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琪亚娜忽然想到什么,于是对陛下:陛下,听说大明人才多(1/1)

第六百二十四章:草原呼声与榜前愿——借才的筹谋

钦天监的晨雾漫过青砖,把星图上的墨痕晕成一片浅灰。

琪亚娜正用炭笔勾勒瓦剌的草原轮廓,笔尖在“二妈妈安蕾娜娅”的名字上顿了顿,蓝眼睛里浮起层忧虑——昨夜收到的密信说,安蕾娜娅虽暂时稳住了西部部落,却因不懂中原的屯田法,牛羊过冬的草料已快见底,连最信任的老牧民都在私下抱怨“不如归顺鞑靼”。

朱祁钰踏进门时,正撞见她把密信往炭盆里塞,火星子卷着信纸边角跳了跳,像草原上濒死的篝火。“又在烧信?”他接过小禄子递的热茶,指尖触到她冰凉的手背,“安蕾娜娅那边,是不是又出事了?”

琪亚娜没瞒他。瓦剌的权力框架本就松垮,也先死后,安蕾娜娅以“二妈妈”的身份暂代首领,却挡不住各部落的私心:东部想投靠鞑靼分草场,西部抱怨“跟着安蕾娜娅只会饿肚子”,连阿依娜、也平留在部落的亲信,都因缺粮快撑不住了。

“陛下,”她忽然攥住他的衣袖,炭灰蹭在明黄的龙袍上,像落下个细小的草原印记,“科举放榜后,能不能让我去瞧瞧?安蕾娜娅说,部落里连会算‘一头牛换三石粮’的人都找不到,再这样下去,不等鞑靼来攻,自己就先散了。”

朱祁钰望着她掌心的茧——那是这些日子帮安蕾娜娅算粮草账磨出来的。他知道安蕾娜娅的难处:一个女人在草原上掌权,本就靠“部落盟约”维系,若连最基本的生计都保障不了,盟约迟早会像星图上的旧痕,被新的轨迹覆盖。

“借大明的人去瓦剌,老臣们会说你‘胳膊肘往外拐’。”他帮她擦掉指尖的炭灰,“安蕾娜娅能信得过这些外人?”

“她信我。”琪亚娜抬头时,蓝眼睛亮得像星子,“我跟她说过陛下改革军制的事,说大明有能让‘草场上长出粮食’的人。她让我带话——只要能让部落活下去,哪怕是汉人来教他们耕地,她也愿把最肥的草场划出来当‘学堂’。”

朱祁钰忽然想起安蕾娜娅的传闻:这个“二妈妈”当年曾跟着也平去过宣府,偷偷学过中原的纺织,只是碍于“草原女子不事农桑”的规矩,才把织布机藏在帐篷深处。或许,瓦剌的转机,就藏在这些被“规矩”压着的念想里。

三月十的贡院外,举子们的儒巾挤成一片灰云。

琪亚娜裹着安蕾娜娅送的狐裘斗篷,在人群里格外扎眼——狐裘的毛沾了些草屑,那是临行前安蕾娜娅亲手帮她拂过的,说“带着草原的气,能让汉人知道你是为瓦剌求人才”。

她要找的不是“状元榜眼”,是那些被科举“规矩”筛掉的人。比如在墙根下写“水车改良法”的穷书生,比如蹲在路边给乞丐治箭伤的游医,这些人在大明或许“不合时宜”,到了瓦剌,却可能是安蕾娜娅最需要的“救星”。

晌午的日头晒得人发晕,她在巷口撞见个跛脚货郎,正用算盘给小贩算“一匹布换多少颗鸡蛋”,算得比谁都快。货郎叫周七,因跛脚考不了武举,又嫌八股文“不如算盘珠子实在”,索性走街串巷讨生活。

“你这本事,在瓦剌能当‘粮草官’。”琪亚娜蹲下来,用瓦剌语混着汉语跟他比划,“安蕾娜娅说,谁能让牛羊过冬,就把最俊的母马赏他。”

周起伊愣了愣,算盘珠子打得噼啪响:“母马就算了,若真能让牧民不挨饿,我倒想去瞧瞧草原的星星——比京城的亮吗?”

躲在街角的朱祁钰忽然笑了。安蕾娜娅的“赏母马”,周七的“看星星”,原来天下的人,所求的不过是“被需要”而已。

于谦递上的奏折里,把瓦剌的困境列得清清楚楚:安蕾娜娅已暗中送来了“草原盟约”,承诺若大明愿派人才相助,瓦剌将以“每年三千匹良马”交换,且永不与鞑靼结盟。可徐有贞把奏折拍在案上:“一个瓦剌女人的话能信?当年也先也说过‘永不犯边’,结果呢?”

朱祁钰没说话,只把琪亚娜画的瓦剌地图推到众人面前。地图上,安蕾娜娅用红炭笔圈出了三个地方:“此处可屯田”“此处能造水车”“此处宜建驿站”,旁边歪歪扭扭写着“求大明先生教”。

“安蕾娜娅比也先聪明。”他指尖点在“驿站”二字上,“她知道,光靠马刀守不住草原,得靠能让牧民活下去的法子。这些人才去了,不是帮瓦剌变强,是帮他们学会‘不打仗也能活’——这比派十万大军去防着他们,划算得多。”

徐有贞心腹还想争辩,却被朱祁钰打断:“去年山东大旱,是个被科举黜落的算学家救了灾。这周起伊、林安民,或许在大明是‘边角料’,到了瓦剌,就是安蕾娜娅的‘顶梁柱’。”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臣,“规矩若护不住百姓,不如改改规矩。”

放榜前夜,琪亚娜在钦天监给安蕾娜娅写信。她没说朝堂的争论,只画了个笑脸,旁边写着“周起伊会算粮,林安民会造车,他们能让你冬天有草料”。窗外的月光落在信纸上,像安蕾娜娅帐篷前的银霜。

放榜那日,贡院的红墙被日头晒得发烫。琪亚娜一眼就看到了周起伊的名字——他没考中进士,却因“算学优异”被列在“杂科特荐”里。她指着榜文回头时,正撞见朱祁钰手里拿着件新狐裘,是安蕾娜娅托人送来的,毛比她身上这件更软。

“安蕾娜娅说,让你带着这个去见人才,告诉他们,瓦剌的冬天冷,但人心热。”他把狐裘披在她肩上,“朕允你选十个人,由安蕾娜娅的亲信护送——但你要跟她讲好,这些人是‘教书先生’,不是‘大明的眼线’,若敢慢待,朕可不依。”

琪亚娜忽然抱住他,狐裘上的草屑蹭了他一身。“安蕾娜娅还说,等瓦剌安稳了,要请陛下去草原看星星,说那里的北斗,比钦天监的星图清楚百倍。”

朱祁钰拍着她的背,闻见狐裘里混着的草料香。他知道,这场“借才”不是交易,是安蕾娜娅在用最笨拙的方式示好——一个草原女人,把“让牧民活下去”看得比“部落颜面”重,这样的人,值得赌一次。

贡院外的喧嚣还在继续,琪亚娜已开始在榜文上圈名字。周起伊、林安民、会治箭伤的游医……他们的名字落在纸上,像一颗颗被安蕾娜娅的“盟约”牵引着的星子,正准备往草原的方向,挪出属于自己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