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想天天吃(1/1)
等大家都从各自的房间里出来后,一个个都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看着李春华,李春华淡淡一笑,家里的事情都假装看不见,那她也不干,反正她现在平等的对待每一个人,绝对不会让自己吃亏。
“和面是很重要的事情,所以春意你去负责和面,老五、老六和老七负责洗野菜,老三和老四等他们洗好野菜后就负责切菜准备馅料,而我则负责剁肉以及最重要的调馅料的任务。”
分配好任务后,李春华将肉清洗干净,放在案板上,拿起菜刀‘咚咚咚’地剁了起来,随着有节奏的声响,肉很快变成了细腻的肉末。
老七看到大姐这幅架势,有些慌乱的缩了缩脖子,她总感觉大姐好像对他有怨气似的,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像对待这些肉一样对待他。
所以不甘心去洗野菜的他,赶紧出去和五姐、六姐一起清洗野菜。
李春意把面活好后,面团在盆里光滑圆润,散发着麦香味,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发酵粉,只能让它自己发酵,所以就需要等待。
而这段时间里,老三和老四也认真地将野菜剁碎,装在盆里。
等到肉末和野菜末全都剁好后,李春华将两种末混合在一起,往里面撒上盐、胡椒粉、葱花等调料,接着用筷子开始搅拌,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馅料就调好了。
等到面团发酵变大厚,李春华教老四揉面团,还教他擀饺子皮,等到老四将饺子皮给赶出来后,李春华便带着大家一起包饺子。
李春华扫视了一眼大家后,淡淡的说道,“都认真一点,把自己的饺子包好一点,因为今天谁包的饺子谁吃。”
话音一落,大家脸上的随意瞬间变得认真起来,没人敢在不当回事了,因为他们都不想吃破皮的饺子。
甚至为了防止饺子放混了,李春华还给大家都划分了一块放饺子的地方,这样谁都别想占她的便宜。
经过大家的努力,不一会儿,一个个饺子就包好了,整齐的排列在案板上,那形状自然是奇形怪状的。
李春华有些想笑,不过忍住了,反正自己不吃他们包的这些乱七八糟的饺子。
“春意,饺子已经包的差不多了,你去烧水准备下饺子吧!记得用两口锅烧水,这样能快一些。”见李春意包的饺子,已经足够了,李春华便让她去烧水了,剩下的他们几个人慢慢包就行了。
等到锅中的水开了,李春华便开始一锅一锅的下饺子,饺子煮好后就让大家端到堂屋去吃,而她则留在厨房,继续下饺子。
饺子煮好后,李春华从空间拿出两个饭盒,装了两盒饺子收进去,接着便用海碗盛了一碗饺子,给林叔送过去。
今年新麦子包的第一顿饺子,自然要给自己的家人送上一碗,至于季爷爷和季沐晨的只能晚上送了。
大家坐在一起吃饺子,刚出锅的饺子又烫又鲜,可是大家迫不及待的吃饺子,就跟感觉不到烫死的,一边吹气一边吃,很快就吃的馒头大汗,却吃的一脸满足。
老七一边吃一边说道,“大姐,我们家收了这么多麦子,可以天天都吃饺子吗?”
李春华冷笑一声,“你是真敢想,以后我们不吃饭了?全都饿肚子吗?总共才收了几百斤的麦子,你竟然想天天吃饺子。”
就算要吃饺子,也不会再给他吃了吧!
他很快就要回他自己该去的地方了,因为距离那件事情的发生没有多少日子了,假老七别想继续留在家里占她亲弟弟的名额。
李春意听了,也跟着说道,“老七,你可别不知足,我们这顿饺子,那是大姐好不容易想办法弄来的肉,平常哪能天天吃?我们得把粮食省着,万一遇到啥灾年,也好有个应对。”
大姐教过她,有事说事,有话说话,跟个闷葫芦一样什么都不说,只会让大家觉得她好欺负,所以她现在心里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李春意,你有什么资格教育我?你有什么资格吃咱们家的饺子?”老七对着林春意叫了起来。
对于这个多出来抢自己吃食的二姐,老七是非常不喜欢的,原本以为少了一个人就能多吃几口呢,没想到又来一个人。
李春华不干涉他们,让李春意自己跟他吵,毕竟她在家里能待的时间不长了,以后家里琐碎的事情得有李春意来承担,她要立起来才能管住这群白眼狼。
“老七,我是这个家的二女儿,比你先出生的,我还见过娘呢,而你却连娘都没见过,也不知道娘长什么样子,估计现在连爹长什么样子都忘记了吧?要说资格,我比你这个不孝子更有资格。”李春意不悦的说道。
老七发现自己确实不记得爹长什么样子了,害怕的缩了缩脖子,怕爹晚上进入他的梦里来教训他,更怕大家认为他是一个不孝子。
其他人也没有参与这场纷争,毕竟如果大姐真的答应以后天天吃饺子,他们也会跟着享福。
他们才不会操心什么灾年呢,毕竟家里那么多亩地,就算饥荒了,也不会饿肚子啊!
只要大姐在,他们就不会饿肚子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大姐早就没把他们放在心上了,并且早就在心里计划着离开了。
她现在就等一年后的高考,如果没考上,那就去随军,反正离他们远远的,让他们烦不到她。
老六看着李春华,小心翼翼地问,“大姐,既然不能天天吃饺子,那下次啥时候还能吃饺子啊?”
李春华夹起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沾了一点醋,放进嘴里,嚼嚼嚼嚼,“不知道,等家里发生什么好事了吧,或者等你们谁表现特别好的时候,也许能再吃顿饺子,过日子得精打细算,不能光想着吃好的。”
上辈子一个个都跟她说过日子得精打细算,结果却是她精打细算供养了他们。
既然话是他们说的,那就如数奉还吧!
老四有些担忧地说,“大姐,最近我们在学校听说了,好像天要变了,不知道对我们家有没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