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信使的弱点(1/1)
银灰色的液体还在滴。
一滴,两滴,三滴……沿着泵站基桩边缘缓慢爬行,像有意识地测量着地面的倾斜角度。信使的手臂已经麻到了肘关节,皮肤下仿佛有细针在游走,不是刺痛,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低频的震动感。
齐墨没说话,蹲下去的动作却快得不像他平时那种懒散样子。他用断炭条蘸起一滴银灰液,在记录板边缘画了个闭合环——不是圆,是歪斜的椭圆,像冻土孩子随手捏出来的泥壳形状。
液体停住了。
信使的麻木感也戛然而止,像是被掐断了电源。
“它怕共振抵消。”齐墨低声对女生说,声音压得极低,像是怕吵醒什么,“不是怕我们。”
女生没问为什么,只是把袖口往回收了半寸,露出一小段旧疤。那地方还在发热,不是烫,而是像贴着一块温热的石头太久,皮肤开始记住那种温度。
齐墨撕下铁片背面的波形层,纸一样薄的一层金属皮,上面刻着她凌晨伪造的反转震频图。他塞进信使口袋时手指擦过对方大腿外侧,动作随意得像只是递工具。
“去地窖,找昨天冻土孩子留下的鼓皮。”他说,“别问为什么,就说我要做个实验。”
信使点头,转身就走,靴底碾过一块干泥壳,发出清脆的咔嚓声。这声音和上一章不同——这次是完整的碎裂,不是塌陷。
齐墨没看他走远,而是盯着泵站基桩上的“+0.9°”标记。晨光已经偏移,铁锈味淡了些,但那个数字边缘泛着微弱的反光,像是刚被人用指甲重新描过一遍。
他掏出手机,拍下标记,连同旁边两道划痕一起。一道是他昨天蹭上去的银灰横线,另一道是信使刚才不小心刮出的新痕。照片发到导师组群,标题只有八个字:
【请查昨日震频日志是否有+0.9偏差】
车里很安静。
信使坐在副驾,手还放在口袋里,没碰方向盘。齐墨靠在后座,把残留的银灰涂在太阳穴上,闭眼三秒。
再睁眼时,他语气变了,不再是那种神经刀式的调侃,也不是装出来的无所谓,而是沉得像冻土深处的冰层。
“它记得疼。”他说,“不是程序,是有记忆的疼。”
信使终于开口:“就凭一个词和几滴怪液?你要我们全员戒备?”
齐墨没回答,只是把手机屏幕转向他。上面是刚才拍的照片放大细节——+0.9°标记右侧,银灰液滴停驻的位置,恰好形成一个微小的弧度,和铁片背面波形终点的勾起角度一致。
“你看这个。”他说,“它不是随机流的。它在找东西。”
信使没再质疑,只是喉结动了一下,像吞下了某种不确定的情绪。
地窖门打开时,传感器自动报警。
不是入侵警报,而是亚音频震动提示——频率极低,几乎听不见,但能感觉到胸口有种闷闷的压力,像是站在地铁隧道口等列车进站前的几秒钟。
女生先进去,手里拎着鼓皮。她没直接挂上去,而是贴在耳边听了听。鼓皮本身没声音,但靠近通风管出口时,震动立刻减弱,像是被什么吸走了能量。
“让它当哨兵,不是武器。”齐墨说。
女生点头,把鼓皮挂在西北角铁架上。那里曾是旧变体渗透通道,现在锈迹斑斑,空气流通最慢。她选这个点不是因为逻辑,是因为体温——刚才靠近时,手臂上的旧疤突然凉了一下,像是被风吹到了不该冷的地方。
两位导师赶来时,齐墨正蹲在地上检查通风口铁皮。银灰液没再渗出,但铁皮表面有一道新的划痕,比之前的深,像是用力过猛留下的。
他对导师说:“接下来七天,别关任何通风口。如果听见鼓声,立刻带人撤离三层以下。”
说完他就走了,没解释“容器”,也没提“邪恶”。女生跟在他后面,信使留在地窖继续记录震动频率。
路上没人说话。
直到快到宿舍楼,女生突然问:“你昨天刻‘震’的时候,就知道它会跳?”
齐墨停下脚步,低头看自己掌心。那里空着,什么都没有,连一道新划痕都没有。
但他笑了。
不是因为明白了什么,而是因为他突然想起冻土带那个孩子画错的星形泥壳——当时他也觉得不对劲,可现在看来,也许根本不是画错了。
也许这个世界本来就不该是圆的。
他转身走向训练场石阶,靴底碾过最后一块干结的泥壳,发出清脆的咔嚓声。
女生站在原地,没追上去,只是把铁片翻了个面,让光斑落在信使掌心。
光斑边缘正好落在他脉搏跳动点上。
信使的手指开始微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