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真诚沟通,稳固联盟(1/1)
手机屏幕熄灭的瞬间,我抬眼看向他们。沈珩站在窗边,晨光落在他肩头,林悦正把防磁袋重新裹紧,陆渊低头摩挲着那张加密卡,指腹在金属表面划出细微的响动。
“我们得谈谈。”我说。
没有人反对。林悦靠着墙坐下来,陆渊把卡放进内袋,沈珩转过身,目光落在我脸上。空气里还残留着昨夜的紧绷,但那种彼此试探的距离感,已经开始松动。
我拉开笔记本的拉链,取出三页纸,轻轻放在地上。一页是校董会会议流程图,一页是信息释放的时间轴,第三页,是一张手绘的校园结构简图,上面用红笔圈出了七个关键节点。
“这不是一场战斗。”我开口,“是七场。每一场我们都不能输。”
林悦抬头:“你早就想好了?”
“从系统第一次让我看见赵启铭的命运片段开始。”我顿了顿,“那时候他站在领奖台上,掌声如潮,可我看到的画面却是他父亲被带走时,他跪在办公室门口,手里攥着一份被撕碎的保送推荐信。那一刻我就知道,他怕的不是失败,是失去特权。而我们,就是要让他明白,特权不是天生的。”
陆渊皱眉:“可他背后不止一个人。整个集团、校董会、甚至部分老师,都是既得利益者。我们动的不是一个人,是一整套规则。”
“那就改规则。”我说,“不是推翻,是替换。让他们自己意识到,旧的体系已经撑不下去了。”
沈珩问:“怎么让他们意识到?”
“让他们尝到混乱的滋味。”我指向时间轴,“下周二,匿名举报‘启铭建设’三年前的工程验收造假,附上两份伪造但逻辑严密的监理日志。舆论一起,教育局必然介入调查。他们为了自保,就会开始互相推责。”
林悦接话:“然后我们再放出校产置换的消息,让他们从合作变成猜忌。”
我点头:“当他们开始怀疑彼此,我们的证据才最有杀伤力。校董会会议上,所有董事必须面对公众。那一刻,没有人能装睡。”
陆渊沉默片刻:“可如果他们联手封杀呢?切断直播、控制广播、甚至提前逮捕我们?”
“所以我要现在就把一切摊开。”我看着他们每一个人,“你们有权知道全部计划,也有权退出。但只要留下,我就必须保证——你们不会在黑暗中行走。”
我从书包里取出三个U盘,依次递出。
“这是三套独立的证据备份,分别对应不同的释放路径。林悦的负责媒体渠道,陆渊的对接纪委匿名信箱,沈珩的接入校园广播系统后台。每个U盘都设置了生物锁,只有本人指纹才能解锁。一旦有人失联超过十二小时,其余两人可手动触发数据释放。”
林悦接过U盘,指尖微微发颤:“你连这个都准备好了?”
“不是准备。”我说,“是信任的前提。我不需要你们盲目相信我,我需要你们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做。”
沈珩忽然问:“那你呢?如果你出事了怎么办?”
我笑了下:“我有系统。它不会让我死在终点前。”
这句话落下,空气似乎轻了几分。陆渊靠在墙上,终于松开了紧绷的肩膀。
“你知道吗?”他说,“昨晚我一直在想,我们是不是太疯了。可现在听你一条条讲出来,我反而觉得……这事真能成。”
林悦也笑了:“我昨天还在怕被人堵在校门口。现在想想,要是真能撕开这张网,被堵一次也值。”
沈珩没笑,但他走近一步,站到了我身边。
“我不是因为计划才留下的。”他说,“是因为你从没把自己摘出去。你把最危险的位置留给了自己,把退路留给了我们。”
我摇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不想再看着别人被踩在脚下,像当年的我一样,连哭都不敢出声。”
窗外传来远处操场的哨声,晨练的学生开始列队。阳光斜切进来,照在地板上那三页纸上,字迹清晰,没有一丝涂改。
“我知道你们还怕。”我轻声说,“怕下一步走错,怕某天突然发现前面是死路。我也会怕。但怕和退缩是两回事。我们已经看到了门缝里的光,现在要做的,不是犹豫要不要推门,而是决定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去。”
林悦抬起头:“我想走到底。”
陆渊点头:“我也想看看,没有阶层的校园,到底长什么样。”
沈珩看着我,没说话,只是把手伸进口袋,再拿出来时,多了一枚微型存储器。他把它放在我的掌心。
“这是我父亲书房里偷拷的资料,关于赵家过去五年在校外项目的资金流向。不完整,但能补上证据链的一环。”
我握紧那枚存储器,金属边缘压进掌心,带来一点锐利的真实感。
“系统最近在变。”我忽然说,“它以前只能看到片段,现在开始出现预兆。比如那个锁链与眼睛的图标,每次出现,我都觉得……它在等一个关键时刻。也许未来某天,它能让我直接看到某个人的命运转折点。如果真有那一天,我会用它护住你们每一个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悦问:“那你希望未来是什么样子?”
我想了想。
“我希望以后的学生,不会因为家境普通就被安排在后排座位;不会因为成绩不好就被老师当众羞辱;不会因为拒绝合群就被孤立霸凌。我希望权力不再藏在成绩单和家世背景里,而是写在校规的每一条公正条款中。我希望……有人摔倒时,伸出来的手比冷眼多。”
说完这话,我自己都怔了一下。
原来这些年来压在心底的东西,早已不只是复仇,而是某种更沉、更远的执念。
沈珩忽然蹲下身,捡起地上那张结构简图。他用笔在食堂、图书馆、教学楼之间画了三条线。
“这三个点,是学生日常聚集最多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在改革后成立学生自治委员会,从这里开始试点,或许能让改变真正落地。”
陆渊也凑过来:“我可以联系几个中层团体的头头,他们一直不满上层垄断资源,只是没人带头。”
林悦兴奋起来:“那我来设计宣传方案!用漫画、广播剧,让学生们明白我们在做什么!”
声音渐渐热络,像冰层下流动的水,终于冲开了最后一道裂缝。
我看着他们讨论的侧脸,忽然觉得,这间破旧的咨询室,竟有点像未来的起点。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我低头,屏幕亮起,系统界面无声浮现。能量条升至5.1%,锁链与眼睛的图标缓缓旋转,持续了整整五秒,才渐渐淡去。
没有提示,没有警告,只有一种清晰的、近乎召唤的牵引感。
我知道它又要启动了。
可这一次,我不急着回应。
我合上手机,抬头看向他们。
“接下来的路,可能会更难。但我们不再是四个人对抗整个体系,而是一群人,准备重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