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有想法的李副校!(1/1)
“我家!我家是柳树屯的!离大柳树村不远!我们村也有食堂,那灶老费柴了!我回去跟我爹说!”
一个黑瘦的男生立刻举手。
“我家是河西庄的!我爹就是泥瓦匠!这搭灶的活儿他熟!我回去就让他看图纸!”另一个男生也兴奋地说。
“我家...我家没食堂,但我家那土灶也不好烧,老冒烟!我能抄份图纸回去让我爹看看吗?”一个女生小声问。
“当然能!”王二柱大手一挥,“徐主任说了,自愿帮忙!谁愿意为村里、为家里省点力气,都是好事!想抄图纸的,下课来找我!我这份是徐主任给的母本,不能拿走,你们自己拿纸笔来抄!”
消息像长了翅膀,迅速从高一(一)班飞了出去。
“听说了吗?徐主任弄了个省柴灶!省一半柴火!”
“王二柱那儿有图纸!他们村要弄了!”
“真的假的?省那么多?”
“废话!昨晚在食堂后面试的,赵师傅都服了!”
“那还等啥?赶紧抄图纸去啊!我家那灶烧一顿饭烟熏火燎的!”
“对对对!给我也抄一份!我爹肯定高兴!”
大课间的后半段,高一(一)班门口简直成了集市。
各班都有学生跑来,围着王二柱和张伟两个人主动帮忙维持秩序,争先恐后地要抄省柴灶图纸。
有拿笔记本的,有直接撕作业纸的,甚至还有拿草稿纸的。王二柱和张伟忙得满头大汗。
小心翼翼地展开图纸,让同学们轮流抄绘关键结构和尺寸标注。
“哎哎,这个进风口尺寸看清楚没?一定要留这么大!”
“拦火圈!这个凸起的小坎坎别忘了!用泥巴捏结实!”
“回烟道的缝!两指宽!记下来!”
“烟囱底下要留插板口!”
王二柱一边让人抄,一边不忘把徐蒙强调的关键点反复提醒。
教室里充满了沙沙的写字声和兴奋的议论声。
“二柱哥,这泥巴...用啥泥好?”一个抄图的男生问。
“黄泥!粘性大的!最好掺点切碎的麦秸,更结实!徐主任说的!”
“耐火泥浆哪儿弄啊?”
“这个...徐主任说暂时没有的话,用细黄泥多抹几层,干透了再烧也行!先试试看!”
高一二班这边,何雨水也听到了消息。她挤到王二柱旁边,看着那复杂的图纸,眼睛亮晶晶的。
何雨水想到了李婶家灶膛的火苗,想到了烧水难的问题。这省柴灶,不正是提高热效率的方法吗?虽然和她想的双层水壶不同,但原理似乎有相通之处!她默默记下了图纸的大致结构,打算回去再琢磨。
......
不到一个课间的时间,省柴灶的消息和图纸的简易抄本,如同燎原的星火,迅速传遍了整个高一年级。
几乎每个来自农村的学生,都觉得自己怀里揣了一份能为家里、为村里“立功”的宝贝
王二柱把徐蒙给的原版图纸仔细收好,看着空荡荡的教室门口,抹了把汗,脸上却笑开了花。
.....
赵师傅揣着那张宝贝似的省柴灶图纸,风风火火地从李副校长办公室出来,脸上带着如释重负又隐隐兴奋的红光。
赵师傅前脚刚走,李副校长脸上的笑容就淡了几分,背着手在铺着旧地毯的办公室里踱起了步子。
李副校长皱着眉,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宽大的红木办公桌桌面。他对徐蒙这个年轻人印象不坏,甚至可以说是相当看重。
“北师大毕业的高材生,有真才实学,能带学生下乡劳动,能修水泵,现在居然还能鼓捣出省柴的灶台?这本事,确实有点让人摸不透。”
“省柴...省柴就是省钱啊!”
李副校长停下脚步,目光落在窗外操场上奔跑的学生身上,心思却转得飞快。
红星中学是区重点,但经费从来就没宽裕过。食堂的开销是大头,煤、柴、米、面,哪一样不是钱?如果真像赵胖子说的,能省下两三成燃料...那一年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这笔账,李副校长算得门儿清。
“真能省这么多?”
李副校长自言自语,随即又摇了摇头。
“赵胖子虽然是个粗人,但在食堂干了小半辈子,灶膛里的事门清,他既然敢打包票,还主动提出来要改造食堂的灶,那这事八成靠谱。徐蒙...这小子,总能给人点意外之喜。那个实验室...看来得抓紧批了,说不定还能出点别的名堂。”
想到这里,李副校长坐回他那把厚重的皮转椅,拿起内线电话。
“喂,小陈啊,通知一下,下午两点,班子临时开个小会,议题...嗯,讨论一下对徐蒙老师近期工作成绩的认可和可能的奖励措施。让大家准备准备。”
放下电话,李副校长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扶手,眼神变得有些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