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新冠突发(1/1)

2019 年 12 月 12 日,武汉出现首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这一节点成为疫情初现的重要标志。此后,当地部分医疗机构陆续接诊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一场关乎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悄然拉开序幕。

随着病例数的增加,疫情防控的警报逐渐拉响。12 月 29 日,武汉医疗机构累计发现 27 名症状相似的未知病毒肺炎患者,病例的集中出现引发了医疗系统的高度警惕。

面对不明原因的疫情,应急响应机制迅速启动。12 月 30 日,专家组紧急奔赴武汉,深入一线开展病原检测、病例分析等关键工作,为后续的疫情研判和防控策略制定奠定基础。

12 月 31 日,官方发布关于此次疫情的首次公开通报,明确提及已发现 27 例病例,其中 7 例病情严重,其余病例病情稳定。这份通报及时向社会传递了疫情信息,也让公众开始关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

经过科研人员的连夜攻关,2020 年 1 月 7 日,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被成功检测出,为疫情的精准防控提供了关键的病原学依据。

1 月 10 日,病原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完成,进一步明确了病毒的基因序列等核心信息。

1 月 12 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疫情的致病病原体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正式确立了这一疾病的名称,为全球范围内的疫情防控和学术研究提供了统一的科学称谓。

这场始于武汉的疫情,随后迅速蔓延至全球,成为一场影响深远的全球大流行病,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2020 年除夕的夜色裹着年味儿漫进窗棂时,我正对着电视里滚动的新闻发怔。

屏幕上,武汉新冠疫情爆发的消息像块冰投如滚油,各地急需捐款捐物的呼吁声,混着窗外零星的鞭炮响,让人心里发沉。

匆匆扒完年夜饭便往厂里赶,值班路上刷着手机,武汉实施管控的新闻跳出来 —— 为了阻断疫情扩散,口罩等物资已告急。

“救人如救火” 这念头在脑子里转了个圈,我立刻点开武汉红十字会的捐款链接,两百块不算多,却是当下最实在的心意。

大年初一的晨光刚漫过东山的崂峰,手机推送的消息就炸了锅:各地口罩价格疯涨,超市药店前排起长队,网购平台上 N95 口罩的价格翻了十倍,还标着 “缺货”。

我心里一紧,初七工人就要复工,没口罩怎么行?

九点整,村口超市的卷帘门刚升起一道缝,等了好久的我就钻了进去。“有口罩吗?” 声音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急。

女老板正擦着柜台,抬头看我:“要哪种?”

“只要是口罩,都行。”

她从货架下翻出两个纸箱:“冬天戴的棉口罩一百个,蓝色医用的一百个。”

“全要了,算钱。”

老板顿了顿,手里的计算器停在半空:“这么多?你用得完?”

“厂里工人复工得用。”

“棉的五十,医用的二十,一共七十。” 她清点时,指尖划过口罩包装袋的沙沙声,在空荡的店里格外清晰。

微信到账的提示音落定,我抱着沉甸甸的口罩往回走,心里猜着,许是老板娘没看新闻,还不知道武汉的急,才留得下这些 “救命的物件”。

刚进厂区,就撞见老孙急匆匆赶来。“经理,超市的口罩是不是你包圆了?” 他搓着手,眼里带着点懊恼,“我刚去就剩空盒子了。”

“想着工人复工要用。” 我把口罩搬进值班室,“网上说都抢疯了,能多备点是点。”

两人站在院子里聊起疫情,风里都带着股说不清的紧张。“听说空气都能传染?” 老孙皱着眉,“我得再去别处转转,看能不能再找点。”

“路上当心,护好自己。” 我望着他快步远去的背影,掏出手机搜起新冠病毒的资料。发热、干咳、乏力…… 一行行看下去,才真正意识到这场疫情的分量。

十点刚过,院子里传来车声。公司老板带着六个中层领导来了,这是每年雷打不动的拜年惯例。

大家在空地上站成一圈,隔着两步远拱手道贺,没人提进屋坐。老板把一纸箱年货往值班室门口放,糖块、香蕉、桔子、瓜子、花生堆得冒尖:“值班辛苦,垫垫肚子。”

又反复叮嘱,“防火别忘了,防疫更要上心,口罩不够就跟公司说。” 没多待,一行七人匆匆上车,说是还要去下一个站点。

领导的车辙印在地上还没干透,我坐在值班室里,望着那箱年货和堆在墙角的口罩。

窗外的风卷着纸屑掠过,这个新年没有往年的热闹,却在每个人心里刻下了更深的印记 —— 那些在屏幕上滚动的数字,手里攥着的口罩,还有素不相识者之间的牵挂,都在诉说着:这场仗,要一起打。

公司领导走后,我就从网上搜索关于新冠的一些知识,便于开工宣传。

新冠病毒科学问答

1.新冠状病毒在普通环境中能存活多久?

答:病毒只能存活于生物体细胞内,室温情况下基本不能存活。

2.专家说,这个病毒在56℃水中30分钟灭活。100℃开水中,多久灭活?

答:病毒仅在动物体内存活,体外不能存活,所以物品不用煮。

3.病毒离开了人体,在日常物品比如门把手、手机上,还能存活多久?病毒离开活体,北方零下10度的低温会死吗?

答:该病毒不是消化道传播的,摸了门把手、手机,不去抠鼻子、摸眼睛就行。病毒离开人体不能存活。

4.家里有84消毒液,也有酒精,请问该怎么用?

答:84消毒液、酒精对大部分细菌等微生物有杀灭作用,但是病毒离开人体不能存活,用84消毒液、酒精等消毒剂擦地擦物品其实意义不大。

5.这种病毒会感染猫狗吗?

答:目前没有发现。

6.出门除了戴口罩,是否应该戴一次性手套?

答:没有必要。怕冷就戴手套。注意洗手更重要。

7.外出的话,多戴几个药店卖的普通医用口罩能提高防护作用吗?

答:不用。室外活动单层就够了。

8.和陌生人说话,距离多远安全?假如不和陌生人说话,路上擦肩而过会传染上吗?

答:距离是一方面,但重要的不要对着人打喷嚏、咳嗽。

9.能吃生的蔬菜吗?比如沙拉。

答:新冠病毒不经消化道传播,可以吃沙拉。

10.几乎不出门,附近还没有病例出现,请问戴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可以吗?

答:可以的。

11.请问潜伏期有症状吗?潜伏期传染性大吗?

答:最短1-2天,最长10~12天,平均7天。医学观察为14天。潜伏期内有一定传染性。患者出现高热的时候传染性最强。

12.新冠感染和普通感冒症状上怎么区别?

答:新冠感染主要有发烧,局部呼吸道症状通常不重,部分人会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或全身受损表现。这些是与普通感冒最大的区别。

13.目前到底有没有特效药?

答:目前没有。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和支持。

14.那些能自愈的人都有啥特点?病重去世的人有哪些特点?

答:自愈与体质有关,多为免疫功能健全的人。病重去世者多为老年人、有基础病者。

15.治愈出院的患者有可能二次感染吗?康复后应该如何护理?

答:目前认为不会,因为有抗体了。具体如何康复要根据病人的恢复情况。