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密折制震百官(1/1)
雍正二年的盛夏,养心殿内却如冰窖般寒冷。李辰浩跪在御案前,额头紧贴金砖,冷汗顺着鬓角滑落。
"这就是你给朕办的密折制度?!"雍正将一叠奏折狠狠摔在地上,纸页四散,"陕西巡抚的密折被人拆阅过!甘肃布政使的奏报中途泄露!连江苏织造的私奏都传得满城风雨!"
李辰浩浑身一颤:"臣罪该万死..."
"朕不要你万死!"雍正猛地拍案,"朕要你解决问题!密折制度若不能保密,与普通奏章何异?朕设立此制,就是要耳目通达,如今却成了笑话!"
李辰浩抬起头,眼中布满血丝。这半个月来,他已发现三起密折泄密事件,正日夜苦思对策。
"皇上,臣有一策,或可解决此弊。"
雍正眯起眼睛:"说。"
"臣请设计一种特制奏匣。"李辰浩从袖中取出一张草图,"外为铜铸,内设机关,只有特定钥匙才能开启。若强行拆阅,内置墨囊会破裂,污毁奏折内容。"
雍正接过草图,眉头微皱:"这能确保万无一失?"
"臣愿以性命担保!"李辰浩声音嘶哑却坚定,"匣外铸龙纹,钥匙分阴阳两把,阴钥由皇上保管,阳钥交指定官员。每匣编号登记,流转全程可查。"
殿内陷入沉默。雍正的手指轻轻敲击御案,忽然问道:"多久能制出样品?"
"若工部全力配合,三日可成。"
"好。"雍正眼中闪过一丝锐光,"三日后,朕要亲眼看看你这'龙纹奏匣'。若真能奏效,朕记你大功一件。若不然..."话未说完,但威胁之意昭然若揭。
李辰浩重重叩首:"臣定不负圣望!"
走出养心殿,烈日当空,李辰浩却感到一阵眩晕。这半个月来,他几乎不眠不休,既要追查密折泄密渠道,又要构思解决方案。如今圣命如山,成败在此一举。
"李大人留步。"
李辰浩回头,看见张廷玉站在廊柱旁,面色阴沉。
"张中堂。"李辰浩勉强行礼。
张廷玉走近,声音压得极低:"年轻人,别太急功近利。密折制度触动太多人利益,你这是在玩火。"
李辰浩直视这位朝廷重臣:"下官只知为皇上分忧。至于其他...在所不惜。"
张廷玉摇摇头:"工部侍郎马晋是马齐的侄子,你以为他会真心配合你?"说完,转身离去,留下李辰浩站在原地,心中警铃大作。
工部衙署内,李辰浩的处境果然艰难。工部侍郎马晋接过设计图,皮笑肉不笑:"李大人好巧思。只是这机关设计复杂,三日恐怕..."
"这是皇上亲口定的期限。"李辰浩冷声打断,"马大人若有难处,下官可直接禀明圣上。"
马晋脸色一变:"李大人言重了。下官这就召集最好的工匠。"他转身吩咐下属时,眼中却闪过一丝怨毒。
整整三日,李辰浩寸步不离工部作坊,与工匠们同吃同住。他亲自监督每一道工序,从铜匣铸造到机关安装,不放过任何细节。工匠们起初对这个文官出身的年轻人不以为然,但很快被他精湛的机械知识所折服。
"李大人,这自毁装置当真巧妙。"一位老匠人赞叹道,"内置墨囊连着细线,一旦匣盖被强行撬动,细线断裂,墨汁就会浸透整份奏折。"
李辰浩点点头,眼中血丝更甚:"关键是机关要隐蔽,不能让人看出破绽。"
第三日黄昏,第一个"龙纹奏匣"终于制成。铜匣通体鎏金,匣盖铸有盘龙纹样,龙睛处镶嵌两颗红宝石,栩栩如生。李辰浩亲自试验,用阳钥轻轻旋转,只听"咔嗒"一声脆响,匣盖应声而开。而当试图强行撬开时,墨汁立刻渗出,将内置的空白奏折染得一团漆黑。
"成了!"工坊内爆发出一阵欢呼。李辰浩长舒一口气,这才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险些栽倒。
"李大人!"工匠们连忙扶住他。
"无妨。"李辰浩强打精神,"立刻赶制二十个,明日一早呈送御前!"
次日早朝后,太和殿前广场上摆着一张红木案几。文武百官分立两侧,窃窃私语,不知皇上突然召集所为何事。李辰浩手捧鎏金奏匣,肃立一旁,面色苍白却目光炯炯。
"诸位爱卿。"雍正环视群臣,声音不怒自威,"近日朕发现多起密折泄密事件,甚为震怒。"他指向李辰浩手中的铜匣,"今日,朕要向诸位展示一种新制'龙纹奏匣',从此杜绝此类事件!"
百官面面相觑,不少人脸上闪过不安之色。站在前排的马齐与马晋交换了一个眼色,眉头紧锁。
"李卿,演示给诸位爱卿看。"雍正命令道。
李辰浩上前,将一份奏折放入匣中,锁好后交给一名侍卫:"请马大人试着打开。"
马晋一愣,在雍正锐利的目光下,只得接过铜匣摆弄。无论他如何用力,匣盖纹丝不动。
"用刀撬。"雍正冷声道。
侍卫递上匕首,马晋额头冒汗,小心翼翼地撬动匣盖。突然,一股墨汁从缝隙渗出,吓得他连忙松手。
"继续。"雍正声音更冷。
马晋硬着头皮继续撬,最终打开时,里面的奏折已是一片漆黑,字迹全无。
"好!"雍正拍案而起,"诸位爱卿看到了?今后所有密折,必须用此匣传递!"他目光如刀,扫过群臣,"朕知道,你们中有人私拆密折,泄露机密。今日朕网开一面,不予追究。但从今往后..."声音陡然转厉,"再有犯者,以谋逆论处!"
群臣齐刷刷跪倒:"臣等谨记!"
雍正满意地点点头:"李卿设计此匣有功,着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专司密折收发!"
李辰浩伏地谢恩,心中却无半分喜悦。他注意到,马齐一党眼中的怨毒更甚;而张廷玉等老臣看他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警惕。
演示结束后,雍正独留李辰浩在养心殿。
"李卿,做得不错。"雍正难得地露出赞许之色,"但此匣只是工具,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李辰浩肃立聆听。
"朕要你拟一份名单。"雍正压低声音,"列出全国各地可信任的官员,逐步扩大密折使用范围。朕要..."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光,"天下事无巨细,尽在掌握!"
"臣遵旨。"李辰浩郑重应道,心中却沉甸甸的。他明白,自己正被推向一场巨大政治风暴的中心。
离开紫禁城时,夕阳如血。李辰浩的轿子刚出宫门,就被一队人马拦住。为首的正是工部侍郎马晋。
"李大人好手段啊。"马晋阴阳怪气地说,"这'龙纹奏匣'一出,不知断了多少人的财路。"
李辰浩掀开轿帘,冷冷回应:"马大人此言差矣。密折乃朝廷机密,与财路何干?莫非..."他故意拖长声调,"马大人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勾当?"
马晋脸色大变:"你...!"正要发作,却被随从拉住,耳语几句后悻悻离去。
回到府中,李辰浩终于支撑不住,瘫倒在床。管家惊慌失措地请来大夫,诊断是劳累过度,需静养数日。
"老爷,张中堂派人送来补药。"管家捧着一个精致木盒进来。
李辰浩打开一看,是上等人参,还有一张字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盯着这八个字,久久不语。张廷玉这是在警告他。密折制度虽得皇上青睐,却得罪了太多权贵。今日马晋当街拦轿,明日又会有怎样的暗箭?
"备笔墨。"李辰浩突然吩咐。
他强撑病体,写下一道密折,详细记录马晋可疑言行,封入新制的龙纹奏匣中。这将是第一个通过加密渠道直达御前的密折。
"明日一早,直送养心殿。"李辰浩将铜匣交给心腹管家,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既然已无退路,那便勇往直前。"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李辰浩知道,从今夜起,大清的官场将因这小小的铜匣而天翻地覆。而他,也将在这权力漩涡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