝王道殿宇。老人被彻底汲取,成为养分后,使得“帝王道死胎”完成了至少二次凝聚。
帝王道痕死胎大殿内异象纷呈,却也实在死板,与此处完全不能媲美。
这处儒道殿宇内凝聚的道痕虽仍未摆脱死胎本质,却竟有种“儒道圣相”的轮廓痕迹——浩然正气如龙,正挣扎着,死里求生!
“这便是那一位的特殊之处吗?”连无心都为此而惊异了,“若是儒道修士得到,或许真正够得到精髓,也说不定。”
无心万分好奇,这是一道【仙人道痕死胎】都不曾展现的特殊,问道:“见仙道友,不知道这位晋元大儒,生前儒道究竟抵达何种境界?”
禅见仙眼神中带着一股悸动,却未动,而是解释道:
“道友不知道也是正常,这放在整个天玄,放在天荒城都是一个秘密……这涉及到了太古儒道圣院与整个大离仙朝的存亡!”
“【盗王尊者】、【大离仙朝十二祖器】……道友是否听说过?”她反问。
数十载前,大邺神朝祖庙出世,牵出大唐神朝祖庙……却事到如今仍处于封锁当中,反倒是前世掀起轩然大波的【盗王尊者墓】被掩盖。
但九大宗弟子对于【盗王尊者】并不陌生,这位尊者堪称是当世百万载内,极其典型的独狼尊者。
其并无任何的实战战绩,其一生只出手了一次,却盗走了十二祖器之一,拦腰斩断了大离仙朝断的“仙朝”根基。
“略有耳闻!”无心点头,一派略懂却好奇的神色。
“……”太岁有一点无语,但是不敢说,怕露馅儿——毕竟,【盗王尊者墓】他知道在哪啊!
不是他演的技不好,而是禅见仙的“直觉”太过恐怖了——若是信念感不够,撒谎总会莫名心虚!
认识两个多月,他有数次都险些露馅儿……跟这位天荒城武道天骄说话,让他颇有危机感!
但太岁发现,他家无心师姐仿佛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不过他同样好奇……这其中又有何牵扯?
禅见仙语出惊人道。
“大离仙朝祖器,牵涉到了太古儒道圣院的‘道’,若能成功便能脱离天玄大世界,凝聚成为一方真正独立的儒道天地!”
“一旦成功,这座太古儒道圣院,亦会降临大离仙朝……至于其中究竟承载了什么,虽然谁也不知道,但有传闻,大离仙朝先圣曾推演那是一个能够打破今世大道桎梏,不必前往祖界、前往上界,但能通往更高境界的规则圣境……”
“遗憾,三十万载的纵横谋划,却被‘盗王尊者’一朝盗夺……这个有望独立的天地,就此沦丧!”
“至于大儒之上,也叫长生境,却不只是长生境,还有属于【大离天下】的境界,单名一个【圣】!”
“入圣者为大离仙朝真正的主宰,属于大离仙朝的【圣人】!”
“【圣】?”无心太岁都被震动了,面面相觑——尤其是无心,只有她知道,那第十二件祖器就在盗王尊者墓中。
‘盗王尊者又为何这般做?’无心不解,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程,她还不知道……便是知道了,她也不会那般轻易送回【祖器】。
圣境二字,虽不似藏神之主所说的【彼境】那般震人心魄,牵扯到了道则涌动,却仍然是神秘与不凡的代言词。
“难怪此殿内儒道异象如此不凡,【圣】之一字,确实暗含了儒道根源!”二人感慨。
“那看来,晋元大儒,便是走上了这一条路?”
禅见仙点头道。
“大离仙朝儒道,每一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但,能够真正走上这一段路的,凤毛麟角!”
“而踏出这一步,需要最少【合道一洲】,古往今来,只有六个人完成了这一步,他们凝聚了【儒道本源】,打开了通向【太古儒道圣院】的路——同时也唤醒了六道祖器的神性!”
“若是未有此次事变……如今或许成了——但因为【盗王尊者】的出现,打碎了这份【宏图伟业】!”她眼神复杂,不知道是恨,还是怨,又或者无奈。
“第七、第八位试图合道一洲的半圣境大儒,全都陨落了……”
“晋元大儒,便是那第九人,大离仙朝第九位半【圣】,他所合道的便是你我脚下的【长命洲】!”
“他明知道这是一场极有可能陨落的路——仍然执意返回,他想成圣,合道剩下四州,分割四洲祖器与,补全天玄大世界与异界界壁……”
“却同样陨落了,
同时他的道,他的人——失踪了,连天荒城都找不到他的所在!”
眼下再见这一刀线索,禅见仙颇为激动,她动用了特殊的宝具去追寻,却终究沉默与遗憾。
她感受到了这座殿堂内【儒道道痕】入圣。
她叹息道:
“此地有了圣人的遗韵,却终究不是了,终究逝去,被磨灭!”
无心二人沉默,不知道说什么安慰,却也明白不需要安慰。
禅见仙十分遗憾,笑容勉强,长叹了一口气,才正色道,“吾此间事了,若道友也无事,我们便可离去了!”
毕竟三人对此地念头一直,此地总有“道痕”,然若掺杂,纵得突破,自身的“道”也将不再纯粹。
此种行径,于登山无力者乃是救命稻草,于三人却是寅吃卯粮——不如离去。
“走了?”太岁一震,眼中一喜,没想到峰回路转,竟会这般快,正合他意。
“不急!”
无心顿足,忽然对二人道:
“二位道友若是不急,不如给我一些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