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军机处雏形现(1/1)

雍正元年的春寒比往年更甚。养心殿旁的几间简陋板房外,工匠们正忙着修葺门窗,铺设地龙。张廷玉站在廊下,手中捧着一叠刚拟好的章程文稿,眉头紧锁。

"张中堂,皇上催问章程进展。"苏培盛小步跑来,低声禀报。

张廷玉轻叹一声:"这就去面圣。"

养心殿内,雍正正伏案批阅奏折,朱笔如刀,字字见血。见张廷玉进来,他搁下笔:"章程拟好了?"

"回皇上,初稿已成,请御览。"张廷玉双手呈上文稿,袖中的手微微发颤。

雍正接过,细细翻阅。殿内只听得见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张廷玉垂首而立,余光却瞥见皇上眉头越皱越紧。

"张卿,"雍正突然开口,"这章程未免太过温和。军机处当直接听命于朕,为何还要保留内阁复议之权?"

张廷玉深吸一口气:"皇上明鉴。军机处乃新设,若权力过大,恐引起朝臣不安。保留内阁形式上的复议权,可减少阻力。"

雍正冷笑一声:"朕设军机处,就是要绕过那些庸碌之辈。内阁复议?岂不是又回到老路?"

"皇上,"张廷玉硬着头皮解释,"骤废旧制,恐生变乱。不如先立新制,待运转顺畅,再逐步削夺内阁权力,方为稳妥。"

雍正盯着这位老臣看了许久,突然道:"你是怕得罪马齐他们吧?"

张廷玉额头渗出细汗:"臣...臣只是为皇上着想。"

"罢了。"雍正将章程扔回案上,"就依你所拟。但有一点——军机处所议事项,内阁只能知悉,不得复议。这是底线。"

张廷玉暗松一口气:"臣遵旨。这就去修改。"

"还有,"雍正叫住他,"军机大臣人选,朕已拟定。你、蒋廷锡、鄂尔泰、李辰浩,再加一个田文镜。"

张廷玉心头一震。这五人中,蒋廷锡虽为大学士但性格软弱;鄂尔泰是雍正潜邸旧臣;李辰浩年轻气盛;田文镜更是以酷烈闻名。如此安排,分明是要打造一个完全听命于皇上的班底。

"臣...这就去通知各位大人。"

走出养心殿,春寒扑面,张廷玉却觉得后背已经湿透。他望向正在修葺的板房——那里即将成为大清帝国真正的权力中枢,而曾经显赫一时的内阁,将沦为摆设。

"张中堂。"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辰浩快步走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听说章程已拟好?"

张廷玉勉强一笑:"正要找李大人商议。皇上已钦定五位军机大臣,你我都名列其中。"

李辰浩眼中精光一闪:"这是皇上的恩典。下官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看着年轻人跃跃欲试的样子,张廷玉心中暗叹。这小子还不知道,自己正被卷入怎样的漩涡。

"李大人,"张廷玉压低声音,"军机处初设,必遭非议。尤其是..."他顿了顿,"内阁那几位,不会轻易让出权力。"

李辰浩不以为然:"皇上圣意已决,他们还能怎样?"

张廷玉摇摇头,不再多言。年轻人总是把政治想得太简单。

与此同时,文渊阁内,几位内阁大学士正聚在一起,面色凝重。

"马中堂,您听说了吗?皇上要在养心殿旁设什么'军机处',专管军国要务。"工部尚书齐苏勒压低声音,"这几日工匠进出频繁,据说三日后就要启用了。"

马齐——内阁首辅,年近六旬,三朝元老——轻抚长须,眼中闪过一丝阴霾:"老夫早有所闻。张廷玉那厮,这几日神神秘秘,就是在忙这个。"

"这是要架空我们内阁啊!"刑部尚书阿尔松阿拍案而起,"祖宗成法,军国大事必经内阁商议,如今..."

"噤声!"马齐厉声喝止,"你想让粘杆处的人听见吗?"

阿尔松阿立刻噤若寒蝉,不安地环顾四周。

马齐沉声道:"此事需从长计议。明日早朝后,我们集体请见皇上,表面恭贺新制,实则..."他意味深长地看了众人一眼,"探探口风。"

众人心领神会,纷纷点头。就在此时,一名小太监匆匆进来,在马齐耳边低语几句。马齐脸色大变:"什么?皇上已钦定军机大臣人选?都有谁?"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报了几个名字。马齐听完,长叹一声:"张廷玉、蒋廷锡也就罢了,鄂尔泰、田文镜这等酷吏,还有那个乳臭未干的李辰浩...皇上这是要彻底抛开我们这些老臣啊!"

"马中堂,"齐苏勒急道,"八爷那边..."

马齐狠狠瞪了他一眼:"慎言!"他环视众人,"今日之事,出我口入尔耳。各自回府,不得妄动。"

众人散去后,马齐独坐案前,提笔写下一封密信,交给心腹:"务必亲手交给八爷府上的刘管家。"

紫禁城西北角的一处僻静院落,名义上是圈禁胤禩的地方,实则守卫多是他的旧部。夜深人静时,胤禩正就着烛光阅读马齐的密信。

"好一个军机处..."胤禩冷笑一声,将信纸凑近烛火点燃,"老四这是要彻底断了我们的生路啊。"

站在阴影中的心腹低声道:"八爷,怎么办?一旦军机处运转,我们的门生故旧将再无实权。"

胤禩沉思片刻:"传话出去,不惜一切代价破坏军机处设立。尤其是..."他眼中闪过一丝狠毒,"那个提议密折制度的李辰浩,不能留。"

"可他是皇上新宠..."

"正因如此,才要先除掉。"胤禩冷冷道,"记住,要做得干净,像意外。"

次日清晨,张廷玉早早来到即将完工的军机处板房。推门而入,却见李辰浩已经在内,正指挥几个书吏摆放案几。

"张中堂早。"李辰浩拱手行礼,"下官想着早日布置妥当,便提前来了。"

张廷玉点点头,目光扫过简陋却整洁的厅堂。五张红木案几呈半圆形排列,正对主位——那是皇上的座位。案几上已备好文房四宝,连墨都研好了。

"李大人有心了。"张廷玉难得露出一丝赞许,"章程已按皇上意思修改完毕,你看看。"

李辰浩接过细读,突然眉头一皱:"内阁只能知悉不得复议?张中堂,这比下官预想的还要彻底啊。"

张廷玉苦笑:"皇上乾纲独断,你我有何办法?"

"下官以为这样很好。"李辰浩眼中闪着光,"就是要打破那些陈规陋习!"

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两人出门一看,只见蒋廷锡正被几个工匠围着,官袍上溅满泥水。

"怎么回事?"张廷玉厉声问道。

一个工匠跪地颤抖:"回大人,小的们正在修葺屋檐,不知怎的瓦片突然滑落,险些砸中蒋大人..."

李辰浩抬头望去,屋檐上确实有几片瓦松动。但他敏锐地注意到,那些瓦片断裂的痕迹很新,像是被人为撬动的。

"蒋大人没事吧?"张廷玉关切地问。

蒋廷锡摆摆手,脸色苍白:"无妨,无妨...只是脏了官服。"

张廷玉与李辰浩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虑。这真的只是意外吗?

午时刚过,五位军机大臣齐聚板房。雍正亲自到场,审视着这个即将改变大清政治格局的小小空间。

"很好。"雍正满意地点点头,"明日正式启用。诸位爱卿,军机处乃朕之心腹,望尔等同心协力,不负朕望。"

众人齐声应诺。就在这时,苏培盛匆匆进来:"皇上,内阁大学士马齐、阿尔松阿等人在养心殿外求见,说是...恭贺军机处设立。"

雍正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来得真快啊。"他转向张廷玉,"张卿,随朕一起去见见这些'恭贺'之臣。"

养心殿内,马齐率领一众内阁大学士恭敬行礼。表面功夫做得十足,眼中却暗藏锋芒。

"臣等听闻皇上设立军机处,特来恭贺。"马齐声音洪亮,"只是...军国大事繁杂,恐几位军机大臣难以兼顾。不如仍由内阁分担部分..."

雍正冷笑一声:"马卿多虑了。军机处虽人少,却都是朕精心挑选的干才。至于内阁..."他顿了顿,"照常处理日常政务即可。"

阿尔松阿忍不住道:"皇上,祖宗成法,军务当由兵部主理,内阁统筹。如今骤然更张,恐朝野不安啊。"

"阿尔松阿!"雍正突然厉喝,"你是在质疑朕的决策吗?"

殿内瞬间鸦雀无声。张廷玉见状,连忙打圆场:"皇上息怒。阿尔大人也是一片忠心。其实军机处与内阁并非对立,而是各司其职..."

马齐趁机道:"张中堂所言极是。不如这样,军机处所议事项,仍由内阁备案,以便..."

"不必了。"雍正断然拒绝,"军机处直接对朕负责。马卿若真忠心,就好好管好你内阁那一摊子事吧。"

马齐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最终只能叩首:"臣...遵旨。"

待内阁众人退下后,雍正余怒未消:"看到没有?这就是朕为什么要设军机处!一个个阳奉阴违,结党营私!"

张廷玉小心翼翼道:"皇上,马齐门生故旧遍布六部,若逼得太急..."

"朕就是要逼他们!"雍正眼中寒光闪烁,"明日军机处正式启用,第一件事就是清查户部亏空。朕倒要看看,这些年他们贪墨了多少!"

走出养心殿,张廷玉忧心忡忡。他明白,今日只是风暴的开始。设立军机处不是终点,而是一场更大政治清洗的序幕。

李辰浩在殿外等候多时,见张廷玉出来,连忙迎上:"张中堂,皇上怎么说?"

张廷玉看着这个尚不知政治险恶的年轻人,突然道:"李大人,近日出入小心些。尤其是..."他抬头看了眼军机处上方的屋檐,"高处落下的瓦片。"

李辰浩先是一愣,随即会意,脸色微变:"多谢张中堂提点。"

两人沉默地走向宫门。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如同即将到来的漫长斗争。

紫禁城的另一端,马齐匆匆回到府中,立即召来心腹:"通知我们的人,做好准备。皇上这次是铁了心要铲除异己了。"

"那八爷那边..."

马齐眼中闪过一丝狠绝:"告诉八爷,我们的人会在户部账目上做手脚。皇上要查,就让他查个够!"

夜幕降临,紫禁城内暗流涌动。养心殿旁的几间板房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安静,却无人知道,这里即将成为大清帝国最有权势的地方。而这场由雍正亲手掀起的政治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