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1/1)

回想着最近发生的一道道大事,已经降为大农丞的菜头缓缓提笔写下几行大字。

【元狩二年,春,骠骑将军率万骑从陇西出击,越焉支山千里,歼灭匈奴休屠王部,缴获祭天金人,斩敌八千余人。】

【元狩二年,夏,骠骑将军率军从北平出击,翻过贺兰山穿过沙漠,绕过居延海抵达祁连山,迫降浑邪王部四万余人,斩虏三万之众,彻底控制河西走廊。】

【元狩二年,秋,休屠、浑邪二王举巢而投,后发生内乱,死于浑邪王刀下,骠骑将军率兵平定骚乱,斩敌八千之众,帝追加食邑二千户。】

【元狩三年,春,关东发生特大水灾,帝调遣七十二万灾民迁至河西,并设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

【元狩三年,夏,大将军卫青大婚,新婚之日称平阳公主…主人。】

【元狩三年,秋,博望侯张骞二出西域,强化汉朝与西域诸国联系。】

【元狩三年,冬,西有民谣传出: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写到这里,菜头停下了笔墨,目光牢牢聚焦在这首民谣之上,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方知这首民谣来得是多么的不容易。

以上每个字背后,都是大汉将士用血肉拼杀而来的,而这首哀歌…就是匈奴人当下的真实写照!

值得同情么?不值得!

因为无数边疆百姓被匈奴劫掠时他们会同情吗,并不会。

如今,大汉只不过用匈奴人的方法回敬给了他们而已,同情匈奴,就是在践踏无数死去边疆百姓的人格!

菜头顿了顿,再次提笔写下一行大字。

【元狩四年,春,战事将起!】

笔墨落下瞬间,刘彻那斩钉截铁的声音随之响起:“此时的匈奴已经孤立无援,所有富庶之地全部丢失,这场汉匈之间的恩怨…”

“是时候该彻底了解了!”

话落,现场文武百官瞬间鸦雀无声,可刘彻丝毫不给他们喘息之机:“朕这几年忙来忙去的,就是忙着一个字,钱!”

“如今总算是能喘口气了,但是…匈奴如鲠在喉,这根刺不拔,我大汉就永无安息之日!”

“当趁他病要他命,不知众爱卿意下如何?”

“臣以为,此事不妥…”公孙敖咬了咬牙,出列拱手道:“今匈奴王庭远遁漠北,与我朝边境相隔上千里,若要再起战事,难度将成倍增加。”

“还望…陛下三思!”

“难道我们就这样等下去吗?”刘彻起身,盯着一众将领反问:“再等上十年二十年,等到朕白发苍苍,等到卫青你再也骑不上战马,等匈奴人养精蓄锐,等他们养的兵肥马壮了再去打吗?”

霍去病思索片刻,当即出列拱手:“我军虽然可以横扫草原,但要想跨沙漠作战,就必须要辎重部队提供补给。”

公孙贺立即附议:“先不说路途遥远环境恶劣,即使我军穿越了沙漠,也早已人困马乏无力再战。”

面对接二连三的劝阻,刘彻面色不变,只是把目光转向霍去病,“大将军,难道你也认为我军办不到吗?”

“匈奴人远逃漠北已是惊弓之鸟元气大伤,臣以为,现在正是剿灭他们的最佳时机!”卫青先是肯定了刘彻的想法,旋即话锋一转:

“只是想要跨越沙漠作战,正如去病所言,必须准备充足的后勤补给,臣已经测算过了,如果一个骑兵配上三匹马驮载的后勤保障,那么实现跨沙漠作战…应当是可能的!”

此话一出,文武百官顿时议论纷纷,毕竟这样庞大的作战计划,需要的军费开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刘彻对此却并不在意,因为卫青的话已经让他有了底气,只见刘彻淡淡一笑,朗声道:

“既然你们都不相信我军能跨沙漠作战,他赵信也不会相信,匈奴单于也不会相信,但朕就是要做别人想不到,也不敢想,做不到也不敢做的事情。”

“运输辎重的官马不够数量,朕就出钱鼓励官兵多带私马,如果私马数量还是不够,那就动用步兵给朕肩挑人扛。”

“此战,朕打算动用步卒五十万,马匹三十万,以五人保证一人。”

“不就是人马做墙,黄金铺路吗?”

“朕决心打这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