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纺织机改良风波(1/1)

苏州城的清晨,薄雾笼罩着七里山塘。李辰浩沿着河岸缓步而行,手中握着昨夜写就的奏折,思索着如何化解机户们的困境。转过一个弯,前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夹杂着金属碰撞和木头碎裂的声响。

"砸了它!不能让它活着离开!"

李辰浩加快脚步,只见河畔一处工坊前聚集了上百人,群情激愤。人群中央,几个壮汉正抡起大锤,狠狠砸向一台造型奇特的织机。那织机比传统机型高大,最显眼的是多了一个装有滑轮的木质装置,像是某种传动机构。

"住手!"一个身着褐色短打的年轻人扑在织机上,用身体护住那个特殊装置,"这是能救大家命的东西!"

"放屁!"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中年工匠怒吼,"这西洋邪器一出,我们这些老手艺人都得饿死!"

李辰浩挤进人群,高声道:"诸位且慢动手!有何纠纷不妨说个明白!"

众人见来了个官老爷,稍稍安静下来。那个护着织机的年轻人抬起头,左颊已有一道血痕。他喘着粗气道:"这位大人,小的陈青河,是应天织造局的匠人。这台织机装了西洋'飞梭'装置,效率是旧式的五倍。小的奉上命来苏州推广,可他们..."

"五倍?"络腮胡工匠冷笑,"那就是说,一台这样的邪器,能顶我们五个人吃饭!官府这是要逼死我们啊!"

人群再次骚动起来,有人捡起石块向陈青河掷去。李辰浩一个箭步上前,用袖子挡开石块,手臂顿时一阵钝痛。

"都住手!"李辰浩厉声喝道,"有话好好说!"

"大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工匠颤巍巍走出来,"小的王铁柱,织了四十年绸缎。这'飞梭'机一出,我们这些老手艺人的饭碗就砸了啊!"

李辰浩扶住老人:"老丈,此话怎讲?"

王铁柱指着那台已被砸得半毁的织机:"这邪器一天能织五匹绸缎,一个生手就能操作。我们这些老匠人,起早贪黑一天最多一匹半。绸缎庄有了它,谁还找我们干活?"

陈青河挣扎着站起来:"王师傅,话不能这么说。飞梭技术能降低绸缎成本,让更多人买得起。需求大了,活计反而会多..."

"放你娘的屁!"络腮胡工匠暴怒,"绸缎庄那些黑心商人,巴不得我们都饿死!"

李辰浩敏锐地注意到,人群中几个衣着光鲜的男子正悄悄煽动工匠们的情绪。其中一人低声对旁边的人说了什么,那人立刻高喊:"周记绸缎庄说了,谁用这种邪器,他们就断绝生意往来!"

周记?李辰浩眼神一凛。又是这个周记绸缎庄!

就在此时,一个石块呼啸而来,正中陈青河额头,顿时血流如注。场面瞬间失控,上百名工匠挥舞着棍棒冲向那台织机,而支持改良的十几个年轻匠人则拼命阻拦。金属碰撞声、木头碎裂声、怒吼声和惨叫声混作一团。

"住手!官府在此!"李辰浩试图制止,却被混乱的人群挤到一边。

突然,他注意到几个黑衣人手持短棍,专门朝陈青河等改良派匠人身上招呼,手法狠辣专业,绝非普通工匠。李辰浩心头警铃大作,奋力挤向陈青河。

"小心!"他一把拉开陈青河,一根呼啸而来的短棍重重砸在他肩头,剧痛瞬间蔓延至整个右臂。

"大人!"陈青河惊呼。

李辰浩咬牙忍痛,左手抽出腰牌高举:"刑部办案!再有动手者,一律拿下!"

官威终于震慑住混乱的人群。工匠们停下手,惊恐地看着李辰浩手中的腰牌。那几个黑衣人则悄然后退,迅速消失在人群中。

李辰浩记下他们的特征,转身查看陈青河的伤势。年轻人额头伤口狰狞,但意识尚清。

"多谢大人相救。"陈青河虚弱地说。

李辰浩扶他坐下,又命人取来清水和干净布条为他包扎。趁这工夫,他仔细观察那台被砸毁的织机。尽管已面目全非,但那个"飞梭"装置的结构仍依稀可辨——精巧的滑轮系统能让梭子自动往返,省去了传统织工手动投梭的步骤。

"这飞梭技术,真有五倍效率?"李辰浩低声问。

陈青河点头:"只多不少。应天织造局试验过,熟手一天可织六匹上等绸缎。"

李辰浩心头一震。如此巨大的效率提升,难怪传统工匠会恐慌。他转向王铁柱等老匠人:"诸位父老,技术革新是大势所趋。但官府绝不会坐视你们失去生计。"

"大人说得好听!"络腮胡工匠愤愤道,"等这邪器遍地开花,我们这些老骨头除了饿死,还能有什么出路?"

王铁柱老泪纵横:"大人,小的十六岁学艺,三十年来就靠这双手吃饭。如今眼睛花了,手脚慢了,就指望带着几个徒弟勉强糊口。若连这活路都断了..."老人哽咽难言。

李辰浩心中酸楚。他理解工匠们的恐惧——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率提升,对整体经济或许是好事,但对这些靠传统手艺吃饭的匠人来说,却是灭顶之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青河,"李辰浩转向年轻人,"这飞梭技术,可否改良为半自动?既提高效率,又不至于完全取代老匠人的手艺?"

陈青河思索片刻:"或许...可以设计一种简易版,保留部分手工操作..."

"好!"李辰浩提高声音,"本官提议:由陈青河与诸位老师傅共同研究,设计一种既提高效率,又能保留传统工艺的改良织机。在此期间,官府将严禁绸缎庄借机压价、拒收传统绸缎!"

工匠们面面相觑,低声议论。王铁柱擦了擦眼泪:"大人此话当真?官府真会为我们这些老匠人做主?"

李辰浩郑重点头:"本官以刑部腰牌为誓!"

就在众人情绪稍缓之际,一个尖利的声音从人群外传来:"好大的官威啊!李郎中几时兼任苏州知府了?"

人群分开,走进来一个身着锦袍的瘦高男子,身后跟着几个衙役。李辰浩认出这是苏州府的通判刘大人。

"刘通判,"李辰浩拱手,"本官正在调解纠纷。"

刘通判冷笑:"李郎中,纺织机改良乃工部职司,你一个刑部官员,越权了吧?"他转向工匠们,"都散了!再有聚众闹事者,一律收监!"

工匠们畏惧官府,纷纷散去。李辰浩注意到刘通判与那几个衣着光鲜的男子交换了眼色,心中疑云更甚。

待人群散尽,刘通判才压低声音道:"李大人,下官奉劝你一句:这飞梭技术是周侍郎亲自否决的,你何必趟这浑水?"

"周侍郎?"李辰浩眯起眼睛,"户部侍郎周大人?这与户部何干?"

刘通判自知失言,连忙改口:"总之,此事涉及朝廷大员,李大人还是专心查你的案子吧。"说完,匆匆离去。

李辰浩扶起陈青河:"你伤势不轻,先到我住处疗伤。详细说说这飞梭技术的来龙去脉。"

回到临时寓所,李辰浩为陈青河重新清理伤口。年轻人这才道出实情:飞梭技术是西洋传教士带入大清的,应天织造局秘密试验两年,效果惊人。但上报工部后,却遭到户部强烈反对,理由是"恐引发民变"。

"有意思,"李辰浩冷笑,"户部什么时候开始关心工部的事了?"

陈青河犹豫片刻,低声道:"小的听说...只是听说...周侍郎家族在江南有多处绸缎庄,若织机效率提高,绸缎价格必然大跌..."

李辰浩眼中精光一闪。果然如此!周侍郎反对技术进步,根本不是担心民变,而是怕影响家族生意!

正当两人交谈时,窗外突然"嗖"的一声,一支箭钉在窗棂上,箭上绑着一张纸条。李辰浩迅速开窗查看,只见一个黑影掠过屋顶,转眼消失不见。

取下纸条,上面只有潦草几个字:

"七日将尽,黄泉路上好相见!"

李辰浩心头一凛。这是对他"七日必死"威胁的再次确认!算来今日已是第六日...

陈青河看到纸条,脸色大变:"大人,这是...?"

李辰浩收起纸条,神色如常:"无妨。倒是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陈青河坚定地说:"小的想再试试改良织机。若有王师傅他们帮忙,或许能找到两全其美的办法。"

李辰浩赞许地点头:"好。明日我与你同去拜访王铁柱。"

当夜,李辰浩在灯下又写了一份奏折,详细陈述飞梭技术的利弊,并揭露周侍郎家族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写完后,他吹灭蜡烛,静静坐在黑暗中。

窗外,苏州城的夜空被乌云笼罩,不见星月。一场暴风雨似乎正在酝酿。

李辰浩轻抚右肩的伤处,那里还隐隐作痛。这伤痛提醒着他:技术革新与传统势力的冲突,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复杂。而在这漩涡中心,他不仅要面对来自暗处的死亡威胁,更要在这变革的浪潮中,为那些即将被时代抛弃的匠人们,寻一条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