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在添一员猛将(1/1)

苏甜几人回小院后,就马不停蹄地忙了起来:

一边对接品牌商、布置直播场景,一边核对品牌方寄来的样品,

敲定直播机制、王庭宇做链接,连后续的售后事宜都一一顾及到。

好在苏甜这个小团队不是第一次做直播,有过往的经验打底,

加上吴琪空闲时会学习一些直播课程,

她自己也常对着镜子练习,这份认真让苏甜看了都忍不住刮目相看。

“这次直播肯定没问题!”

苏甜自信满满地说,她笑着调侃:“我要给最佳员工竖大拇指了。”

吴琪带着点小傲娇:

“那是自然,您就瞧好吧!”

之前和苏甜去北京玩的时候,学了几句北京话,

说起来格外逗趣,大家听了都乐个不停。

没想到这次直播的反响远超预期,甚至比苏甜之前的表现还好。

马上要换季了,这算是季末最后的促销,

苏甜为了争取优惠磨了品牌商很久,

不仅拿到了给力的价格和机制,品牌商还提供了试用装,

种种加持下,销量十分可观,品牌商也颇为满意。

这下,苏甜咖啡店的装修钱总算落了实。

直播结束后,装修的不能进行的事后面大家都知道了,

这几天大家忙着直播,后面暂时搁置了。

直到这天,姜闵急急忙忙找到苏甜,

语气急促:“呀,他们……他们签字同意了!”

苏甜一愣,反应过来:

“怎么突然同意签字了,这可真是个好消息啊!”

姜闵找来了两位阿姨帮忙。

一位是附近家庭有困难的,另一位曾在厂里当过小组长,如今退休在家。

这两位阿姨都以“口才出众”闻名,是个热心肠,

最看不惯杨阿姨那副哭哭啼啼的样子。

每天去杨阿姨家给她“讲道理”,杨阿姨哭,她们也哭,

因为杨阿姨她们没工作了,家里等米下锅,一时间杨阿姨家“热闹非凡”。

另一边,果园的事也有了新进展。

先是县里给秦大叔放话,要是不结清租金就不再续租。

后面周行知如“神兵天降”。

他特意请了农业专家去果园查看。

专家解释,今年果园产量不佳,

其实是针对今年雨水偏多的情况,需要提前调整了施肥方案,

增施了有机肥和缓释肥来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同时建议引进了滴灌系统,精准控制水分,避免积水影响果树根系。

提供了果园和鸡鸭的“共养”的生态种养模式的方法:

果树下可以散养鸡鸭,它们能吃掉害虫和杂草,

粪便又能作为天然肥料滋养果树,

形成“鸡粪肥树、树茂养虫、虫喂鸡鸭”的循环,

既节省了农药和化肥成本,又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是现在很提倡的绿色种植方式。

秦大叔没想到周行知帮他把果园的事情解决了,

秦大叔又是感激又是佩服,一个劲感谢:

“周书记,太感谢您了,太感谢了,我保证卖了水果马上付清租金。”

周行知趁机把苏甜房子的事情说了一下。

秦大叔表示他回家马上签字,其实还不是钱闹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去坑一个小姑娘的钱,实在没脸,后面他都躲到果园不回家了。

周行知还劝秦大叔,不能再这么溺爱孩子,

可以让秦大叔的儿子一起来果园上班,就看秦大叔舍不舍得。

看着周边大片闲置的土地和稀疏的人烟,周行知心里有了个想法:

现在不少年轻人想回乡发展,种植这块发展好了,

肯定能带动经济,还能解决不少就业岗位。

秦大叔经过这次事件也意识到,自己的儿子再不管教真的就废了。

秦大叔这次铁了心要管教儿子,

任凭杨阿姨在一旁哭闹不休也不为所动,

直接让儿子跟着自己住进了果园。

后来周行知在附近调研时,秦大叔的儿子,主动发挥所长:

他利用智能系统进行管控,

引入半自动化设备打理果树种植与养殖,把秦大叔果园经营得红红火火。

渐渐的他在这里找到了成就感,日子越过越好。

后来,秦大叔的儿子娶了媳妇,他是个“妻管严”。

杨阿姨打从一开始就看不惯这个儿媳妇,

婆媳两人三天两头拌嘴,吵得跟乌眼鸡似的,谁也不让谁。

可偏偏秦大叔的儿子是个实打实的“恋爱脑”,

每次婆媳争执,他总帮着媳妇说话,句句都往杨阿姨心上戳。

杨阿姨被气到跳脚,直骂:

“真是白养你了!还不如当初生个叉烧,至少能填肚子!”

***

另一边,苏甜的咖啡店有了着落。

程序走完以后,装修款到位后,进度快了不少,

半个月就搭好了基础框架,防水、水泥这些硬装也陆续完工。

按计划,再过半个多月硬装就能收尾,之后是软装和通风。

苏甜估摸着,算上通风时间,差不多两个月基本能就完成,

为了安全起见,她打算多通风一个月再正式营业。

不过到时候可以提前先试营业,提前预热一波,比如上架甜品之类的产品,推几个优惠活动。

期间,苏甜还找赵玲聊了合作。

赵玲听苏甜说完:“啊啊,苏甜,我能行吗,我没试过...我我...”

苏甜看赵玲兴奋的语无伦次的样子,淡定开口说道:

“我看好你,你能行。”

赵玲从没想过自己能拍视频当主角。

苏甜大概说明了一下,开店的时候,一边直播做咖啡一边直播介绍产品宣传。

赵玲看着苏甜眼里对自己的信任和看好,当即欣然答应。

有了之前的合作经验,苏甜依旧把话说得明明白白。

既不让自己吃亏,更不会亏待合作的人。

她知道很多朋友合伙开店,最后为利益闹翻比比皆是,

大多数是因为一开始没把钱的事说清,

所以“丑话说在前头”反而更稳妥,两人很快敲定了细节。

期间,苏甜还去了趟杭州,租了个小办公室准备招人。

招人比苏甜预想中难些,好在“东边不亮西边亮”,

云南招到了合适的人,是给吴琪找的搭档做直播选品运营,

两人配合得相当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